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2015-07-31刘献国刘军萍
刘献国 刘军萍
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刘献国 刘军萍
目的 分析研究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7例,随机划分为2组,甲组(n=47)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乙组(n=30)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甲组治疗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9%、25.5%,乙组治疗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6.7%,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创伤小,安全可靠,固定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锁定钢板;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为老年患者的临床常见疾病,多是在间接外力作用下而发生或受到外力直接冲击而导致,老年人多因为骨质疏松,一旦出现跌倒、扭伤,极易导致骨折发生,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1]。本次研究中,给予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以及动力髋螺钉治疗,分析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丰城市中医院骨科从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抽选77例,随机划分为甲乙2组。甲组47例患者中,男27例,女20例,平均年龄(67.81±3.52)岁,左侧伤27例,右侧伤20例,受伤到手术时间(5.12±0.11)d;乙组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70.05±4.12)岁,左侧伤18例,右侧伤12例,受伤到手术时间(5.25±1.31)d。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选取标准 所选取的患者均为年龄>60岁的患者;均为闭合早期骨折,在骨折24~48h内入院接受治疗;排除术前存在陈旧性骨折、病理性骨折、下肢静脉血栓、开放性骨折患者。
1.3 方法 77例患者随机划分为2组,甲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乙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甲组治疗方法:实施硬膜外麻醉,取平卧体位,常规实施牵引矫正短缩移位治疗,改变髋内翻畸形。在术野范围内消毒,消毒铺巾,沿股骨纵轴向远端做出一个纵向长度为8~10cm的切口,将阔筋膜、皮下组织以及皮肤切开,从股外侧肌到股骨近端,并借助影像学辅助采用定位装置将导针打入,保证正侧位处于股骨颈正当中,安装固定髋螺钉,并于套筒钢板处钉上尾钉,并将3~4枚螺钉固定于远端处,并在影像学辅助作用下透视观察良好后实施术后处理。采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常规引流管缝合,术后实施负压引流,给予患者实施常规的抗感染治疗。乙组治疗方法:取硬膜外麻醉,平卧体位,常规情况下实施牵引矫正短缩移位,髋内翻畸形进行矫正。常规消毒铺巾,从股骨大粗隆处向远端做出一个长为4~6cm的纵向切口,将阔筋膜、皮下组织、皮肤切开,充分显露出大粗隆骨面,骨折复位后可先采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从骨膜外将锁定钢板插入,注意钢板应紧贴股骨干外侧以及大粗隆放置。在影像学观察下从前倾角将近段3枚导针、股骨距拉力钉打入其中。并于钢板远端做出一个小切口,采用套筒进行定位,并采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采用拉力螺钉实施临时钢板固定,观察复位情况良好,对其进行必要的术后处理。术后处理与甲组相同。
1.4 观察指标以及疗效评价 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随访观察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观察3个月的疗效判定:优:术后髋关节可正常活动,未感疼痛,可正常活动;良:术后髋关节活动度有明显的局限性且微感疼痛,可正常生活工作;差:术后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可感中度疼痛,正常生活工作受限[2]。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数据均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 治疗后,乙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
2.2 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 甲组治疗后,优28例,良10例,差9例,优良率为80.9%,不良反应12例(25.5%),其中固定物松动5例,感染3例,髋内翻4例。乙组治疗后,优27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0%,不良反应2例(6.7%),断钉2例。乙组患者的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多发人群为老年患者,因粗隆部血运丰富,骨折具有自限性,但容易出现髋内翻,尤其是老年患者,因身体各项机能下降,出现骨折后会长期卧床,容易出现并发症。临床分析认为,该疾病多是在外力作用下而导致的,下肢扭转、突然跌倒时强力外展以及内收作用下,或受到直接外力影响刺激作用下,发生的粉碎性骨折[3-4]。老年人因多合并骨质疏松,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主要表现为外伤后局部压痛、肿胀、疼痛以及功能障碍,有时也可见髋外侧出现的皮下淤血斑,伤后活动受限,不能正常行走以及站立;大粗隆部会出现压缩、肿胀,远侧骨折端会出现外旋,严重者呈90°外旋,以及合并内收畸形[5-6]。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粗隆是股骨最大承受力部位,极易发生粉碎性骨折,且骨折后可能会出现髋内翻而畸形愈合,预后效果不良。在临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手术治疗有利于骨折早期复位,稳定内固定,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锻炼,提高患者生命质量[7-8]。动力髋螺钉为一种固定效果良好的内固定材料,不过因其手术切口长,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大,在实施手术剥离时,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畸形愈合并发症。随着固定材料的不断发展,临床已经开始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有效稳定骨质疏松,钢板与骨皮质不需紧密接触,可有效减少对骨膜的损伤,减少对正常血运的影响。本次研究中,2组患者治疗后,乙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甲组,乙组优良率为100.0%,不良反应为6.7%,甲组治疗优良率为80.9%,不良反应为25.5%,2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锁定钢板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稳定效果良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1] 贯洪顺,孙海兰,唐阔海.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0(10):30-31.
[2] 孙召军.锁定钢板和PFNA治疗股骨粗隆问骨折对比[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12):1505-1506.
[3] 肖翊南,黄晓海.粗隆间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的临床优势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53-54.
[4] 周怡,何小勇,谢峰.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29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12):1032-1033.
[5] 黄灏,林娟.不同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当代医学,2014,20(25):86-87.
[6] 李岳瑞,吴建伟,俞泉,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DHS治疗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9):95-96.
[7] 王少红,李晓勇.DHS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1):46-47.
[8] 张旭,林伟龙,程群,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II术后骨密度的相关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20(7):761-765.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037
江西 331100 丰城市中医院骨科(刘献国) 丰城市血防站 (刘军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