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记奖励法在癫痫患儿服药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5-08-01陈翠英
陈翠英
标记奖励法在癫痫患儿服药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陈翠英
目的 评价标记奖励法用于癫痫患儿服药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癫痫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分别采用标记奖励法和常规护理方法护理患儿服药,随访6个月。观察并统计患儿规则服药的情况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规则服药率85.19%,对照组规则服药率为61.11%,2组规则服药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漏服、少服情况显著减少;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达92.59%,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4.07%,2组治疗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记奖励法护理患儿,可提高患儿服药的积极性,有效提高癫痫患儿规则服药率,减少漏服和少服,同时也改善了抗癫痫治疗的疗效,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标记奖励法;癫痫;儿童;服药;护理
癫痫是儿科常见的神经系统慢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脑神经元异常兴奋引起的反复痫性发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降低[1-2]。对于癫痫患儿而言,长期的规则服药能够有效控制癫痫发作,从而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但儿童对于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较差,患儿服药困难成为癫痫患儿治疗的重要问题,如何提高癫痫患儿的规则服药率成为制约癫痫治疗的关键[3]。有研究发现,标记奖励法在行为障碍患儿的行为训练中发挥良好的效果。本研究选取癫痫患儿108例,对其中54例患儿实施标记奖励法护理,评价标记奖励法对于促进癫痫患儿规则服药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6月间辽宁省凌源市中心医院门诊就诊治疗的癫痫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以下条件:(1)年龄3~12岁;(2)经脑脊液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并参照国际抗癫痫联盟2005年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的国际分类标准[4]进行确诊;(3)患儿无服用其他影响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4)患儿无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精神疾病;(5)所有患儿家长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于纳入研究的108例患儿,随机分组,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n=54),男32例,女22例;患儿年龄3~11岁,平均年龄(7.65±1.62)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为(2.81±1.37)年;继发全面强直阵挛发作28例,部分发作15例,失神发作11例。对照组(n=54),男30例,女24例;患儿年龄3~12岁,平均年龄(7.79±1.73)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为(2.84±1.42)年;继发全面强直阵挛发作27例,部分发作14例,失神发作13例。2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癫痫发作形式等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服药法,即由家长遵照医嘱按时给患儿服药,同时告知家长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及其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儿采用标记奖励法,具体操作如下:(1)向患儿及其监护人讲解标记奖励法的规则,使其了解标记奖励法的实施流程;(2)为每个患儿制作按时服药标记奖励登记本,并嘱咐家长按时准确记录;(3)规定患儿若按时服用药物,可根据药物服用的难度,给予“货币”奖励,同时对于服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也给予奖励;(4)接受治疗4周后,根据患儿日常的服药服药表现,给予患儿奖励,如玩具、图书、笔记本、铅笔等;同时,患儿可使用已积累的“货币”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5)设定目标,对于获得相应数目“货币”的患儿,可获得观看电视/电影、公园游玩等活动奖励。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积极进行服药宣教,让患儿及家长了解药物服用的必要性,同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叮嘱患儿按时服药并能嘱家长进行督促。
1.3 疗效评价标准 所有患儿均随访6个月。观察并统计患儿规则服药的情况,其中6个月未出现药物漏服、不服或少服现象即为规则服药,否则视为不规则服药,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规则服药率;同时,统计治疗前后癫痫的发作次数,计算癫痫发作频率(f),f=治疗后平均每4周发作减少次数/治疗前基线期平均每4周发作频率×100%,其中发作频率100%为癫痫完全控制、75%~99%为显效,50%~74%为有效,<50%为无效,统计各癫痫患儿的疗效[5]。治疗有效率=完全控制率+有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对于规则服药率、治疗有效率等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癫痫患儿规则服药情况比较 观察组规则服药率85.19%,对照组规则服药率为61.11%,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漏服率和少服率分别为5.56%、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52%、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癫痫患儿服药情况比较[n(%)]
2.2 2组癫痫患儿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中完全控制36例,显效7例,有效7例,治疗有效率92.59%,对照组患儿治疗无效者14例,治疗有效率74.07%,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癫痫患儿疗效比较[n(%)]
3 讨论
虽然癫痫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但若按时服药治疗,80%以上的患儿均可得以有效控制,因此,对于儿童癫痫治疗而言,往往遵循“单一用药、持续用药、不可私自停药”的原则,防止癫痫兴奋灶的形成,从而阻止难治型癫痫的发生。然而,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由于治疗周期较长,患儿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发生漏服、少服、不服等现象,同时抗癫痫药物长期服用带来的不良反应也是导致不规则服药的重要原因之一[6]。此外,家长过分担心长期用药的危害,导致对患儿不规则服药的干预减少,从而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不规则服药的发生。
近年来,依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通过实施奖励的方法强化患者所进行所期望的行为,在各类慢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杨莎莎等[7]对眼科患儿滴眼药护理中采用情景游戏联合标记奖励法发现,观察组患儿观察组规则滴眼药例数显著升高,提高了患儿滴眼药的积极性。胡蓉等[8]将实物奖励法应用于癫痫患儿服药护理发现,通过实施实物奖励,试验组规则服药例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多,表明实物奖励法可提高患儿服药的积极性,对于促进癫痫患儿规范服药具有一定的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标记奖励法显著提高了患儿对药物服用的依从性,有效改善了癫痫的治疗效果。此外,通过加强癫痫治疗知识的宣教,家长及患儿深入了解规则服药对于治疗的重要性,不仅提高了患儿的服药积极性,同时提高患儿家长对其服药的监督,从而更有利于治疗的实施。
综上所述,标记奖励法的实施,促进患儿药物服用的积极性,有效提高癫痫患儿规范服药率,减少了漏服和少服现象,同时也改善了抗癫痫治疗的疗效,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1] 李树华,庞保东,曹丽华,等.儿童非癫痫性发作与癫痫、难治性癫痫的鉴别诊断[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9):1626-1628.
[2] 陶哲,伊文霞,韩颖,等.儿童癫痫发作的远期预后及相关因素[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6(2):315-318.
[3] 李生群.住院癫痫患者正确的服药指导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1, 32(10):2062-2063.
[4] 初梅,陈晓燕,于红艳,等.卡马西平配合手法按摩治疗癫痫大发作的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3):9-10.
[5] 何晓静.儿童癫痫患者卡马西平疗效与依从性的关系[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3):180-182.
[6] 罗锡英.探讨标记奖励法在癫痫患儿服药护理中的应用[J].健康之路,2013,12(4):199.
[7] 杨莎莎,王洪伟,佘兮,等.情景游戏联合标记奖励法在眼科患儿滴眼药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7):51-53.
[8] 胡蓉,旷春秀,郭惠芳,等.实物奖励法在小儿癫痫服药中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医药,2013,26(1):98-99.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1.062
辽宁 122500 辽宁省凌源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陈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