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气管镜灌洗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后肺部病变的观察
2015-07-31徐燕
徐 燕
早期气管镜灌洗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后肺部病变的观察
徐 燕
目的 观察早期气管镜灌洗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后肺部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气管镜灌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早期采用气管灌洗后,患者SpO2显著增加,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45.3%)显著低于对照组(8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病变持续时间为(4.1±0.8)d,对照组为(12.9±1.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支气管肺泡灌洗可以显著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肺部病变,促进肺部感染治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颅脑损伤肺疾病;早期气管镜灌洗;临床效果观察
由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意识不清、吞咽能力下降以及颅内压升高引起呕吐,容易导致患者胃内容物及分泌物的吸入引起肺部病变,使脑组织缺氧情况加剧,影响患者脑部功能。肺部感染属于临床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造成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是导致患者晚期死亡的重要因素[1],因此提高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治疗能够明显减小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传统化痰、平喘以及抗感染等治疗措施效果不理想。本研究选择35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观察早期气管镜灌洗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后肺部病变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株洲市人民医院住院的7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n=35)。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39.8±2.2)岁;格拉斯哥评分(GCS)3~8分;10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1例行弥漫性脑肿胀单纯去骨瓣减压术,14例原发性脑干伤。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40.0±2.1)岁;格拉斯哥评分(GCS)3~8分;9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3例行弥漫性脑肿胀单纯去骨瓣减压术,13例原发性脑干伤。临床主要表现为呕吐、呼吸道内有分泌物、呼吸障碍、肺部伴有湿啰音、血氧饱和度(SpO2)小于90%、胸部X线片显示炎性变。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伤后24h内,观察组采用日本奥林巴斯BFP60支气管镜行灌洗治疗。通过气管套管将气管镜置入,目视下清理气管分泌物以及异物,并使用温生理盐水进行清洗,最大程度地防止无效吸引,避免肺内氧分压因此而降低,灌洗完成后,注入生理盐水+0.2丁胺卡那,保留在炎症严重肺部位。通过患者病情判断近期是否再行灌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雾化、吸痰等常规治疗措施。
1.3 观察指标 根据心电图,观察SpO2变化;所有患者均送痰液行细菌培养,比较2组细菌培养阳性率;通过患者痰量、性质、肺部啰音的降低以及胸部X线等指标判断治愈时间,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灌洗前后2组SpO2比较 灌洗前,观察组SpO2为(77.2±5.6)%,灌洗后为(98.2±5.1)%;灌洗前,对照组SpO2为(74.2±5.7)%,治疗后为(90.2±5.9)%。2组SpO2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痰培养结果比较 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
81.2 %,观察组为45.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2组临床效果比较 2组治疗早期均未发现死亡病例,观察组近期死亡2例,对照组近期死亡3例。治疗后,患者肺部病变明显改善:X线片发现炎症吸收,痰培养阴性,未发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肺部病变持续时间为(4.1±0.8)d,对照组为(12.9±1.1)d,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结果比较(x±s)
3 讨论
由于重度颅脑损伤后昏迷、咽反射基本消失、颅内压升高以及迷走神经亢进,从而引起反复呕吐,颅底骨折的大量血液等容易被吸入导致急性肺部机械阻塞。误吸物容易造成吸入性肺炎的发生。重度颅脑损伤产生的颅高压可能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2]。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吸入性肺炎是导致肺部感染产生的关键条件,再加上患者免疫力降低以及气管被切开后呼吸道保护功能消失,造成肺部感染率显著升高。肺部感染引起的低氧血症,使脑缺氧情况加剧,造成继发性脑损伤[3]。重型颅脑损伤与肺部感染是相互作用、恶性循环的关系。在损伤早期,临床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以及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所以在临床中应该及时行气管灌洗,从而缓解早期肺部损伤。
在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过程中,采用早期支气管灌洗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主要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1)局部病灶清洗功能。气管镜能够直接进入病灶区域,可在目视下较为准确地清理,清除气道分泌物、呕吐以及血液等,另外还能够选择性地清洗黏稠痰液及痰栓,从而改善气道阻塞,促进肺复张,增强通气功能,避免低氧血症及脑组织缺氧情况的发生。(2)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局部灌洗,该方法有利于改善支气管痉挛,稀释支气管肺泡内炎症渗出物有利于被清除[4]。(3)通过治疗后发现,采用早期气管灌洗,可以使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下降,而且出现感染后,临床治愈时间显著减小[5]。(4)可以为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借鉴。医师可在目视下准确地清理病灶区域的分泌物,从而为做细菌学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作出很好的准备,为全身用药提供可靠的数据[6]。本研究发现,采用支气管灌洗不仅能够显著减小肺部感染发生率,而且其肺部感染程度往往较轻,较易控制,同时疗程短,基本不会发生因严重缺氧而造成颅脑损伤恶化的情况。所以在不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其它抢救方法的同时,应该及时采用气管镜灌洗。
气管镜下行灌洗治疗属于有创技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术中操作不当往往造成患者缺氧状况的恶化。纤支镜使用过程中引起气胸以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2%[7],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应该随时监测HR、BP以及SpO2,如果SpO2低于
85%时应该停止操作,同时给予患者高浓度吸氧,待SpO2大于
95%以上时再操作,避免因缺氧导致并发症的出现。气管镜下操作应谨慎,同时做好术前和应急准备,存在时应该迅速、轻柔、准确、有效,降低对患者的刺激,保证患者的安全[8]。
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采用气管灌洗后,患者SpO2显著增加,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45.3%)显著低于对照组(8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病变持续时间为(4.1±0.8)d,对照组为(12.9±1.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早期支气管肺泡灌洗可以显著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肺部病变,而且促进肺部感染治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 韦英光.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6):604-608.
[2] 叶小兰,杨芳,叶雯.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肺部感染的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5):693-694.
[3] 罗福如,刘福松,唐志斌,等.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急危重症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4):1880-1881.
[4] 甘斌,黄业清.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30):6507-6508.
[5] 陈锐.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2014,4(20):429-431.
[6] 陈会芬.纤维支气管镜灌洗结合早期气管切开防治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2010,14(12):3257-3258.
[7] 周雪梅,陈慧,林玲.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床旁吸痰及肺段灌洗的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10,8(9A):2278-2279.
[8] 卢昌政.早期用呼吸机对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的防治[J].当代医学,2011,17(28):86.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6.063
湖南 412000 株洲市人民医院 (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