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用之学”的深层价值
2015-07-31袁长青应越赵敏
袁长青 应越 赵敏
摘要:被视为“无用之学”的通识教育,在开启心智、激发智慧,为社会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增进社会的整体进步方面,有着专业教育所不能取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中的功利主义的泛滥,在我国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通识教育普遍存在着教育目标工具化、课程设置碎片化、师资匮乏、管理缺位等诸多问题。为化解这一困境,独立学院应当在意识上树立大通识的教育观念、在人才定位上明确以培养现代公民为目标,在管理上走专业化道路、在教学形式上引进优质网络课程以拓展课堂。通过这些举措,挖掘并实现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深层价值。
关键词:独立学院;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6-0097-03
所谓“无用之学”,是相对个体赖于安身立命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有用之学”而言的,指的是不能给人直接带来功用的学问,但是它并非真的“无用”,而是指那种能开启心智、滋养身心,激发智慧、渗透天地的大学问。大学中的通识教育即属于此类学问。
一、通识教育及其对个人与社会的深层价值
近代以来,教育界倾向于把教育分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展开的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做事”能力。通识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而展开的教育。培养的是学生 “做人”的能力。美国《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指出:通识教育在于培养学生四种能力,即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这四种能力,实际上是一个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
在西方,通识教育的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自由民的教育。在古希腊时期,自由民的教育仅限于自由的技艺,而没有实用的色彩,区别于奴隶阶层的职业化教育。在中国,商周时期的贵族教育也与此相类似,贵族子弟习礼仪、学诗书,奴隶则从事劳作之事。孔子及其弟子认为,稼穑、货殖、理财之事是“野人”、“小人”们所做的事,不是“教化”的内容。教育的目的是要让统治者“好礼”、“好信”、“好义”,人心有所归依,百姓依附他,种田之事自然有人去做了。①当然,在现代的社会,歧视体力劳动和职业教育的观点与做法早已被人们所摒弃,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在社会中已具有不可动摇动的地位,相反,不能给人们带来直接功用的通识教育反而往往被忽视。
主张专业教育,反对通识教育者认为:在分工日益细化的现代社会,拥有专业知识才是实现职业成就、提升个人地位的必经之路,也是现代社会有序发展和稳步推进的前提。然而,这种认识无疑是狭隘与短视的,理由以下:其一,无论国家抑或社会,都是一个有机体,而非单纯的物理性质的机器。完全依赖于拥有某一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家来治理,往往是不可靠的,甚至是危险的。尤其是作为现代国家的领导人,如果只有专业知识,而没有怜悯之心和丰富的内心情感,往往会变得机械而冷酷。其二,专业主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的离心力,职业的专门化使一个原本流动的世界变得僵化,面对当今社会对专业训练需求的强劲势头,更需要通识教育提供一种协调、平衡的力量。其三,在不断革新的当今社会,除少数普遍适用的基本原理以外,学校中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很容易过时。
相对于专业教育,表面上看似无用的通识教育,却对个体与社会有着更深层的价值。于个人而言,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健全的思考能力、丰富的人文素养,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心智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人格健全的公民这一目标。于社会而言,单纯的专业知识教育,也许短期内会促进经济的繁荣,但由于缺乏对公民的培养,往往会反过来制约社会的整体进步。而通识教育的实施则有利于纠正专业教育之偏,为构建公民社会作好准备。殷海光先生在《中国文化的展望》中认为,一个国家的进步,不应当仅仅是经济上的进步,更不能以牺牲公民个人的自由为代价。牺牲公民个人权利和自由为代价的经济繁荣,并不能为国家或社会带来长期福祉。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每当社会出现重大危机的时候,人们就会感悟到人文知识和通识教育的缺失所带来的重大不幸。故而,教育的终极目标应当是:培养既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备健全心智和健康情感的自由公民。这就需要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并驾齐驱。
二、通识教育的式微及其在独立学院中的困境
在民国时期,中国高校大多因袭欧美诸国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通识教育颇受重视。加之,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虽适逢乱世,但大多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力,其中也不乏饱受西学浸淫者,他们为当时的大学开展通识教育凝聚了“精气神”。然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通识教育在国内高校趋于式微,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红”、“专”教育思想流弊。1949年以后,尤其是1952年院系调整后,在自上而下的反智主义和极端的民粹主义的气氛下,以开启民智、培养公民为宗旨的通识教育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红”和“专”的教育。“红”是指用政治统帅一切,“专”仅指生产技能的教育。后来虽因改革开放的到来而有所改变,但其影响仍波及至今。
其二,改革开放后,“泛经济主义”取代了“泛政治主义”,个体的人不是视为目的而是作为一种手段而存在,人的价值陷于物质的迷阵之中。不择手段地逐利成为不少国人的人生选择。在教育领域,以经济适应论(指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观点)为代表的教育价值观,使得教育中充满着功利主义。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以“就业率”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在一段时间里,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被视之为“无用之学”。哲学、历史、文学、美学等被列为“冷门”专业,少人问津。
其三,通识教育人才的断层。1949年以后的中国高校偏重于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对社科人文类人才的培养偏弱,一定程度上导致通识教育师资的青黄不接。后虽有改善,但文化的积累毕竟需要时间的沉淀与环境的熏陶。通识教育优质师资的不足成为制约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主要因素这一。
由于独立学院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特殊性,通识教育在独立学院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其特殊的地方。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中的工具化,导致对通识教育不够重视。独立学院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大多本着“社会本位”和“市场导向”这两个功利性的目标。从专业设置到课程设置,办学者都希望“短平快”地出成效,出人才,故而对“无用之学”的通识教育,往往不愿投入太多的精力去经营。具体表现为专业必修课所占比例较高,学生自主选课的余地很小,尤其是通识课程可选资源更加有限,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其二,通识课程的构建缺乏整体性,导致课程设置的碎片化、边缘化。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介于普通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强调的是“实用、适用、够用”原则,所以大多数的独立学院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往往投入较多的精力,反复论证,但通识教育课程则普遍存在因人设课,缺乏整体的规划和构思的情况。通识课程的开设往往因为师资不足而变得支离破碎,或“拼盘化”。具体表现为通识教育课程结构不平衡,课程管理缺乏严谨性,课程设置过分重视知识的实用型而忽视知识的系统性。譬如:许多课程开成概论性的课程,缺乏深度;课程之间缺乏衔接与关联等。
其三, 优质师资的严重匮乏,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独立学院师资流动性大,兼职教师占相当的比例。学校重视专业教师的聘请,而开设通识课程的师资普遍较为紧缺。通识课程往往成为教师教学课时量不足的补充,或成为青年教师、行政人员评职称的阵地。由于学校重视程度和师资的原因,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师资匮乏的另一个表现还体现在部分独立学院办学者一味强调教师要完成教学量,把教育量化,而不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这让教师产生了消极的心理,将教学重心放在了完成课时量上,而较少将精力放在教学改革等具有突破意义的研究上,更无从谈及需要大量精力却无法收到立竿见影效果的通识教育课程。
其四,机构与制度的缺失,导致通识教育管理的缺位。从目前情况来看,独立学院较少设立专门的机构对通识教育进行系统的管理,即或有之,也在学校权力体系中处于劣势,无法系统地进行师资的合理配备及整体统筹,致使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较为随意,管理相对松懈。另外,在独立学院中,通识教育往往被视为专业教育的补充,很少有针对通识教育专门制定规章制度加以规范,导致通识教育总是在理论上得到肯定,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被淡化,甚至忽视。
三、独立学院通识教育的破局之策
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因此,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要回归到“育人”的轨道上来。通识教育作为学校“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必须冲破当前的困境,方能达成其真正目标。
其一,在意识上,树立“大通识”的教育理念。针对独立学院现有的通识教育的课程、师资进行全面梳理,提高课程开设的准入条件;充分论证,建立具有整体性、规范性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转变观念,将通识教育的课程从传统的课程建设的依附中独立出来,构建起独立的、立体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彰显通识教育的普适性,给学生带来更加充分的、宏观性思维的教育价值。
其二,在人才培养定位上,明确指出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现代公民,并将这一目标明确地写进《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在各高校办学过程中具有相当于“宪法”的指导作用。将通识教育的体系、模块、具体要求等相关内容写进《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了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在2013、2014年《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地将通识教育课程纳入了课程体系设计中,并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两个具体模块。同时,根据专业不同,规定了通识教育课程总学分要求。此外,在方案中还明确提出: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内省能力、批判精神、文化品味、广阔视野、开放心灵和世界胸襟,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身心素质 和科学素养,做一名有知识、有文化、有智慧和责任的现代公民。
其三,在管理上,确保通识教育步入专业化的道路。学校成立通识教育领导机构或设立独立建制的通识教育管理中心,由学校分管教学的校(院)长挂帅,保障在课程安排上的行政协调职能。同时制定针对于通识教育的管理制度。例如,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设立了通识教育中心,该部门独立建制,是专门针对通识教育的教学管理机构,中心主任由教学副院长兼任。该中心负责设计通识教育体系,掌握、了解国内外通识教育的发展动向,调整通识教育体系的运作和实施,组织编写适合独立学院的通识教育教材,并拥有独立管理通识教育课程的运营权限和引进、培养、管理和储备人才的调配权。再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自2013年起致力于建设学校“无用之学并非无用”的人才培养观念,在教务处专门设置了通识教育科,全面管理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师资配备,规范了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专业通识教育机构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通识教育的有序开展和有效进行。
其四,在形式上,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引进优质网络课程以拓展课堂。独立学院大胆引进并推广优质的通识教育网络课程,能够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成竞争的态势,给学生以更多选择课程的机会;学生可以不受学习时间、地点的限制,聆听高水平的通识课程,并获得学分,较好地解决了独立学院通识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如南国商学院自2013年开始引进了超星集团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积极推行和鼓励学生在线学习,目前已有7000余人次选修了尔雅通识网络课程。学校还加强对考核的管理,成绩的构成包括:在线观看课程视频占总成绩的35%,在线回答作业题占总成绩的20%,在线参与课程讨论占总成绩的5%,在线参与学校统一组织的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最后系统根据课程的考核标准,以及学生对考核项目的完成情况,自动计算学生的综合得分,从而决定该名学生是否能够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保障了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考核环节的规范化。
通识教育作为人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综合、全面地了解人类知识的总体状况,了解当代社会的重要问题,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另一方面,通识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抑制过分功利化的社会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与知识的敬畏之心,改变学生急功近利的学习动机与目标。故而,在实用主义价值观泛滥的当下,推行通识教育理念,完善并建立起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为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做准备,不仅仅是独立学院更是我国高等教育应有之使命!
注释:
① 《论语·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是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参考文献:
[1] 哈佛委员会,李曼丽译.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孔子.论语·子路篇[M].桂林: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
[3]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4]袁长青.“适应”抑或“超越”:中国教育文化的价值批判与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2014(18).
[5] 爱因斯坦.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J].山东教育,2008(15).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