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肢骨肉瘤保肢治疗及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2015-07-31胡晓峰周才会

当代医学 2015年36期
关键词:保肢四肢生存率

胡晓峰 周才会

四肢骨肉瘤保肢治疗及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胡晓峰 周才会

目的 分析四肢骨肉瘤保肢的治疗效果,判断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行保肢治疗的四肢骨肉瘤患者24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经截肢手术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治疗效果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为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χ2=5.641,P=0.0054);患者肺部转移(OR=7.125,95%CI=1.542~12.634,P=0.016)、手术方式(OR=7.542,95%CI=1.634~12.584,P=0.014)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对四肢骨肉瘤患者采取保肢治疗,并予以新辅助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四肢骨肉瘤;保肢治疗;预后因素

骨肉瘤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多见于年轻人,发病率高,存在较高的恶性程度,病死率高。骨肉瘤发病部位多位于四肢长骨干骺端,手术是治疗四肢骨肉瘤的主要方式,既往以高位或超关节截肢术为主,但多数患者在术后1年内因肺转移而死亡[1]。随着综合疗法的提高,保肢治疗方法也得到一定应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本研究对四肢骨肉瘤采取保肢治疗,分析四肢骨肉瘤保肢的治疗效果,判断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上饶市平安医院在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48例骨肉瘤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24例四肢骨肉瘤患者接受保肢治疗,经术前活检、术后病理证实为骨肉瘤,未远处转移;男16例,女8例;年龄15~60岁,平均(24.5±4.8)岁。对照组24例患者接受截肢手术;男15例,女9例;年龄15~65岁,平均(25.0±5.1)岁。2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术前、术后予以规范化疗,以甲氨蝶呤、顺铂、多柔比星、异环磷酰胺等药物为主。观察组患者采取保肢治疗,患者行肿瘤灭活再植,在正常组织内将肿瘤予以游离,游离期间注意保护患者重要的血管、神经,避免损伤正常组织,离断关节。在肿瘤距离5 cm处锯断患者的正常骨干,在沸水中将瘤骨煮30 min,待沸水冷却65℃后,然后在恒温内煮30 min,将瘤骨上附着的软组织剔除,原位再植,并以钢板或髓内钉予以固定。对照组患者经截肢手术。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取Kaplan-Mey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以Cox模型予以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比较 对2组患者随访

3年,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为79.2%(19/24),对照组术后

3年生存率为37.5%(9/24),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1,P=0.0054)。

2.2 单因素分析 患者年龄、肺部转移、手术方式及

Enneking分期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见表1。

2.3 COX回归分析结果 对患者年龄、肺部转移、手术方式及Enneking分期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肺部转移、手术方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见表2。

表1 各指标与患者预后相关性分析

表2 COX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骨肉瘤病死率高,是危及年轻人生命安全的常见恶性肿瘤。通常骨肉瘤患者预后差,而明确对骨肉瘤患者预后有影响的因素是临床重点关注问题。但临床研究方法众多,差异性大,很难决定所评估的变量中,是影响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真正因素。据相关资料[2]显示,80%的骨肉瘤患者病变位于四肢长骨,以膝关节周围长骨的干骺端为主要病变位置。

临床在治疗四肢骨肉瘤时,需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术前、术后规范化疗、广泛手术切除等,而在采取的综合治疗时,其核心是手术方法。手术治疗骨肉瘤,在肿瘤假包膜周围获取正常组织边界,整块切除肿瘤周围阴性的外科边界,切除边界越广泛,术后肿瘤复发率也随之降低[3-4]。术中无需显露肿瘤和假包膜,切除的边界因超过1 cm,髓腔方向上合适的边界厚度最低在5~7 cm,若肿瘤组织完全包裹在动脉,应整块切除肿瘤和动脉。且相关研究[5]报道,由超过85%四肢骨肉瘤患者可采取保肢手术治疗,在确定切除肿瘤,不会增加肿瘤复发的风险下,保留患者功能肢体。若对患者采取保肢切除术时,无法确定阴性边界或保肢术肢体功能不佳时,需采取截肢手术治疗。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为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P<0.05)。结果显示,对四肢骨肉瘤患者采取保肢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在采取保肢手术治疗四肢骨肉瘤时,必须对患者采取规范化疗。对术前患者采取辅助化疗,可适当缩小患者的肿瘤体积,促使卫星灶、跳跃灶及微小的转移灶凋亡,且通过术前辅助化疗,利于术中对肿瘤的切除,并可提高保肢手术治疗成功率。因此正确规范化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研究表明[6],规范化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取术前术后规范化疗,可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在选择保肢术时,通常保肢手术患者肿瘤负荷小,血管、神经未侵犯肿瘤,大部分患者未发生肺部等部位转移,患者基本条件优于截肢术患者;保肢患者能顺利完成规范辅助化疗,对化疗存在较高的反应[7-8]。因此选择保肢手术,同时能够顺利完成辅助化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对患者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肺部转移、手术方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肺部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若患者发生肺部转移,其预后效果也就越差。对于已经确诊且发现肺部转移患者,采取术前、术后化疗,可相应改善患者预后。患者实施保肢手术治疗时,必须要先对患者采取规范性化疗,术中应完整切除肿瘤,以免术后肿瘤污染保留的正常组织;在使用假体时,需确保与术中的骨骼、髓腔匹配。

总而言之,对四肢骨肉瘤患者采取保肢治疗,并予以新辅助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预后。

[1] 喻紫晨,肖兢,徐海声.四肢骨肉瘤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4,29(2):199-201.

[2] 谭平先,雍碧城,王晋,等.单中心四肢骨肉瘤311例预后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12,32(11):1032-1039.

[3] 施鑫.骨肉瘤诊断和治疗的现状及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 25(5):449-453.

[4] 丁宜,牛晓辉,丁易,等.老年原发性骨肉瘤12例临床及病理分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1,40(6):373-376.

[5] 赵毓军,吕智.四肢骨肉瘤保肢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骨肿瘤骨病,2010,9(2):136-139.

[6] 施鑫,徐明,刘玉秀,等.一线化疗方案联合血管生成抑制剂治疗四肢成骨肉瘤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的初步报告[J].中华骨科杂志,2012,32(11):1027-1031.

[7] 牛晓辉,黄真.骨肉瘤的规范化疗[J].中国肿瘤临床,2010,37(24):1300-1302.

[8] 阿伦.回顾性研究骨肉瘤的治疗效果-五年的研究[D].中山大学,2010.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6.013

上饶市科技指导计划项目(20152 CZD 123)

江西 334000 江西省上饶市平安医院( 胡晓峰 周才会)

猜你喜欢

保肢四肢生存率
手足毁损伤的保肢治疗
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跟踪导练(四)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跟踪导练(四)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人工关节假体重建肘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