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观察

2015-07-31张景业黄欢代燕琴刘友饶

当代医学 2015年33期
关键词:髋臼骨盆优良率

张景业 黄欢 代燕琴 刘友饶

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观察

张景业 黄欢 代燕琴 刘友饶

目的 探究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骨盆髋臼骨折患者12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3)和治疗组(n=64),对照组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治疗,治疗组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28.5±22.6)min,术中出血量为(336.8±23.1)mL,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90.7±24.3)min,术中出血量为(412.6±24.9)mL,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优良率(93.8%)显著高于对照组(79.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术后优良率高,患者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临床疗效显著。

骨盆;髋臼;骨折;Stoppa入路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多为高能外伤所致,致残率高;髋臼是髋关节重要组成部分,负重和活动度大,易发生损伤[1],多是由于间接暴力和挤压暴力引起,局部疼痛感强,患者活动受限;为进一步研究骨盆髋臼骨折治疗方法,本研究选取127例患者进行试验,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九江学院附属医院于2012年10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127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3)和治疗组(n=64);对照组中男42例,女21例,年龄22~53岁,平均年龄(36.4±4.8)岁;骨盆骨折32例,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6~18 d,根据Tile分型:18例B 2型,14例B 3型;合并症:12例颅脑外伤,8例胫骨远端骨折、肱骨骨折,4例脊柱骨折,5例桡骨远端骨折;髋臼骨折31例,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7~17 d,根据Letournrl分型:16例前柱骨折,9例横行骨折,6例T型骨折;合并症:8例颅脑外伤,5例胫骨远端骨折,5例桡骨远端骨折,4例肱骨骨折,2例尺、桡骨骨折。治疗组中男44例,女20例,年龄23~54例,平均年龄(37.5±4.1)岁;骨盆骨折33例,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7~20 d,根据Tile分型:20例B 2型,13例B 3型;合并症:10例颅脑外伤,7例胫骨远端骨折、肱骨骨折,6例脊柱骨折,5例桡骨远端骨折;髋臼骨折31例,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8~20 d,根据Letournrl分型:15例前柱骨折,9例横行骨折,7例T型骨折;合并症:9例颅脑外伤,6例胫骨远端骨折,4例桡骨远端骨折,3例肱骨骨折,1例尺、桡骨骨折。2组患者基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治疗;治疗组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对患者全麻,取平卧位,于下腹部中间位置切约8~12 cm长的横切口,纵向切开腹白线,向两侧拉开腹直肌,将受伤侧髂外血管神经束和髂腰肌向前外侧拉伸,将盆腔脏器从腹膜外向后内侧拉伸,暴露耻骨及骶髂关节等骨盆部分;若患者耻骨支根部上有横跨的连接闭孔血管和腹壁下动脉的交通支,结扎止血,对四边体或者耻骨肢体部位作骨膜下剥离,暴露髋臼骨折部位或者耻骨支;进行骨折复位,于骨盆内缘置入塑性弧形钢板,螺钉位置绕开髋臼关节;置引流管1~2 d,次日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练习,术后1个月可下床活动。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等)和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2]优:经X线检查显示骨折块分离距离<4 mm,髋臼骨折移位<2 mm;良:经X线检查显示4 mm<骨折块分离距离<9 mm,2 mm<髋臼骨折移位<3 mm;可:经X线检查显示10 mm<骨折块分离距离<20 mm,2 mm<髋臼骨折移位<3 mm;差:经X线检查显示骨折块分离距离>20 mm,髋臼骨折移位>3 mm;治疗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2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x±s)

2.2 2组患者优良率比较 治疗组患者术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n)

3 讨论

骨盆骨折是临床中常见骨损伤,多为间接性严重外伤或挤压伤,发病原因包括交通事故、高空坠落以及暴力挤压等多种因素。患者临床表现为疼痛广泛,局部压痛、淤血,下肢旋转、短缩畸形,或可见尿道口出血、会阴部肿胀等,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如出血性休克、腹膜后血肿、尿道或膀胱损伤、直肠损伤以及神经损伤,致残率和死亡率高[3],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髋臼骨折是由于骨盆骨折时耻骨坐骨或髂骨骨折而波及髋臼,或由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所致,常见骨折原因为人体自高处坠落时一侧股骨大粗隆撞击地面,此时股骨头撞击髋臼可造成髋臼无移位骨折或髋臼内壁骨折块向盆腔内移位[4];髋臼骨折患者早期表现为髋关节局部疼痛及活动受限,当发生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时,其疼痛及功能障碍程度均不如髋关节前、后脱位,体征不明显,脱位严重者表现为患肢缩短[5];且髋臼骨折可能并发盆腔内大出血、尿道或神经损伤以及骨盆环断裂和同侧下肢骨折等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正常行动。骨盆骨折和髋臼骨折临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6],主要手术方式有髂腹股沟入路和Stoppa入路治疗: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通过延长切口能够很好地为医师提供手术部位视野[7],使骨折复位和内固定物置入更加容易,但是术后患者易出现并发症,限制临床疗效;改良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的主要区别在于手术过程无需暴露中窗,避免腹股沟管、股神经系统和髂外血管损伤[8],且改良Stoppa入路操作相对简单,对患者创伤小、安全性高、手术时间较短、术中患者出血量和引流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效果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术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少(P<0.05)。

总之,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术后患者骨折块分离距离和髋臼骨折移位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使用。

[1] 杨洪昌,吴照祥,陈仲,等.改良Stoppa入路在骨盆髋骨臼骨折治疗中的初步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0,12(10):931-934.

[2] 陈劲松,李军,马保安,等.改良Stoppa入路在骨盆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山东医药,2014,54(17):45-47.

[3] 陈晓东,崔一民,沈超,等.Stoppa入路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2011,31(11):1245-1249.

[4] 刘超,李无阴,成传德,等.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J].中医正骨,2013,25(3):71-72.

[5] 樊良,金以军,何磊,等.改良Stoppa入路在治疗骨盆髋臼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骨伤,2012,25(10):810-812.

[6] 张英泽,李明.骨盆骨折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J].中国骨伤,2011,24(2):95-98.

[7] 贾斌,张勇,曹国庆,等.经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1,14(3):345-346.

[8] 熊进,陈一心,王俊飞,等.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J].临床骨科杂志,2010,13(4):375-377.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3.019

江西 332000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张景业 黄欢 代燕琴 刘友饶)

猜你喜欢

髋臼骨盆优良率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