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清除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2015-07-31余罗星

当代医学 2015年25期
关键词:岛叶基底节脑组织

余罗星

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清除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余罗星

目的 分析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清除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6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均接受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清除血肿。治疗后随访1年,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质量的差异性。结果 经过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显著下降,从(26.35±6.54)下降到(10.12±2.78)分,Barthel指数显著上升,从(62.35±11.56)提高到(89.26±10.64)。经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对高血压所致的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良好的血肿清除效果,并能保护脑组织,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清除;治疗效果

高血压患者脑底小动脉发生管壁玻璃样变性、纤维样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在过度劳累、情绪波动、寒冷刺激等外界诱因作用下血压骤然升高,易引发病变血管破裂、出血。基底节区脑出血是其中的常见类型,经侧裂-岛叶入路利用脑部自然解剖裂隙进入血肿腔,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等优势[1]。本研究分析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清除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益阳市中心医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6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52~74岁,平均年龄(62.35±10.25)岁;体质量54~82 kg,平均体质量(64.73±11.21)kg;高血压病程3~16年,平均病程(7.82±2.21)年。

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12分,平均GCS评分(9.88±2.14)分;发病至手术时间3~8 h,平均时间(5.12±1.75)h。经颅脑CT扫描确诊为基底节区脑出血,按照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血肿量(V)=π/6×长轴(L)×短轴(S)×层面厚度(Slice),血肿量20~45 mL,平均血肿量(31.30±7.82)mL。研究对象同时排除已发生深度昏迷、去脑强直、生命体征不稳定、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脑干出血、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患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清除血肿,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仰卧位,头部偏向出血对侧。经出血侧翼点开颅,作一小弧形切口,开3 cm×3 cm骨窗。剪开硬膜,显微镜下打开侧裂池蛛网膜,释放脑脊液,注意保护保护侧裂血管。到达岛叶皮质后于岛叶表面无血管区切开,达血肿腔后首先清除血肿可见部分,再向血肿腔注入无菌生理盐水,使远处血肿在压力梯度推动下填入血肿腔后,再次吸出血肿。活动性出血点行低电流电凝止血,吸除的血肿量应达80%以上,对少量残留血块不必强行吸除。血肿清除后血肿腔充满无菌生理盐水。如颅内压下降、无活动性出血认为手术成功。术中避免损伤侧裂血管,术毕血肿腔内放置引流管,缝合硬脑膜,放回骨瓣封闭骨窗[2]。

术后接受常规脱水、止血、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质量的差异性。

1.3 评价指标

1.3.1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疗效,包括意识水平、凝视、视野、面瘫、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共济失调、感觉、语言、构音障碍、忽视等方面的内容。总得分为45分,NIHSS评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3]。

1.3.2 生活质量 采用巴塞尔指数(Barthel)评价生活质量,包括穿衣、修饰、吃饭、如厕、控制大小便、床椅转移、平地步行、上下楼梯等方面。总分为100分,Barthel指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4]。

1.4 统计学方法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显著下降,Barthel指数显著上升,经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x±s)

3 讨论

脑出血发生后在30 min内即可形成血肿,2 h内达到高峰,6~8 h后出血逐渐停止,在血肿周围形成一个缺血性半暗区,与血肿压迫造成周围区域脑组织缺血、脑灌注压降低有关。缺血性坏死的脑组织释放大量的毒性代谢产物、炎性介质等,对脑组织造成再次损伤,造成缺血性半暗区的不可逆性损伤,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对患者的预后不利。

脑出血发生后8 h内及时接受手术彻底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以恢复受损的神经元,保护血肿周围缺血性半暗区,终止继发性病理变化是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后遗症、改善预后的关键。临床对于手术方案的选择以创伤最小化和神经功能保护最大化为原则[5]。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和显微技术的不断发展,术前可利用CT进行血肿精确定位,显微镜下病灶显露清晰。经侧裂-岛叶入路符合微侵袭理念,避免对颞叶皮层造瘘损伤、视辐射损伤,最大程度地保护正常脑组织。侧裂池开放后,可直接近距离清除血肿。打开侧裂池后脑脊液释放,使脑压下降。在显微镜下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完成血肿清除、止血等手术操作。操作时无需助手牵拉,减少脑组织挫伤、水肿等副损伤的发生风险,具有路径短、损伤小等优势。经侧裂-岛叶入路对手术医生的显微操作技术要求高,需要熟练掌握外侧裂解剖和分离技巧,术中应注意保护侧裂血管和大脑中动脉分支。术中血肿清除时,如血肿体积大不能充分显露时,可注入无菌生理盐水促进未显露的血肿块向视野中移位,并与血肿壁脑组织松解、分离。黏附力较强的血肿块不可强行吸除,注意动作轻柔,以防引起新鲜出血。血肿清除后血肿腔充满无菌生理盐水,以防脑压突然下降引起脑组织移位、桥静脉撕裂,造成硬膜下血肿等术后并发症[6]。

综上所述,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对高血压所致的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良好的血肿清除效果,并能保护脑组织,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7-8]。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5.053

湖南 413000 益阳市中心医院 (余罗星)

猜你喜欢

岛叶基底节脑组织
立体定向脑电图在岛叶癫痫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4例报告*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岛叶功能及癫痫研究进展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保守与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高级别岛叶胶质瘤的外科治疗策略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