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

2015-07-31李惠萍

当代医学 2015年33期
关键词:身长头围体格

李惠萍

“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

李惠萍

目的 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新生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袋鼠式护理”。对2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的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先天反射以及一般反应评分分别为(7.84±1.13)分、(7.85±1.34)分、(7.81±0.23)分、(6.35±0.34)分、(6.94±0.3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体质量、身长以及头围增长情况分别为(2.62±0.34)g、(7.05±1.34)cm、(5.61±1.23)cm,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对新生儿进行“袋鼠式护理”,能够提高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能力,促进新生儿的体格发育,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袋鼠式护理;新生儿;神经行为;体格发育

“袋鼠式护理”,又被称作“皮肤接触护理”[1],是指将新生儿放入其母亲的怀抱中,使其肌肤与母亲的肌肤进行接触[2]。在临床上,“袋鼠式护理”主要被应用于早产儿的护理中[3],主要目的是改善早产儿的睡眠、呼吸以及新陈代谢,同时使母婴关系更加亲密。本研究选取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观察组新生儿采取“袋鼠式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在江西省萍乡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5例;新生儿胎龄38~40周,平均胎龄(39.67±0.32)周;出生时体质量2907~3621 g,平均体质量(3265.8±280.8)g;身长47~52 cm,平均身长(49.6±1.4)cm;头围34~35 cm,平均头围(34.3±0.2)cm。观察组中,男26例,女24例;新生儿胎龄39~40周,平均胎龄(39.56±0.28)周;出生时体质量2913~3642 g,平均体质量(3268.4±279.7)g;身长48~51 cm,平均身长(49.7±1.3)cm;头围33~35 cm,平均头围(34.1±0.3)cm。2组新生儿出生时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新生儿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反馈给医生。观察组新生儿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袋鼠式护理”。母亲应除去上半身衣物,使新生儿以俯卧的姿势趴靠于新生儿母亲的胸前,使新生儿的头部摆放于其母亲的乳房中间,其脸部朝向一侧,避免对新生儿的呼吸产生抑制,在新生儿的背部覆盖上被子,防止新生儿由于受凉而发生感冒。在护理过程中,母亲应积极参与其中,护理人员指导母亲正确的抱姿,一只手应托住新生儿的臀部,一只手需护住新生儿的背部,每天进行2次“袋鼠式护理”,每次持续1 h,连续进行3 d,时间段应选择上午的10~12点和下午的16~18点。

1.3 观察指标 在新生儿出生1个月后,对新生儿的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先天反射以及一般反应进行评价。每个观察分为5项,每项分值为0~2分,良好为2分,一般为1分,较差为0分。分值越高,则说明新生儿神经行为越良好[4]。

在新生儿出生后42 d,对新生儿的体质量、身长以及头围进行测量,并计算其从出生开始的42 d内增长的数据。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评分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的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先天反射以及一般反应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评分比较(x±s)

2.2 2组新生儿的体格发育情况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的体质量、身长以及头围增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新生儿的体格发育情况比较(x±s)

3 讨论

皮肤是人体感觉最为灵敏的器官[5],新生儿的皮肤在受到刺激后,会将信息反馈至大脑,从而促进其神经系统的发育,进一步促进新生儿的智力发展。研究表明,影响儿童智力的因素有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环境因素,因此,在新生儿期进行智力挖掘是十分必要的[6]。而适当的外部环境刺激,能够促进新生儿的大脑发育。有关资料[7]指出,适当的对新生儿的皮肤进行温良的刺激,并不会使新生儿的皮肤受到损伤,反而可以对新生儿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进行良性刺激,促进其生长发育。这是由于皮肤接触的时候,新生儿的感受会直接传送入大脑皮层,能够缓解新生儿的神经紧绷,有效促进肠道的蠕动,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8],同时还能使新生儿对外界的感知更加灵敏[9]。

本研究中,对照组新生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袋鼠式护理”。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新生儿的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先天反射以及一般反应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袋鼠式护理”能够提高新生儿的行为能力。观察组新生儿的体质量、身长以及头围增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袋鼠式护理”能够促进新生儿的体格发育。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对新生儿进行“袋鼠式护理”,能够提高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能力,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马惠荣,马桂琴,李胜玲,等.“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4):2459-2461.

[2] 陈仙来.“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4):30-31.

[3] 谢冬明,金丹,黎欣,等.讨论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7):3710.

[4] 李小花,朱为,龙莹纯,等.袋鼠式护理对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的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10):1351-1353.

[5] 严建群,肖华.袋鼠式护理对足月新生儿生理和行为指标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5):92-93,96.

[6] 张敏敏,刘晓丹,赵妍妍,等.新生儿袋鼠式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1):3724-3726.

[7] 牛军莉.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和体格发育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9):5092.

[8] 刘丹,李于凡,陈丽萍,等.袋鼠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疼痛干预的研究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2):99-101.

[9] 朴海善,王松,李胜玲,等.袋鼠式护理缓解侵入性操作所致新生儿疼痛的Meta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34(11):1158-116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3.065

江西 337055 江西省萍乡市妇幼保健院(李惠萍)

猜你喜欢

身长头围体格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以健康体格筑精神长城
基于更快速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的胎儿头围超声图像质量控制
头大的宝宝更聪明?
小囟门儿童预防性口服小剂量维生素D对头围及丹佛智能发育的作用研究
宝宝小课堂之头围有讲究
洞身长管棚施工工艺新技术
雪豹,你还好吗?
百科全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