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功利性阅读”可能是个幻觉

2015-07-31潘蔚雨

关键词:类书籍功利性功利化

潘蔚雨

时代在变化,环境在变化。环境造就人,人也依赖环境。当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有的人留恋旧的环境,有的人去适应新的环境。

不可否认的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人们的阅读习惯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阅读内容从文学变成了休闲,还是阅读的目的由“无功利阅读”向“功利性阅读”转变,这都是一个现实的结果。或许从结果上分析原因,我们可以看得更透彻。

首先,“无功利地做某事”,这种提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人不是神,人活着就要面临各种生存与发展的竞争,所以倘若有“无功利地做某事”的人类,那么从人类的始祖繁衍到现在,那些“无功利地做事”的人类早就被“功利地做某事”的人类所逐渐淘汰,到现在,留在我们每个人体内的基因早已深深烙上了“功利”二字。

如果承认“功利地做某事”是人的本性的话,那么中国传统社会里在“学而优则仕”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理念指导下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认知的传承,导致了新旧时代里,依然有很多人感觉读圣贤书或者读文学类书籍是一件很高尚的事情,似乎读了便有了一定的身份地位;而理智上又明明知道在新时代里,圣贤书也好,文学类书籍也好,读再多似乎也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于是提出了所谓的“无功利性阅读”——阅读的目的应该是无功利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修养。笔者以为,这不过是感觉与理智的脱节而已。

事实上,感觉与理智往往是脱节的,就好比明明是香甜的巧克力,但倘若做成马桶的形状,愿意吃的人可能不会太多。历史上更著名的例子是“荷兰的饥饿冬天”。在荷兰饥饿的冬天里,纳粹禁止食品进入荷兰西部。荷兰人经历了极度的饥饿。在这一时期里出生的孩子,基因里几乎都打上了“饥饿”的烙印,长大后即使在食物丰裕的时代里,也往往大量摄取食物而不能节制,所以这一代孩子后来患糖尿病的几率相当高。

所以,当时代变化了,环境变化了,人能否跟上变化的脚步就成了一个问题。

稍微搜索一下就可以找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喜欢读诗;到了90年代,人们喜欢读散文;2000年的时候,人们喜欢读小说;而从2000年开始,功利化阅读越来越多。当书商发现十年前文学类书籍还在人们阅读中占较大比例的时候,功利化阅读已经形成了,现在的局面只不过是功利化阅读进一步占据更大的比重而已。

人们喜欢阅读文学类书籍的原因其实也和环境有关。那时候经济不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平也不高,“喜欢读诗”是一种高级知识分子的象征,在无法迅速提升经济地位的时候,可以以此来标榜自己的社会地位。故而所谓的以前曾有过“无功利地阅读”的时代,很可能只是个幻觉。从那个时代经过的人应该有过这样的体验——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文学男青年找女朋友会更容易些。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文化普及率越来越高,依靠阅读来标榜社会地位的做法渐渐失去市场,于是人们逐渐开始用提升经济地位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那么阅读就开始分化为所谓的“功利性阅读”与“休闲性阅读”。简单地说,人们选择阅读的原因,要么是通过“功利性阅读”来挣钱以提升社会地位,要么就是挣钱累了把阅读拿来休闲放松一下。

20世纪90年代,还有不少人以“不能寓教于乐”来批判周星驰的电影里充斥着的毫无营养的无厘头包袱,认为其没有品位。如今上互联网上一看,猛然发现周星驰被誉为“星爷”了。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很多人工作一天下来很累,回家就是想坐下来吃着零食看着不用动脑筋的“无厘头”哈哈大笑,然后消解一天的疲乏。这时候让人们打起精神来接受精神上的洗礼,“寓教于乐”,根本就是宅在书斋里想出来的不切实际的念头。

也许在农业时代、工业时代里,人们的需要因为许多的制约因素,因而未被真正地重视;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兴起,互联网思维将逐渐铺开,“以人的需要为本”将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当人们觉得需要提高修养的时候,“无功利的”、单纯以提高修养为目的的阅读时代才会真正到来。

猜你喜欢

类书籍功利性功利化
警惕功利性支教
最有价值的阅读,恰恰是非功利性阅读
我的小书房
读一本心灵鸡汤类书籍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功利化及其主体性失落
美国中小学生在读哪类图书?
关于现代大学生文学阅读倾向的思考
幼儿园绘本教育功利化的问题及对策
对“无功利化阅读”的思考
越南书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