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面重建在腹部管腔结构器官疾病诊断的应用

2015-07-31黄庆宁谢峥钟庆英

当代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胆管癌管腔曲面

黄庆宁 谢峥 钟庆英

曲面重建在腹部管腔结构器官疾病诊断的应用

黄庆宁 谢峥 钟庆英

目的 探讨CT曲面重建在腹部具有管腔结构器官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肠道、输尿管、胆道等具有管腔结构的腹腔内器官经CT检查并在多平面重建(MPR)基础上行曲面重建(CPR)的病例,后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病例各15例,分析曲面重建影像表现。结果 15例肠道病变中,11例阑尾炎,3例直肠癌,1例横结肠癌;15例输尿管病变中,输尿管结石10例,输尿管炎2例,巨输尿管1例,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输尿管癌1例;15例胆管病变中,胆管结石14例,胆管癌1例。结论 多排螺旋CT检查多平面重建基础上进行的曲面重建能直观地显示腹部具有管腔结构器管病变的大小、形态及周围结构情况,随着曲面重建图像技术的应用,腹部具有管腔结构的器管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大为提高。

曲面重建;腹部;管腔结构; X线计算机;肠道;输尿管;胆管

肠道、输尿管、胆道等具有管腔结构的器官走行弯曲及毗邻结构较复杂[1-3],各种影像检查均难以全面显示其形态结构,从而影响这些具有管腔性结构的器官病变的检出率。因其具有管腔,在多层螺旋CT检查多平面重建(MPR)的基础上通过管腔追踪行曲面重建(CPR)能多方位且直观地显示这些器官的病变部位、形态、累及范围及毗邻结构情况,从而提高这些器官病变影像诊断的符合率,减少误诊及漏诊的发生。本研究为腹腔内具有管腔结构器官的多排螺旋CT扫描后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影像重建方法,提高诊断符合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2年1月~2014年8月广西贺州市贺州广医院收治的腹部具有管腔结构器官病变并行CT检查曲面重建(CPR)病例,共45例。肠道病变15例:其中阑尾炎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24~61岁,8例有较典型的转移性腹痛,1例右侧腰部疼痛,2例老年患者无明显腹痛症状,1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直肠癌3例,男2例,女1例,年龄57~63岁,均有大便习惯及大便形状改变,2例有粘液血便;1例横结肠癌,男,55岁,仅表现为时有腹部胀痛不适。输尿管病变15例:其中输尿管结石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3~66岁,7例有持续性或阵发性侧肾区或腹部疼痛,1例呈剧烈绞痛并血尿,2例无明显症状;输尿管炎2例,女2例,45岁与58岁,1例以尿频、尿急、尿痛伴有左腰部酸痛就诊,1例以血尿、尿频、尿急、尿痛、发热就诊;巨输尿管1例,男,14岁,以腰酸、胀痛就诊;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男,32岁,以右腰痛就诊;输尿管癌1例,男,65岁,无痛血尿2月余来本院就诊。胆道病变15例:其中胆道结石14例,男4例,女10例,年龄28~63岁,4例有油脂食物后右上腹痛,2例有寒战高热,2例皮肤黄染,2例无明显症体征;肝门区胆管癌1例,女64岁,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间歇性胀痛不适20余天,全身皮肤黄染来本院就诊。

1.2 检查方法 所有45例均使用SIEMENS 64排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行腹部平扫,其中1例结肠癌患者及1例胆管癌患者行增强扫描,扫描参数:120 kV、使用自动毫安(ATCM)技术进行容积扫描原始数据采集,平扫原始数据以1 mm层厚及层间距作为轴面源像,增强扫描原始数据以1.5 mm层厚及层间距作为轴面源像,在多平面重建(MPR)基础上进行管腔追踪曲面重建(CPR)。用窗宽298窗位39,矩阵512×512。

2 结果

2.1 肠道病变15例,其中阑尾炎11例、直肠癌3例,横结肠癌1例。在11例阑尾炎中有1例在行曲面重建前将未明显增粗卷曲的阑尾误认为是血管,将炎性渗出所致的脂肪间隙模糊原因归咎于盲肠炎性病变,后因诊断上存在疑虑,行曲面重建(CPR)后明确显示炎性渗出所致的脂肪间隙模糊影存在于阑尾周,从而在诊断上考虑阑尾炎,后经手术证实(见图1);其中2例阑尾较明显肿胀,在曲面重建前与回肠未段混淆;另8例阑尾炎虽然在曲面重建前已能做出阑尾炎诊断,但显示不够直观,且毗邻关系不能明确显示。3例直肠癌未做曲面重建已能做出诊断,因其周围结构相对简单,曲面重建虽然已是非必要性的,但曲面重建还是能得到相对直观病灶图像;1例横结肠癌,因病灶较小且毗邻结构较复杂,在行曲面重建前未能明确显示病灶的性质,在曲面重建后诊断上较明确的提示结肠癌。见图2。

2.2 输尿管病变15例,其中结石10例、输尿管炎2例、巨输尿管1例、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输尿管癌1例。10例输尿管结石中有1例输尿管下段小结石,因结石较小,输尿管无扩张、积水,患者年龄较大,存在较多与输尿管相毗邻的血管壁钙化及静脉石,在行曲面重建前输尿管结石与血管壁钙化及静脉石难以区分,曲面重建后明确诊断该输尿管下段小结石;其余9例输尿管结石在曲面重建前都已能明确诊断,通过曲面重建直观显示结石发生部位及输尿管毗邻结构;2例输尿管炎,在曲面重建前难以显示输尿管炎管壁增厚累及的范围,通过曲面重建将局部迂曲的输尿管展开,明确病变范围同时除外其他病变存在的可能;1例巨输尿管(见图3 a、图3 b)与1例腔静脉后输尿管通过曲面重建把扩张并迂曲的输尿管展开,从而清晰地显示输尿管梗阻部位形态,并且清晰地显示了输尿管毗邻结构,排除了存在其他病变所致输尿管梗阻的可能;1例输尿管癌,通过曲面重建显示输尿管局部管壁不规则增厚、狭窄,其上输尿管扩张,毗邻结构未见明确的受侵征象。

图1 男,39岁,阑尾炎。经曲面重建显示稍增粗的阑尾,周围脂肪间隙见细索状模糊影

图2 男,55岁,横结肠中低分化腺癌。经曲面重建明确显示横结肠节段性肠壁增厚、僵硬,肠腔狭窄,周围结构未见受累

图3 男,14岁,巨输尿管。图3 a、图3 b分别是多平面重建基础上进行的不同视角的输尿管全程曲面重建,显示了输尿管膀胱入口处狭窄,其上输尿管全程扩张,左肾重度积水,左肾结石,膀胱壁未见异常增厚

2.3 胆道病变15例,其中结石14例、胆管癌1例。在14例胆管结石中,2例胆囊管结石、1例肝总管结石、11例胆总管结石,均通过曲面重建明确结石所在部位及毗邻情况,特别是胆囊管结石与肝总管结石在曲面重建前常不易区分;1例胆管癌,因病灶较小且为浸润型肝门胆管癌,CT平扫仅能显示肝内胆管“软藤”状扩张,未能显示肝门区病灶,在增强扫描后发现肝门区增厚的胆管壁强化,曲面重建前不能明确病灶在肝门区那一部分胆管,通过曲面重建明确病灶位于肝总管并且清晰显示了累及范围及毗邻结构情况(见图4 a、图4 b)。

3 讨论

腹部具有管腔结构的器管走行弯曲及毗邻结构较复杂,当这些管腔发生病变时在影像上定位及观察其毗邻结构是否受累及较为困难,而这些影像信息影响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特别是发生在这些结构上的恶性病变的术前可切除性评估尤为重要[4]。腹部具有管腔结构的器官有胃肠道、输尿管、胆管及血管等。胃腔较宽大,在轴位及多平面重组(MPR)图像上已能较好地显示,需要行曲面重建(CPR)的情况不多见,故不在此讨论;肠道、输尿管、胆管行走弯曲及毗邻结构复杂,多需进行曲面重建(CPR)才能直观地显示病灶的形态、累及范围及毗邻结构;血管具有管腔结构,血管成像通过CTA检查即能清晰地显示,也不在此讨论。

图4 女,64岁,肝门区胆管中分化腺癌。图4 a、图4 b分别在增强扫描后多平面重建基础上进行的不同视角曲面重建图像,较为清晰地显示了肝门区持续强化增厚的胆管壁,周围结构未见明确的受累征象

肠道、输尿管、胆管等虽然走行弯曲,但都具有管腔结构,多层螺旋CT扫描,容积数据采集后,在多平面重建(MPR)的基础上均能以管腔追踪来完成曲面重建(CPR)能直观地显示这些管腔结构相对的解剖形态、病变位置、病变大小形态、病变范围及病变毗邻结构情况。

肠道病变中,临床上根据病史、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所诊断的急性阑尾炎,阴性阑尾手术切除率高达29%[5]。因阑尾呈蚯蚓状迂曲、走行方向变异大、毗邻结构较复杂,因而在CT诊断上成功地识别阑尾至关重要。CT诊断上,蜷曲的阑尾常与血管相混淆,当阑尾增粗时又易与回肠肠管混淆,这使多平面重建(MPR)基础上管腔追踪行曲面重建(CPR)在影像上识别阑尾显示出巨大的优势,为急性阑尾炎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开辟了新的路径[6]。另一种常在CT上观察到的肠道病变是肠道肿瘤,CT在较小的肠道肿瘤的诊断上没有优势可言,其优势在于通过曲面重建(CPR)把迂曲的肠道展开,以观察肿瘤累及范围及毗邻结构是否受累[7]。

输尿管病变中,曲面重建(CPR)可将弯曲的尿路全程重建在一个平面上,直观地显示病变部位、形态、累及范围及毗邻结构情况[8]。在输尿管病变中大都引起不同程度的尿路梗阻,曲面重建(CPR)直观地显示尿路梗阻部位、梗阻程度及病变形态,从而能做出明确的输尿管梗阻病因诊断。在少数诊断上存在疑虑的小病灶往往不引起尿路的梗阻扩张,此时曲面重建(CPR)将迂曲的输尿管展开,使小病灶得以较好地显示,特别是在年长患者的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诊断上,更需通过曲面重建(CPR)来明确区分输尿管内结石和血管壁钙化、盆腔静脉石及钙化淋巴结[9]。

胆管病变中,通过曲面重建(CPR)显示胆管及毗邻解剖关系,从而有利于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及明确病变周围侵犯[10]。肝外胆管由肝管、胆囊管、胆总管组成且走行弯曲及毗邻结构复杂,给影像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胆管癌的定位诊断更关乎手术方案的制定,通过曲面重建(CPR)使治疗前对胆管癌侵犯范围及能否进行手术切除的非创性评估成为现实[11]。对于胆管内低密度结石,通过增强扫描后曲面重建(CPR)也是鉴别其与肿瘤性病变的重要手段。

总之,CT曲面重建(CPR)使腹部具有管腔结构器管病变得以更直观地显示,对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及毗邻结构情况具有较理想的效果,对于恶性病变的可切除性评估相对于其他影像学检查具有较大的优势。

[1] 任春慧,冯华,梁爽,等.64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影像技术,2013,28(7):164-165.

[2] 徐峰,朱蒙蒙,龚健,等.CPR技术在输尿管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1):3209-3210.

[3] 蒋莉莉,杜宁,马超.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与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1):168.

[4] 杨帆,伍东升,陈卫霞.胆管癌的影像学评价现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4,21(3):370-377.

[5] 周金伟,宋晶晶,周利民,等.64层螺旋CT多平面及曲面重建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2):2129-2131.

[6] Pattanshatty RB,Gaude GS.Critical illness myopathy and polyneuropathy-A challenge for physiotherapist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s[J].Indian J Crit Care Men,2011,15(2):78-81.

[7] 董福仁,张祥林,雷振,等.MSCT成像在结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4,30(8):1328-1331.

[8] 万书友,侯明杰,杜灵艳.64排容积CT后处理技术对输尿管梗阻的诊断[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4,15(1):36-38.

[9] 施海华,嵇玲娟,钱向宇,等.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在输尿管微小结石中的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2):277-278.

[10] 潘新成.CT重建技术在胆管内良恶性梗阻诊断中的应用[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3,25(2):167-168.

[11] 梁萍,方华盛,陈更瑞,等.MSCT最小密度投影联合曲面重建胰胆管成像对壶腹部周围癌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1):45-48.

Objective To explore CT curved surface reconstruction with lumen structure organs in the abdomen disease diagnosis value of application. Methods Respectively 15 cases were collected from intestine, ureter, biliary tract et al lumen structure of intra-abdominal organ by CT examination and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 upward curved surface reconstruction (CPR) , which were confrmed by clinically or pathologically later, analysis of surface reconstruction imaging fndings. Results 15 intestinal lesions, including 11 appendicitis,3 rectal cancer,1 transverse colon; 15 ureteral lesions, including 10 ureteral stones, 2 ureteral infammation, 1 huge ureter, 1 vena cava behind the ureter, 1 ureter cancer; 15 bile duct lesions, 14 bile duct stones, and 1 cholangiocarcinoma case. Conclusion The surface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multi slice spiral CT scan can display the size, shape and structure of the lesions of the abdominal cavity.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ique of surface reconstruction,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e abdominal cavity with the lumen structure is greatly improved.

Surface reconstruction; Abdomen; Lumen structure; X-ray computer; Intestinal; Ureter; Bile duct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9.043

广西 542800 广西贺州市贺州广医院放射科 (黄庆宁 谢峥 钟庆英)

猜你喜欢

胆管癌管腔曲面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简单拓扑图及几乎交错链环补中的闭曲面
肝脏里的胆管癌
B7-H4在肝内胆管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精细管腔类器械清洗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相交移动超曲面的亚纯映射的唯一性
关于第二类曲面积分的几个阐述
CT及MRI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癌综合诊断研究
基于曲面展开的自由曲面网格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