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全身麻醉患者留置尿管麻醉苏醒期的应用

2015-07-31熊云飞

当代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耐受性尿管躁动

熊云飞

护理干预在全身麻醉患者留置尿管麻醉苏醒期的应用

熊云飞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患者留置尿管在麻醉苏醒期对尿管耐受性以及躁动情况的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全身麻醉留置尿管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导尿,试验组分别于术前1天和麻醉前对患者进行2次护理干预,麻醉后注意护理操作细节,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对尿管耐受性及躁动情况。结果 试验组尿路刺激反应2级(5.0%)明显低于对照组尿路刺激反应2级(32.5%);试验组尿路刺激反应1级(85.0%)、躁动0级(70.0%)明显高于对照组尿路刺激反应1级(57.5%)、躁动0级(42.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患者留置尿管在麻醉苏醒期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苏醒期对尿管的耐受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护理干预;尿管耐受性;麻醉苏醒期;躁动

在全身麻醉手术中,医护人员为了掌握患者的尿量变化,以及肾和循环的情况和防止患者术后无法正常排尿的发生,需要为患者留置尿管[1]。导尿可在患者清醒时或麻醉后进行,其中清醒时患者易紧张,使其在导尿过程中更容易损伤尿道黏膜;而麻醉后,患者没有紧张、恐惧、疼痛等感觉,尿道的阻力会明显降低,可以顺利操作,降低尿道的损伤,更好地尊重患者的隐私[2-3]。本研究选取80例全身麻醉留置尿管的患者,分析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患者留置尿管在麻醉苏醒期对尿管耐受性以及躁动情况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全身麻醉留置尿管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24~76岁,平均(38.20±12.35)岁;试验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3~75岁,平均(39.04±11.86)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导尿:患者麻醉后,对外阴及尿道口进行常规消毒,再用液体石蜡油润滑尿管进行导尿;试验组分别于术前1天和麻醉前对患者进行2次护理干预,并在麻醉后注意护理操作细节:(1)术前1天,向患者解释为什么要留置尿管,告知患者术后麻醉清醒期会有什么不适以及如何应对;(2)麻醉前,再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3)导尿护理操作,对外阴及尿道口进行常规消毒后,首先进行表面麻醉,即在尿道外涂口多卡因胶浆,并轻轻按摩,使其充分被吸收;再根据规范的导尿步骤,进行固定:将尿管插入尿道,同时动作要轻柔;当有尿液流出后,再慢慢插入一些,并开始注水,再缓慢往外拉,一直到有阻力的地方停止。

1.3 疗效评价标准[4]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对尿管耐受性及躁动情况。尿管耐受性:根据患者的尿路刺激反应来评定,判断标准为:0级,患者感觉非常好,没有任何不适;1级,患者会有一些轻度不适,但可以忍受;2级,患者中度不适,会有下腹部膨胀、尿路疼痛、尿急等感觉,患者不能忍受;3级,患者严重不适,会有尿路疼痛、尿急、烦躁不安等表现,并且下腹部膨胀明显,根本无法忍受,想把尿管拔出。患者躁动的判断标准:0级,患者非常配合工作,很安静,几乎没有躁动;1级,当有刺激时,患者可能会有肢体上的躁动,但通过说话、安慰可以得到改善;2级,患者没有外界刺激时,仍有躁动,会反抗并有拔掉导尿管的举动等,医护人员需要进行约束;3级,患者非常不配合工作,剧烈挣扎,需要多名医护人员观察保护。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经不同方式后的耐受性情况比较 试验组尿路刺激反应2级(5.0%)明显低于对照组尿路刺激反应2级(32.5%);试验组尿路刺激反应1级(85.0%)明显高于对照组尿路刺激反应1级(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接受全身麻醉留置尿管患者耐受性情况的比较[n(%)]

2.2 2组患者经不同方式后的情况躁动比较 试验组躁动0级(70.0%)明显高于对照组躁动0级(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接受全身麻醉留置尿管患者躁动情况比较[n(%)]

3 讨论

全身麻醉后,对患者进行导尿虽然可以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更加顺利插入尿管,但患者术后麻醉清醒时,患者的尿道可能会有一些轻度疼痛,感觉尿道有异物以及想上厕所等不适表现,大多数的患者不知道这是导尿后的正常反应,不知道尿管对尿路的刺激,可以通过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来缓解,导致患者烦躁不安,剧烈挣扎想拔掉尿管,使其血压、心率增高,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5-7]。

因为术前1天和麻醉前对患者进行的2次护理干预,如告知患者相关知识,以及什么是正常现象和如何应对等,使其在麻醉前,对留置尿管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术后清醒时,患者不会很陌生,会更好地忍受尿管带来的不良刺激,还会通过转移注意力来缓解不适,不会有想拔除尿管的想法[8-10]。本研究结果表明,术前1天和麻醉前对患者进行2次护理干预并在麻醉后注意护理操作细节的尿路刺激反应2级比例明显低于常规导尿的尿路刺激反应2级;其尿路刺激反应1级、躁动0级比例明显高于常规导尿的尿路刺激反应1级、躁动0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对于接受全身麻醉留置尿管的患者来说,应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尿管的耐受性,减少患者的尿道刺激,有利于患者的术后休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1] 张冠婕.护理干预对男性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3,26(5):948-949.

[2] 袁梅,莫利群,饶红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和丁卡因胶浆用于全麻男性患者留置尿管的观察[J].四川医学,2011,32(5):750-751.

[3] 戴旭妓,陈筱萍.全麻前后留置导尿管对患者尿道刺激反应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5):90-91.

[4] 王少华,吴迪,吴昊.全麻手术男性患者术前导尿时机选择与相关并发症观察[J].安徽医学,2012,33(8):1045-1046.

[5] 向佳.术前导尿时机选择对患者尿管耐受性的影响[J].现代临床医学,2012,38(1):70-72.

[6] 陈勇,董花云.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男性病人导尿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7):1982-1983.

[7] 郭鑫,邱秋英,万伟兰.全麻前后留置导尿管对男性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及循环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4):124-126.

[8] 贺文英,袁士平.心理护理对全身麻醉男性患者苏醒期留置尿管耐受度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3,6(7):23-24.

[9] 朱国艳,刘淑静.麻醉后留置尿管对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8(14):3298-3299.

[10] 张妮.220例手术患者麻醉后留置尿管的系统护理[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l(l):374-375.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9.069

江西 330006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苏醒室(熊云飞)

猜你喜欢

耐受性尿管躁动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4个地被菊新品系对湿热胁迫的耐受性研究
道路躁动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巴氏醋杆菌核酸修复酶UvrA对大肠杆菌耐受性的影响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miR-29b通过靶向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胃癌细胞对顺铂的耐受性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
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中枢痛的疗效和耐受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