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互—群”教学模式在化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2015-08-01姚志强等

中学化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群体化学评价

姚志强等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堂改革为重中之重。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发展状况与问题,推出了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山东杜郎口“10+35”模式、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等。大连开发区一中在“倡百家,融名家,形成自家”的工作理念指导下,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品质,经过了多轮观摩、研讨、实践,初步构建了高品质课堂教学的“自-互-群”课堂教学模式。那么该模式是如何提出的?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究竟如何操作?是否能真正改进传统化学模式?笔者对该模式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状况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概念的界定

1.教学模式

从1972年乔以斯和韦尔发表《教学模式》专著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开始关注教学模式的研究。教学模式就是基于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指导,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反思调整,最终抽象概括形成教学体系。

2.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思想指导,为了完成预设的化学教学目标而建立起来的策略体系。

3.“自-互-群”课堂教学模式

“自-互-群”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学习环境下,师生灵活运用自学、互学、群学等多种教学方式,通过“自主研修-互助探究-群体提升”三个基本环节,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共同提升。

三、理论基础

1.群体动力理论

“群体动力理论”由美籍德国人库尔特·卢因(KurtLewin)最早提出,随后由道奇的弟子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约翰逊兄弟Johnson D.W.和 Johnson. R.T.确定为群体动力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内在需要和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个别群成员的行为变化都会引起其他成员行为的改变。”此理论的意义在于引导人们从整个群体的积极环境出发,在这种积极的环境中,促进彼此之间相互学习。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于皮亚杰(Jean Piaget)。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就是要努力营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进行他们的知识建构。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他们根据以往学习,已经在头脑中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他们会依靠自己的认知对问题进行某种解释。所以教学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上 “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3.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思想来源于杜威集体活动和集体项目的观点和“民主和教育”中的理论,即学生应该在一起学习公民和社会责任。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沙然(S.Sharan)在教育研究实践工作中发展了合作学习,使之成为当时教育领域中研究得最好的一种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是一种系统化、结构化的教学策略,在“自-互-群”课堂教学模式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促进每个人的学习水平的同时提高整体效果,培养每位学生求知欲的基础上实现人际交流能力的共同积极发展。

四、“自-互-群”课堂教学模式在化学课堂的应用程序

1.化学课堂教学基本结构

如图1所示,该模式围绕化学课程目标与教学方向,教师创设情境、预设问题,在问题的牵动下,以学生个体发展为中心,在自主研修的基础上辅之以同伴、教师的互助合作共同撑起化学课堂。课堂上经过自学、互学、群学等量的积累,最终实现群体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共同提升,呈现一个让知识散发魅力的课堂、让互助温暖人心的课堂、让能力不断提升的课堂。

2.化学课堂教学基本流程与实施

(1)自——自主研修

①导入新课。在化学课堂的伊始,利用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切合实际、切合目标、启迪心智的导入,不仅能使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本节课中,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调整到高效积极的状态,是上好化学课的敲门砖。

②明确目标。通过导学案、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展示本堂课化学学习目标,必要时简要解读学习目标。教师备课、上课时要落实三维目标。

③自主研修。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能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保持的最有效策略,是利用适当的引导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定向与引导。课前教师认真集体备课,集中群体智慧,设计自主学习导学案,尤其注重化学问题的设计。预习导学案根据学习内容、难易程度决定课前或课上下发。课上教师明确自主学习的时间及要求,问题设计以大部分学生借助教材可以解决为难度标准,期间教师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引导和二次备课。

(2)互——互助探究

互助探究为“自-互-群”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互助过程教师合理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小组作用,实行个人和小组捆绑评价,形成组间和个人双重竞争的氛围。在化学课堂中灵活运用生生互助、师生互助、师师互助、人机互助等多种互助学习形式使自主学习中的问题主要由小组合作即生生互动解决,进一步挖掘提升的问题通过生生互助、师生互助解决。教师就过程中的新问题适时适当调节、质疑、点拨,实现教师自身的师师互助。探究后的展示环节要保证参与度,既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利于反馈学情;要避免随意性,引导学生做到大方、自信、得体、流畅、逻辑清晰;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避免小组展示就是好学生展示的现象。注重对个人和小组的科学评价,评价做到多元多角度,如通过对合作意识、合作技能等的评价促进小组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群——群体提升

在自主研修、互助合作的基础上,学生群体的力量已经逐步增强,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在新水平的思维平台发挥群体作用,共同归纳总结,反馈、提炼、升华。在化学课堂中,通过群体思维由发散到聚合、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普遍、由零散到系统的训练,使群体水平提升,最终掌握课堂知识并能运用所学解释生活问题,运用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结束语

“自-互-群”课堂教学模式在化学课堂实践一年多的时间里,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能力与学习成绩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都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化,实践证明新的模式确实是可行而有效的。为了使模式更好的促进学校教育和师生共同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模式运用灵活化

“自-互-群”教学模式在化学课堂中的改革应经历 “建模-践模-脱模”的过程,流程仅为教师提供参考框架,不必拘泥于此,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化学特点、学生特点等实际情况在操作顺序、时间分配等方面适时适当调整,其目的是让教师最终摆脱模式的束缚,恰当运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精讲精练,及时反馈、有效调控,切实提高教学活动实效性,呈现以学生主体为本质的高品质课堂。

2.课时容量弹性化

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过程中,精心编制的导学案是整堂课内容的基本方向与重点。但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产生的提问,此时教师应迅速分析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因势利导,及时把问题纳入教学中,使之成为潜在的教育资源。

3.教育手段多样化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一系列高科技含量教辅教具已走进课堂。创设情境、化学结构模型展示、图文鉴赏、原理解析。若运用恰当的教育手段与教辅材料,能使一堂枯燥抽象的化学课充满生机,教师应灵活运用身边可借助的一切教育资源,走在时代前端,为学生呈现高质量、高科技、高素质、高效果的四高课堂。

4.评价多元化

单一的只注重成绩、分数的评价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在“自-互-群”教学模式中,教师评价、组内同伴评价、组间评价、自我评价皆为评价的主要组成部分。这里要注意评价角度的多元性,知识是否正确、语言表达是否流畅准确、是否积极大胆的表达意见、是否能提出创新问题、学习态度是否认真端正、课堂气氛是否融洽等,皆可为评价的方面。

在不断实践过程中,“自-互-群”教学模式仍有需改进与改正的方面,模式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希望多方进行批评指正,不断完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期待该模式在新形势、新理念下成长起来的学生身上开花结果。

(收稿日期:2015-01-20)

猜你喜欢

群体化学评价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调查
中间群体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