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干预对酒精依赖患者复饮率的影响
2015-08-01谢贤炜刘少华
谢贤炜 刘少华
综合干预对酒精依赖患者复饮率的影响
谢贤炜 刘少华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酒精依赖患者复饮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酒精依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医护模式,观察组加用综合干预。对比2组患者在随访1年期间复饮率情况。结果 1个月后,对照组复饮率为22%(11例),观察组为0%;3个月后,对照组复饮率为46%(23例),观察组为12%(6例);6个月后,对照组复饮率为72%(36例),观察组为36%(18例);1年后,对照组复饮率为78%(39例),观察组为42%(21例),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酒精依赖患者对酒精的依赖程度,降低复饮率。
酒精依赖;复饮率;综合干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酒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助兴、欢庆消耗品,但与之俱来的酒精依赖问题已经在医疗层面日益突出[1]。酒精属于麻醉剂的一种,也是公认的成瘾物质,长期大量饮用会对人们的中枢神经产生麻痹感,继而形成依赖性。若没有及时控制可能由于酒精依赖造成抑郁,同时对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2]。本研究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酒精依赖患者复饮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2月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酒精依赖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33~57岁,平均(43.9±3.1)岁;平均嗜酒时间(8.2±2.1)年。观察组中男39例,女11例;年龄35~58岁,平均(44.6±3.2)岁;平均嗜酒时间(8.6±2.4)年。这些酒精依赖患者均符合典型的酒精依赖诊断标准,均排除相关的精神疾病以及器质性疾病。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嗜酒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躯体并发症治疗,并采用精神类药物行精神障碍综合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实施综合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 家庭干预 家庭干预需要患者家属的密切配合,通过家属向患者讲解滥用酒精的危害性。令与患者较亲的家属向患者阐述过量饮用酒精的危害以及对身体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促使家属对患者日常生活,尤其是饮酒方面加以监督,让患者感受到身边亲属对自己的关心[3]。
1.2.2 心理干预 酒精依赖患者通常并不承认自己存在疾病,因此在患者入院治疗后,护理人员以及医疗人员需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指导,首先须热情接待患者,通过病友的介绍让患者尽快熟悉周边环境,减轻陌生环境造成的心理压力,维护护患关系。患者在戒酒过程中可能出现虚弱、出汗、恶心、头痛、妄想、幻觉、兴奋等不适反应,应提前告知患者这些症状,避免症状造成患者的恐惧心理[4]。
1.2.3 调节情绪 酒精依赖患者对酒精的依赖通常是由于情绪造成,当情绪出现较严重的负面情绪是,常会使用酒精来麻痹自己的中枢神经,减轻心理层面的不适感[5]。综合干预下,应加强对患者情绪控制的干预,告知患者正确的控制情绪方式,例如听音乐、运动、饮食等,减轻其对酒精的依赖。
1.2.4 健康教育 医护人员应严肃地向患者阐明酒精依赖的危害性,必要时可采用图片形式,用长期饮酒患者的胃部图片切片刺激患者脑神经,让其对酒精依赖产生恐惧感并增强戒酒的信心与决心。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4.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记录各随访阶段下2组中的复饮病例数并行组间对比,1年后对照组复饮率达到78.0%,观察组仅为42.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酒精依赖者复饮率比较[n(%)]
3 讨论
饮酒在目前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风俗以及生活习惯。现如今,越来越多人,存在饮酒史,其中部分人已经演变为酒精依赖[6]。酒精依赖通常是指患者在饮酒量以及饮酒时间上达到一定程度,在饮酒后无法控制自身行为,并出现戒断以及躯体化症状。过量饮用酒精会引起患者心理、躯体、社会功能等多方面受损,同时影响患者神经系统以及内脏系统,造成患者出现肠胃疾病、肝硬化、癫痫等病症[7]。更多情况下酒精依赖可以被归为心理损害层面,患者在酒精依赖疾病影响下会出现性功能逐渐减弱、抑郁、焦虑、人格改变情况,严重时可能由于心理问题出现抑郁、自杀危险。酒精依赖是由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这一病症临床表现为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戒断综合征以及酒精的躯体依赖性。
酒精依赖患者多数在人格以及心理上存在一定问题,例如表现出道德感下降、责任感下降、义务感下降,以自我为中心之类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并且在人际沟通技巧上较为缺乏,经济社会地位偏低,多表现出自卑、敏感、多疑、固执等心理问题[8]。通常酒精依赖患者在戒酒意志力上并不坚定,即使认识到了酒精对身体的危害性也可能由于生活中各种因素造成戒酒失败。作为医护人员,首先应对患者的情绪予以稳定,减轻其在酒瘾发作时产生的情绪波动,避免与患者发生肢体冲突或语言冲突。其次应加强对患者的教育,严肃地告知其酒精依赖可能对自己及家人造成的不良影响,让患者重视自身疾病,并树立戒酒的信心。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医护模式下,随访1个月随便出现了22.0%复饮情况;随访1年结果显示,复饮率高达78.0%。而加用了综合干预的观察组在第1个月并没有出现复饮情况,在第3个月时出现了6例,1年之内复饮率为42.0%。加用了综合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戒酒能力以及戒酒信心上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虽然2组在1年之后的复饮率均处于偏高状态,但观察组明显得以控制。
综上所述,综合干预能有效降低酒精依赖患者复饮率,虽然无法达到完全控制效果,但可显著对复饮率予以控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 马世发.对酒精依赖患者及家属强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35(33):117-118.
[2] 颜建辉.家庭干预与心理治疗对酒精依赖患者复饮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27(18):94-95.
[3] 李华英.同伴教育在酒精依赖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4,3(24):153-154.
[4] 刘霞燕,褚红英,孙继军.综合心理干预对酒精依赖患者复饮率影响的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4,9(31):838-840.
[5] 杨静艳.心理治疗与家庭干预对酒精依赖患者复饮率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8(19):32.
[6] 李艳祥.酒依赖者戒断期认知功能及其相关因素与复饮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09.
[7] 刘忠,李雅忠,王立娟,等.酒依赖患者系统综合治疗后不同时点复饮率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8(24):913-915.
[8] 张彦,余毅,冯艳华.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酒精依赖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2,15(6):1897-1900.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5.081
江西 341000 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谢贤炜 刘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