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制造业的机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2015-07-28聂志萍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5年7期
关键词:两化融合中国制造2025培养模式

【摘要】本文结合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和“中国制造2025”对机械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从现存问题着手,探讨机械创新教育的内涵,并针对现在的机械类专业教学体系提出了“两化融合”的培养模式,加强学科竞赛和实践性环节,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真正的机械创新人才。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 创新 两化融合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31-01

引言

21世纪以来,世界各个国家的工业制造格局都正在发生一些调整和改变,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逐渐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这场变革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给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带来深刻影响。

25年前,中国的制造业开始迅猛发展。直到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1]。但中国的制造业“大而不强”,主要制约因素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使许多产业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针对这一现状,“中国制造2025”应运而生,这是中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的一个计划,到2025年,中国将跻身于现代工业强国之列[2]。

一、机械创新的教育内涵

任何一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前提条件是精良的机械设备;新兴行业的出现也必然会对机械行业提出创新的要求。在制造业的变革浪潮中,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创新能力不够,处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地位,主要从事附加值较低的制造、加工和组装。高等机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素质、高层次的机械创新人才。机械创新教育就是针对机械工程技术科学的特点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对原有的一些教育理论、方法、内容、目标进行再认识并创新。如何将耳熟能详的“Made in China”转变成“China Manufacturing”,使中国制造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将更多的本土创新融入到中国制造业,机械创新将会扮演重要的角色。

二、传统机械高等教育的特点

中国的机械专业教育,受到中国传统制造业的观念影响。传统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经过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套相对比较固定的教育理论、方法以及相对应的体系,也培养出了众多的专业人才。传统的机械类高等教育比较强调知识的传授,专业教育相对比较封闭,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训练较少,缺乏能让学生独立工作和知识再创新的训练。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教学内容或方式特点不明显,各个院校教学的大纲、授课方式和教学目标差异较小。

三、“两化融合”的实践性培养模式

我国工业化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可是我们的历程时间非常短。我们不能向西方国家先工业化,再信息化。我们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遇上信息化浪潮,要完成“中国制造2025”,需要走两化融合的道路。

当代大学生,尤其是机械类专业的大学生的培养,是中国走向世界工业强国的中坚力量,是中国制造业新生力量的培养。将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势必需要改革原有的课程和教学体系,适当调整机械类和计算机类的相关课程,加强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能力。

首先,加强“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和“机械创新与实用设计方法学”的教学与实践[3],加强各学科之间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从事制造业相关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要着重加强两课的实践活动,积极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的能力。其次,增设计算机的绘图软件和仿真体系的相关课程,提升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性设计的能力,缩短设计的周期,提高设计的质量。再次,完善学生参加各类创新性竞赛的规划。学科竞赛是锻炼学生运用信息化技术、激发创新性思维的最佳途径,可以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得以转化为实际的工程项目。

四、结束语

工业强基的夯实靠的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但以往学生在踏上社会、开始专业技术工作后很难迅速进入状态,尤其是遇到实际技术问题,不知道如何独立解决,更不能从工程实际出发思考问题,并用创新的方法解决新问题。

经过“两化融合”的教育体系,突出实践性环节的培养,完成各类学科竞赛的参与计划,势必将为学生提供一个与社会无缝接轨的平台。在此平台基础上,能使学生从创新入手,很快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思维转变成具体的工程技术,为工业腾飞注入无以伦比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刑国均,邓继跃.2012装备工业蓝皮书—转型升级中的装备制造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陈渊源,吴勇毅.“中国制造2025”如何破茧解题.[J].企业管理,2015,3:20-22.

[3]董万福,聂志萍.机械专业学生创新设计设计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6):32-33,60.

作者简介:

聂志萍(1972-),女,山西太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两化融合中国制造2025培养模式
基于信息化的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
基于两化深度融合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生产运行管理系统在核电群堆运行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