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呈“象”激“情”,让习作有情有物

2015-07-29李树玉

亚太教育 2015年20期
关键词:圆明园习作作文

李树玉

呈“象”激“情”,让习作有情有物

李树玉

在实际的习作教学中,同学们常常会苦恼作文写什么?老师们常常会发愁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这是因为学生习作中“象”的匮乏和“意”的单一。“象”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意”来源于对生活的体味,要丰富二者,必须采用有效的手段,抓住时机,结合阅读教学,在适宜的情境中积累写作素材、拓宽写作空间,生成写作内容。

生活素材;情感和认识;入情入境;观察想象;建立资源库

写作过程是一个人凭借语言进行的心智活动过程,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要用词语和句子把思维活动的结果呈现出来,这个转化的过程就是写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面存在着两个转化。现实生活和客观事物是“象”,将其转化为作者的情感和认识就是“意”,再将情感和认识转化为“文”。“象”和“意”是内容,“文”是形式。在实际的习作教学中,常常遇到的问题是“象”的匮乏和“意”的单一。

“象”和“意”是写作内容,源于生活中的人、事、物,选取其中有价值的内容作为写作素材,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件简单又困难的事情。简单是因为学生的生活中肯定有事请发生,对于发生的事学生肯定都有自己的认知,所以不至于“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困难是因为学生缺乏观察意识和感受能力,不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小事物,以至于习作时的取材千篇一律、情感认知空洞陈乏。在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教学时,我粗略统计,写第一次学骑车的同学有14人、写第一次做饭的同学有11人,这两类作文选材占我们班总人数的54%。而无论是学骑车还是学做饭的同学最后的感受大多都是“只要坚持、不怕困难就能获得成功!”学生习作的选材和对事物的认识的单一可见一斑。

怎样实施教学,才能突破这种内容匮乏、感受单一的习作困境,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话中有情呢?

一、“象”在眼前,要抓住时机

作文教学不是指每个单元围绕单元主题生成的一篇主题作文,也不是指导、批阅、修改这篇作文所用的两三个课时,作文教学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甚至贯穿于学生的校园生活中。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当真情实感在此刻萦绕于心,我们就应该抓住时机,顺势而教。

运动会中,赛场上是为班级荣誉奋起拼搏的运动健儿们,赛场外是加油声此起彼伏的班级战友们,我觉得此刻天时地利人和,是同学们情之所至的时候,便鼓励同学们把想说的话写在纸上投稿。许多同学立刻拿出纸笔,刷刷刷一稿完成,拿来给我看。同学们热情高涨,老师也要趁热打铁,此时此刻的“作文教学”是真正的耐心教,虚心学——“越挫越勇”这个词用得好!……你的这段话改几个词变成排比句,读出来,感情更强烈,更能给咱们运动员加油鼓劲!……你连着用了九个动词,赛况真激烈!……观众席的场面描写很真实,能不能加上几句人物内心活动,就更具体了!……

我们班的稿件不断被选中播放,更加增添了同学们写作的热情,我和同学们席地而坐,沉浸在“操场上的习作教学”中。无论是比喻、排比、反问的修辞方法,还是动作、神态、语言等人物描写方法,或者环境描写、引用歌词名言……这些写作上的技巧,在这里被我们发挥的淋漓尽致,无需老师讲解,全部都是学生自己生成,老师只是从旁引导。运动会结束了,无论赛场内外,我们赚了满钵!

习作并非一定要困在教室里,也并非局限于课堂教学中,当生活中的事物触及到学生的内心,就要把“象”抓住,促进习作的生成。

二、“意”在阅读中,要善于牵引

学生头脑中的“象”多却不能善用,以至于无“意”。我们应该善于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机会,透过阅读教学的内容,挖掘他们的生活经验,催发情感和认识,牵引出他们头脑中的“意”,促成练笔。

1.入情入境

语文课上用多媒体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可以让学生从视听诸方面接受与课文相关的教学信息,调动学生感官,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有了表达的欲望。

譬如去年在桂林路小学借班上课,我教授的是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进行学情分析时,我发现学生对于圆明园昔日辉煌的理解仅限于“宏伟壮观、举世闻名”这几个干巴巴的词语,而这篇文章描述的圆明园中的场景是学生难以通过想象构建的。所以,在课上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圆明园复原图: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根据古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民族建筑、西洋景观、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并配上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音乐《渔舟唱晚》,声画同步,带着同学们走进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当同学们一个个沉浸在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中时,话锋一转,研读圆明园的毁灭,播放圆明园毁灭的视频资料,在一曲凄凉的《二泉映月》中,走进文本,感受圆明园毁灭的损失之大,一幕幕辉煌之后,无情的烧杀抢掠,定格在断壁残垣的圆明园遗址上,同学们有千言万语,一种表达欲油然而生。

2.观察想象

“象”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意”来源于对生活的体味,要丰富二者,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给学生宽松的观察环境。在六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天气一直不好,终于一天上午大雨倾盆,语文课上我们临时调整了教学内容,学习写雨景的文章《山雨》。仔细观察雨水、雨珠是什么样子?击打着树叶、地面、雨伞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仿照原文的语段: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进行小练笔。引导学生体会习作中“观察”的意义。

三、建立作文资源库

除了课堂教学中积累写作素材、拓宽写作空间,生活中的留心观察与资源积累更是必不可少。这还需要班级中有一种良好的习作氛围。

“象”和“意”是习作的内容,有效的习作教学要从内容入手,将写作内容的指导放在前面,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领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形成习作素材,并借助手段形成自己的情感和认识,从而使习作言之有物,话中有情。

(作者单位:天津市新区塘沽新港韩阳小学)

猜你喜欢

圆明园习作作文
梦回圆明园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游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里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