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
2015-07-29宋心双
宋心双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
宋心双
随着国家的教育改革进程的脚步不断加快,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改革开始在中学教育中实行开来,不论是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还是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都在积极倡导对学生创新性和合作意识的培养。因此,增强中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合作意识,既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又符合时代的基本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该更加清晰明确地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性。而这也正是本文想要探讨的内容。改变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努力在教学中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敢于自主探究,乐于积极配合,不失为促进学生自我成长,具备新时代中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
初中生物教学;合作意识;存在的不足;合作意识探究
一、教师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中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导者和引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安排和行为可以主导整场教学活动的进行和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生物课重视实际的特点,对学生自主合作的要求比较高,因此也要求教师在充当引导者的同时,时刻注意,避免完全操控课堂的现象出现。
正因为生物课堂有这样的特殊性, 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更加灵活,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有选择的教学。首先,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进行自主的合作学习提供有利条件;其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物课堂的灵活性,采用不同于原先教学活动中“死记硬背”和反复练习的教学方法,更加注重趣味教学,通过做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互动合作中来,为学生的分组合作创造有利条件;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互相检查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也使学生自身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合作活动教学中老师可能出现的问题首先,由于合作意识的培养对于提高学习成绩的益处较微,却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前期准备工作和执行中,这种事情在凡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当下便显得“得不偿失”。因此尽管很多教师认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理念,却并不敢放开手去做。对于那些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来说,有时无法很好定位自己在课堂合作学习活动中的地位,要么彻底交出主导权,沦为合作学习的‘看客’,要么紧握主导权,掌控整个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自主合作权力下降。
更有甚者,有些教师无法正确意识到分工合作的目的所在,误认为只要场面热闹,学生都在大声讨论就是很好的分工合作教学。然而有时学生间一些争辩是没有价值的,需要教师去引导正确方向,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并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2.合作教学活动中学生常出现的问题分组合作的学生本身也常出现消极怠工,不负责任的现象。一方面由于分组中的小组长对自己的职务分工不清晰,所以没有办法很好履行组长职责,也起不到好的带头作用,导致小组成员没有方向目标,呈现一盘散沙局面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在以往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更方便开展合作教学,通常要求前后或者左右为一组进行讨论,这就造成了学生的资源分配不均,随机性太强。且往往这种情况下往往好学生的参与程度会更高,由讨论变成了一个人说,几个人听的局面,使合作讨论变为一纸空谈,反而更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最后,由于教师的监督毕竟无法做到全面有效,对学生的激励措施也并非总能做到恰到好处。不恰当的激励手段无法调动小组的合作积极性,致使学生对合作学习失去热情,将讨论变为聊天闲谈,试验变为玩闹,导致合作学习失败。
三、应如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认识到上述问题后,就应该更加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1.改变教师教学观念,将讲授性试验转变为探究性试验。只有教师真正认识到,开展学生间的合作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且真正了解了合作的含义,认识到合作学习对学生的有利之处,更新教学观念,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例如在教授初一生物第二单元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中,首先在教师指导下,提前让学生预习并了解细胞相关情况,使其对细胞构成产生初步了解,接下来利用学校生物实验室的教材器具,让学生在探索讨论中认识细胞结构的形状,使其对细胞的构成成分更加清晰明了,并且要求学生将其观察记录到的结果总结汇报给老师。在这些汇报中必然会出现观察错误的现象,比如细胞壁和细胞膜辨别不清等,教师将这些错误汇报汇集起来在课堂呈现,引导学生讨论指出这些汇报的错误所在,以及为什么会出现错误的观察结果,加深学生对细胞结构的认识程度,使学生明白为什么会出错以及怎么避免出错。如上所述,教师直接教授后背诵的教学方式变为探索式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能力。
2.明确组内分工,细化小组成员工作安排。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主角毕竟是学生,教师的努力只能起到引导作用。因此优化小组结构,使组内每个人都能起到相应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在小组合作时通常以两人或四人的组合最为合适。尽管在分组时学生的个人意愿需要参考,但并不能完全作为分组标准,更重要的还是结合学生个人资质,将不同层次,不同资质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使其都能发挥自己相应的特长,服务分组合作。小组合作在一定时间内应是稳定的,但教师需要掌握小组合作的动向,在一段时间后根据小组的发展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调整组员搭配,更好增加小组成员的合作能力。
综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不仅需要老师的探索和努力,还需要学生自己的合作和配合。想要真正实现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教师不断完善授课方式,促进教学方法的有效化,学生积极配合,完成好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方能达到更好的收益。
[1]王丽娜.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D].苏州大学,2012.
[2]黄军强.初中生物选择性合作学习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3]董楠.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江苏泗洪县瑶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