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储存时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5-08-01姚瑞英
姚瑞英
血液储存时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姚瑞英
目的 探讨血液储存时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无偿献血者标本60份作为研究对象,把该组标本与CPD(枸橼酸盐—磷酸盐—萄葡糖血液保养液,Citrate Phosphate Dextrose)保养液进行充分混合,然后把混合液逐步封闭成3段,分别标记为A、B、C组,A组在采集后第1天、B组在第15天、C组在第30天,分析血液标本中RBC-C3b、RBC-SOD、RBC-IC和IL-8指标情况。结果 B、C2组患者RBC-C3b、RBC-SOD 2个指标明显低于A组,2组患者RBC-IC、IL-8这2个指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RBC-C3b、RBC-SOD这2个指标低于B组,RBC-IC、IL-8这2个指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储存时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时间延长,免疫功能下降,但是在临床输血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临床医生应根据不同的输血目的为患者选择最佳血液,更能有效提高血站血液的利用价值。
血液储存时间;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
输血在临床上已经成为一种对患者进行救治的常规手段,越来越多人也开始关注其安全性。通过不断努力研究,经血液传播的相关疾病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1]。但是近些年来,有些研究结果表明,在给病危的患者输注采集时间在2周以上的血液时,患者的死亡率会显著增加,对于出现该现象的具体原因还没有定论[2]。本文探讨不同的血液储存时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让患者能够输注到更加安全的血液。在整个过程中,该研究采用的是随机抽取本站采集的健康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共60份,留取小样,将其分为A、B、C 3组,A组在采集后第1天、B组在第15天、C组在第30天对血液的RBC-C3b、RBC-SOD、RBC-IC和IL-8指标情况进行检测,然后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不同的血液储存时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选择南阳市中心血站在2014年3月~2014年4月采集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60份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献血者均符合相关献血要求。把该组标本与CPD保养液进行充分混合,然后把混合液逐步封闭成3段,分别标记为A、B、C组。60例献血对象中男41名,女19名;年龄19~36岁,平均年龄(28.0±1.4)岁;献血对象的所有自然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标本均采用全自动生化仪(贝克曼库尔特AU5800)进行分析。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实验步骤:首先取0.1mL清涤红细胞配制成1.5×107/mL浓度的红细胞悬液。然后再用0.9%的生理盐水把补体致敏酵母菌进行1次洗涤离心,配制呈l×108/mL浓度的悬液。两种悬液配好以后,分别取50μL红细胞悬液和50μl补体致敏酵母菌悬液,在试管内进行充分的混合,放置在水温为37℃的恒温水箱中,共30min。然后加100mL的生理盐水进行稀释。稀释完成后加50mL0.25%戊二醛进行固定,做瑞氏染色。在高倍镜下进行计数,一般计数200个红细胞。在1个红细胞上结合有2个或2个以上酵母菌的细胞为花环红细胞。最后把RBC-C3b受体活性转换算成结合百分率。RBC-SOD、RBC-IC的测定方法与RBC-C3b酵母花环实验相同,仅仅需要用未致酵母菌替换致酵母菌。IL-8仿真实验步骤:第1管内加0.2mL全血和0.2mL生理盐水溶液,在第2管中进行充分混合,然后放置在37.2℃的恒温水浴箱中60min,以2500转/min进行离心,取出0.1mL的上清液,滴入放射免疫试剂盒中来测定IL-8。
1.3 观察指标 观察A、B、C 3组血液的RBC-C3b、RBC-SOD、RBC-IC和IL-8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结果用“±s”表示,其中组间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组血液的RBC-C3b、RBC-SOD、RBC-IC和IL-8情况对比结果。B、C2组患者RBC-C3b、RBC-SOD这2个指标均明显低于A组,2组患者RBC-IC、IL-8这2个指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RBC-C3b、RBCSOD这2个指标低于B组,RBC-IC、IL-8这2个指标高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第1、15、30天3组血液的4个指标情况(±s)
表1 第1、15、30天3组血液的4个指标情况(±s)
注:与A组比较,aP<0.05;与B组比较,aP<0.05
?
3 讨论
红细胞膜上粘附C3b分子能与未致敏的酵母菌形成RBC-IC花环。红细胞膜上的C3b受体能与补体致敏的酵母菌形成RBC-C3bR花环。这两种的花环率可以作为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指标。如果RBC-IC花环率增高,而RBC-C3b受体花环率降低,则为继发性免疫功能下降,是由于红细胞粘附IC过多引起的。如这两项指标都降低,则为原发性免疫功能低下,为红细胞膜C3b受体受到破坏的。在临床上,这两项试验可作为免疫性疾病疗效和预后的检测指标。随储存时间延长,RBC-IC水平不断增加,这表明RBC的清除能力正在逐渐的减弱[3-5]。随着储存时间延长,C3b水平降低的现象表明红细胞的CRI数量已经开始减少,导致其对病理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清除能力明显减弱,且会导致补体过度活化的现象。SOD水平是反映机体内自由基含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水平与自由基含量呈明显负相关。对机体中的自由基清除干预对策、自由基代谢紊乱以及对判断患者病程转归和动态监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血液中,IL-8是对红细胞免疫反应程度进行评加的重要指标,主要是由于红细胞膜上具有的许多广谱趋化因子受体的配体;同时IL-8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白细胞趋化因子,可以引起一系列的炎症反应[6-7]。本研究探讨血液储存时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中,B、C2组患者RBC-C3b、RBC-SOD这2个指标均明显低于A组,RBC-IC、IL-8这2个指标均明显高于A组,C组患者的RBC-C3b、RBC-SOD这2个指标低于B组,RBC-IC、IL-8这2个指标高于B组相比有差异,与王怡涵[8]等人结论一致。说明储存血的时间长短对红细胞的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从传统输血发展至成分输血,临床医生的输血观念也应该走出传统输血时代认识的误区,个别医生会认为凡有输血指征者输注“新鲜血”效果好。其实,所谓“新鲜血”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的含义应该随输血目的的不同而不同。例如,若输血目的是纠正贫血特别是慢性贫血,解决患者的运氧力的不足,用保存期内任何一天的全血即可。单纯纠正贫血使患者血红蛋白升高,氧状态改变,21天的为最好;若输血目的是为了补充凝血因子,由于IL-8不稳定容易丧失活性,则应输当天全血。因此,在临床输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临床医生应根据不同的输血目的为患者选择最佳血液。这样不仅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也能有效提高血站血液的利用率。
综上所述,血液储存时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时间延长,免疫功能下降,但是在临床输血过程中,医生应根据不同的输血目的为患者选择最佳血液,不仅有利于患者病情的缓解和治愈,也能有效提高血站血液的利用价值。
[1] 张雅西.血液储存时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及临床安全输血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13):2-3.
[2] 姜敏.血液储存时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4):24-25.
[3] 杜志强,任吉莲,昌燕宗,等.不同时间去除白细胞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4):4503-4505.
[4] 温洁新,杨雪梅,闫国超,等.储存时间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J].山西医药杂志,2014,8(12):951-952.
[5] 邓春玫.血液储存时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情况探讨[J].中外医疗,2013,32(3):178,180.
[6] 曾劲.血液储存时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安全输血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16):3161-3162.
[7] 彭益,曹晓娟,雷雨激,等.血液储存时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与临床安全输血的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4):269-271.
[8] 王怡涵.血液离体后的储存时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对临床安全输血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25(5):411.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1.044
河南 473000 南阳市中心血站检验科(姚瑞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