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护理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

2015-07-31邓莎

当代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差错预防措施满意率

邓莎

新生儿护理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

邓莎

目的 分析新生儿护理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52例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新生儿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并在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75例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中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对比分析实施预防措施前后1年内新生儿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 2013年新生儿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为13.92%,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3.47%;2014年新生儿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为4.00%,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9.47%。2014年新生儿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2013年,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显著高于2013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危险因素包括新生儿自身特点、护理管理工作疏漏、护理人员素质等因素有关,通过加强管理、落实制度等预防措施可有效控制新生儿护理差错事件,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新生儿护理;危险因素;预防措施

新生儿机体免疫功能发育尚不成熟,抵抗力较差,在住院期间易发生各种护理风险事件,对护理工作质量的要求较高。一旦发生护理风险事件,不仅给患儿造成巨大的痛苦,还会引起医疗纠纷,严重影响医院形象[1]。本研究分析新生儿护理的危险因素以及实施预防措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出生的新生儿共计352例,其中男182例,女170例;胎龄29~40周,平均胎龄(35.24±1.65)周;出生时体质量1950~4350 g,平均体质量(3312.65±425.63)g;分娩方式包括自然分娩228例、阴道助产91例、剖宫产33例。选取本院新生儿科2014年1月~2014年12月出生的新生儿共计375例,其中男191例,女184例;胎龄29~41周,平均胎龄(35.32±1.43)周;出生时体质量1900~4400 g,平均体质量(3358.46±430.27)g;分娩方式包括自然分娩237例、阴道助产98例、剖宫产40例。对2013和2014年新生儿性别、胎龄、出生时体质量、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危险因素分析

1.2.1 新生儿自身特点。新生儿是指刚出生至28 d的婴儿,机体各器官、各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皮肤、黏膜等对致病微生物的防御功能较差。新生儿皮下脂肪薄、毛细血管丰富、皮肤细嫩,角质层发育不完全,易发生擦伤。皮肤含水量多,pH值较高,有利于致病微生物生长繁殖。如分娩过程中吸入羊水、黏液、胎粪等污染物导致呼吸窘迫、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等新生儿救治过程中常需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吸痰等操作,易引起医院感染。新生儿不具备语言、意识支配能力,无法表达不适感,导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风险增加[2]。

1.2.2 护理管理。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护理工作繁重,尤其是业务熟练、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缺乏。长期超负荷工作造成护理人员身心疲惫,在护理工作中易发生疏漏。新生儿科病房和设备等硬件设施不足,新生儿病区未严格区分早产病房、感染病房和非感染病房等,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严格,易出现交叉感染。

部分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和责任心不强,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巡视不及时、操作不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3]。

1.3 防范措施

1.3.1 加强业务培训。加强对护理人员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其熟悉新生儿护理的工作职责、护理流程和安全标准,掌握新设备、新仪器的基本操作规范、急救技术。严格按照医院规定执行查对制度、巡视制度、护理文书书写规范[4]。

1.3.2 落实护理管理制度。适当增加护理人员数量,排班时注意将高年资护士和低年资护士搭配。规范出入院、交接班流程,并严格执行。建立由护理部主任、病区护士长组成的护理管理小组,加强病区管理,对不同时期、不同病种的新生儿分区管理,实行保护性隔离,并做好消毒、灭菌工作,避免交叉感染[5]。建立和完善护理会诊制度、护士长夜查房制度,随时评估护理安全性。出现差错事故时及时寻找原因,并加以改进,并将责任落实到人,与其绩效工资挂钩[6]。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录入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 2014年新生儿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2013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013和2014年新生儿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比较[n(%)]

2.2 对护理工作满意率 2014年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显著高于2013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013和2014年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比较[n(%)]

3 讨论

新生儿护理工作繁琐,护理人员肩负着照顾新生儿、避免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责任。如护理工作不规范、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等均可增加护理风险事件的风险,对新生儿住院期间的安全构成威胁[7]。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生儿科新仪器、新设备大量引进,对护理人员护理技术的更新换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护理人员不加强专业和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将影响新生儿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8]。

本研究对本院新生儿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出生的352例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新生儿护理中存在许多危险因素,与新生儿自身特点、护理管理工作疏漏、护理人员素质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此后2014年1月~2014年12月的护理工作中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新生儿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提高。上述结果提示,通过加强管理、落实制度等预防措施可有效控制新生儿护理差错事件,提高护理的满意度。

[1] 侯雪梅.新生儿护理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4,1(7):386.

[2] 王文琴.新生儿医院感染与护理行为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3,6(2):168.

[3] 周洪梅.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当代医学,2014,20(34):119-120.

[4] 楚阳,吴俊,林珍珠,等.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护理学报,2010,17(10):64-65.

[5] 曾冬枚,郑丽玲.产后新生儿的院内感染与护理管理[J].当代医学,2012,18(14):132-133.

[6] 范雪金,曾娟,谢彩璇.92例新生儿低血糖监测及早期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9):137-139.

[7] 韩永新,徐秋萍,于亚丽,等.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6):41-42.

[8] 肖晓玲,张东华,陆敏,等.孝感市新生儿病区护理安全管理现状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2,27(21):1-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9.057

江西 337000 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 (邓莎)

猜你喜欢

差错预防措施满意率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房建过程中电气安装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及预防措施探讨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