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5-07-31许昱琴

当代医学 2015年26期
关键词:补阳脑血栓神经功能

许昱琴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

许昱琴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脑血栓患者2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0%,其中,痊愈24.0%、显效26.0%、有效27.0%,与对照组患者的66.0%、21.0%、22.0%和2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有所好转,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9.42±4.01),治疗后为(6.54±3.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9.34±4.02),治疗后为(12.67±4.34),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对脑血栓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脑血栓;中西医结合;补阳还五汤;临床疗效

脑血栓是临床中极为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其主要是指人体血液中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肿瘤细胞等栓子随着血液流动,逐渐流入到患者的脑动脉中,进而导致其脑动脉血管阻塞、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等,并最终致使患者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等临床症状[1]。以发病栓子的来源为依据,可将脑血栓分为心源性脑血栓与非心源性脑血栓两种[2]。脑血栓的发病与年龄和性别等无关,男性与女性、任何年龄均有可能患有脑血栓。本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8月~2014年8月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中医院共收治脑血栓患者200例,其中,男110例,女90例,年龄34~78岁,平均(55.5±4.5)岁。患者均属首次发病,且运用CT扫描确诊为脑血栓。排除脑部肿瘤、陈旧性脑梗死以及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将本组2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的100例患者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55.2±4.7)岁;对照组的100例患者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5.7±4.3)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降纤抗凝治疗,以改善其脑部血液循环。为患者脑部神经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并注意其脑组织的保护。

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即将20mL血栓通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为患者静脉滴注,1次/d;将醒脑静注射液溶于250mL的葡萄糖注射液中为患者静脉滴注,1次/d;给予患者川芎嗪200mL进行静脉滴注,1次/d。同时,给予患者降压、降糖等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即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其具体的方剂构成如下:黄芪、丹参、川穹、人参、当归、赤芍、天麻、全蝎、白附子及地龙等,文火煎熬,每日1剂。痰多患者在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加入厚朴、竹茹与天竺黄等;气虚血弱患者在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加入党参和熟地;血压较高的患者在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加入石决明与菊花等。

2组患者的疗程均为10d。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预防感染,定时测量患者的血压、血脂,并详细记录测量结果。

1.3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标准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痊愈:患者的偏瘫与失语等临床症状消失,可正常生活;显效:患者的偏瘫与失语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生活基本可自理;有效:患者的偏瘫与失语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在他人的辅助下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好转,无法自理生活。痊愈、显效与有效计入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0%,与对照组患者的66.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有所好转。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表1 2组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2组脑血栓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x±s)

3 讨论

脑血栓为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其主要是由于血栓及动脉硬化斑块等进入到患者脑动脉血管、从而引发患者出现脑组织坏死,并最终表现为较为严重的神经功能损伤疾病[3]。脑血栓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偏瘫、失语等,具体的临床症状与患者的栓子部位有关[4]。在众多脑血栓中,以大脑中动脉栓塞、大脑前动脉栓塞、基底动脉栓塞及其他脏器栓塞较为常见[5]。现阶段,临床中主要采用西医的治疗方式,即运用抗凝药物、甘露醇及抗生素等,但临床疗效并不理想。

脑血栓的临床治疗主要是从血液抗凝与抗血小板等方面进行,通过上述两方面的临床治疗可有效预防逆行性血栓的形成以及脑血栓的再次复发[6]。在脑血栓的治疗过程中,除了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外,原发病的治疗也相当重要。对于长期卧床休息的患者而言,应加强口腔护理,及时纠正患者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并积极预防吸入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以及压疮等并发症[7]。

中医学认为,脑血栓的治疗应以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为主,本中药方剂-补阳还五汤中的黄芪与当归具有补气养血功效,赤芍与川穹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天麻、全蝎、白附子与地龙等具有气旺血行、消瘀通络功效,诸药合用,可起到治疗脑血栓的最终目的[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87.0 %,与对照组患者的66.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有所好转,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对脑血栓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1] 易加朝.脑血栓的诊治新理念[J].当代医学,2008,14(20):101-102.

[2] 徐显阳,田皓亮.补阳还五汤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4):70-71.

[3] 丁颖颖.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应用于脑血栓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其临床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9):1155-1156.

[4] 丁荣霞.中西药联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4,7(7A):36-37.

[5] 时新景.中西药联合治疗脑血栓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82-183.

[6] 吴相君.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48例[J].吉林中医药,2008,28(10):725-726.

[7] 刘黎明.脑血栓的中药与西药联合治疗疗效[J].吉林医学,2014,33(12):2531.

[8] 邹静辉.补阳还五汤治疗脑血栓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3):85-86.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6.106

江西 331700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中医院 (许昱琴)

猜你喜欢

补阳脑血栓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疏血通联合甘露醉对脑血栓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研究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研究进展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