APP下载

工业上提炼金属常用的方法及金属冶炼精炼的方法

2015-08-01蒋玉美

中学化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还原剂金属元素晶体

蒋玉美

从自然界索取金属单质的过程称为金属的提炼。金属提炼方法有火法和湿法两大类。金属提炼一般分为三个过程——矿石的富集、冶炼和精炼。

一、金属的冶炼

根据金属的存在形式、金属还原过程的热力学及其他诸多因素,工业冶炼金

属的方法主要有:热分解法、热还原法、电解法和氧化法。

1.热分解法

Ag2O、HgO等少数不活泼金属的化合物,由于其生成自由能负值小,不稳定,易分解,因此这类金属可通过直接加热使其分解的方法制备:

2HgO△2Hg+O2↑

2Ag2O△4Ag+O2↑

2.热还原法

这是最常见的从矿石提取金属的方法。由于所用的还原剂不同,又可分为碳热还原法、氢热还原法和金属热还原法。

(1)碳热还原法

碳热还原法是指用C或CO作还原剂的金属冶炼方法。由于焦炭资源丰富,价廉易得,所以只要可行,尽可能采用此种方法。

对一些氧化物如SnO2、Cu2O等,直接用碳作还原剂制取金属:

SnO2+2CSn+2CO↑

Cu2O+C2Cu+CO↑

对于Fe2O3,常用CO作还原剂:

Fe2O3+3CO2Fe+3CO2

如果矿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则由于大多数碳酸盐在高温下易发生热分解生成氧化物,故也可用该法冶炼金属,只是反应分两步进行:

ZnCO3△ZnO+CO2↑

ZnO+C△Zn+CO↑

如果矿石是硫化物,则先将矿石在空气中煅烧使之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如:

2PbS+3O2煅烧2PbO+2SO2↑

PbO+C△Pb+CO↑

(2)氢热还原法

碳热还原法的缺点是制得的金属中往往含有碳和碳化物,得不到较纯的金属。故有时为制备少量的纯金属,采用氢热还原法,用氢气作还原剂。如:

GeO2+2H2Ge+2H2O

WO3+3H2W+3H2O

(3)金属热还原法(金属置换法)

这是指用一种金属作还原剂(往往是较活泼的金属)把另一种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一般而言,那些还原能力强、成本低、处理方便、易于分离、不与

产品金属形成合金的金属常被选定为还原剂。钠、镁、钙、铝是常用的还原剂。

如制取碱金属的几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KCl+Na△NaCl+K↑

2RbCl+Ca△CaCl2+2Rb↑

2CsAlO2+Mg△MgAl2O4+2Cs↑

钙、镁还常用作钛、锆、铪、钒、铌和钽的氧化物的还原剂。

用铝作还原剂制取其他金属的方法称为铝热法。例如Al与Fe2O3的反应:

Fe2O3+2AlAl2O3+2Fe

生成氧化铝的反应是强烈的放热反应,被还原出的金属常以液态形式析出,因此用铝和其他金属氧化物反应时,不必额外给反应体系供热。只需用引燃剂引发反应即可。

3.电解法

此法主要用于从化合物中制取活泼金属,如铝、镁、钙、钠等。因为一般的化学还原剂不能使活泼金属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只有采用电解Y同周期,Y、Z同主族,其原子核内质子

数之和为31,试判断X、Y、Z各是什么元素。

解因为31+83=13整除无解,31-83=8缺1。所以,Y的原子序数为8,即氧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8-1=7,即氮元素;Z的原子序·数为8+8=16,即硫元素。

对2~21号以外的元素(B、C同族,不一定同主族),式子m±83及b8中的数字8,可改为2、18、32等数。

二、“对角”规律

包括以下两点内容:

1.沿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方向(记为)对角的两主族元素(都是金属或非金属)性质(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相近。

2.沿“”方向对角的两主族元素,左下角元素的金属性强(或非金属性弱),右上角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或金属性弱)。

三、“相邻相近”规律

表中上下左右相邻元素的性质差别不大。

四、“奇偶”规律

表中原子序数为奇(或偶)数的元素,其所在的族序数及主要化合价也为奇(或偶)数(第Ⅷ族除外).

例2短周期元素A与B能形成A2B3化合物,若A的原子序数为m,则B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A.m+3 B.m+4C.m+11 D.m-5

解由A2B3知,A的化合价为+3,B的化合价为-2,则m必为奇数,B的原子序数必为偶数,而m+4不可能为偶数,故答案为B。

五、“序差”规律

除第ⅠA、ⅡA族外,同族上下相邻两元素原子序数的差值,与下面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数相同;第ⅠA、ⅡA族则与上面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数相同。

例如,已知A、B是同族相邻两元素,A、B所在的周期分别有m、n种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若A、B在第ⅦB族,当A在B的上面时,B的原子序数为(x+n);当B在A的上面时,B的原子序数为(x-m)。若A、B在第ⅡA族,当A在B的上面时,B的原子序数为(x+m);当B在A的上面时,B的原子序数为(x-n)。

六、“分界”规律

1.表中金属与非金属间有一分界线,分界线左边元素(金属元素)的单质为金属晶体,化合物多为离子晶体。分界线右边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相互间的化合物,固态时多为分子晶体。

分界线附近的金属大都有两性,非金属及其某些化合物大都为原子晶体(如晶体硼、晶体硅、二氧化硅晶体、碳化硅晶体等)。另外,在分界线附近可找到半导体材料。

2.若从表中第VA与ⅥA之间左右分开,则左边元素氢化物的化学式,是将氢的元素符号写在后边(如SiH4、PH3、CaH2等);而右边元素氢化物的化学式,是将氢的元素符号写在前边(如H2O、HBr等)。

七、“m-2”规律

第m主族所含非金属元素种数为(m-2)(第ⅠA族氢元素除外),如第ⅥA族有(6-2)=4种非金属,即氧、硫、硒、碲,钋为金属元素。

八、“(n+1)22、(n+2)22”规律

若n为奇数,则第n周期最多容纳的元素种数为(n+1)22;若n为偶数,则第n周期最多容纳元素种数为(n+2)22。应用这一规律,不仅可求出任一周期所含元素种数(第七周期未排满除外),进而还可进行“序位互定”,即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可确定其在表中的位置;已知某元素在表中的位置,也可确定出其原子序数。

九、“m/n定性”规律

主族序数m与周期序数n的比值m/n,若小于1,则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比值愈小金属性愈强;若等于1,则一般为两性元素;若大于1,则为非金属元素(氢元素除外),比值愈大非金属性愈强。

十、“阴上阳下”规律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阴(阳)离子元素在阳(阴)离子元素的上(下)一周期。

例如,Xm+与Yn+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X在元素Y的下一周期。故原子序数X>Y。

(收稿日期:2014-11-24)

猜你喜欢

还原剂金属元素晶体
常用氧化剂及还原剂在印染中的应用进展
“氧化剂与还原剂”知识解读
熟悉优先原理 迅速准确解题
显微摄影呈现晶体梦幻色彩
燃煤电厂脱硝还原剂选择原则及用量计算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考点复习导航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复习指要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