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岗位、特色、竞赛三位一体”课程体系构建

2015-07-28汪薇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构建

汪薇

【摘要】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体系构建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服装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本文结合我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根据当前中职服装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总体指导思想,理清新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阐述新体系的整体结构设置,分析新体系构建的特点,最终形成了“岗位、特色、竞赛三位一体”的新课程体系。

【关键词】新课程体系 构建 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249-02

根据 2008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以及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文件精神要求,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对接职业标准,更新课程内容,构建与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想衔接的课程体系,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建设机制;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专业技能课程应当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采用专业核心课程加专业(技能)方向课程的课程结构。2013年上半年,我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作为国家改革示范中职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开展本地区人才需求调研,以调研结果以及专业研讨会专家意见作为改革依据,积极探索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尝试课程体系改革,调整课程结构,构建一个符合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要求,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全新课程体系。

一、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各门课程,提取核心课程:

(1)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面向,通过服装行业、企业岗位调研分析,确定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具有明确的职业岗位。

(2)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对应的职业岗位,深入服装行业、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开展调研,获得主要工作任务。

(3)根据工作任务,以合作企业为依托,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描述。

依据学生认知规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进行任务分析,并依据技术复杂程度和知识难易程度,归纳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从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课程,从典型工作任务→核心职业能力→核心课程的过程。

课程的排序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内部结构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串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以职业能力为对象,进行递增培养,对知识的重构具有连续性,能力培养具有递进性。

新课程体系构建流程图

二、新课程体系的整体结构设置

调整课程结构,合理确定各类课程的学时比例,规范教学,促进课程内容综合化、模块化。课程结构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技能方向课程两大类,技能方向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和拓展课程三类。其中,根据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要求设计公共基础课程,根据岗位能力要求,结合本地区域民族特色,融入全國技能竞赛内容,将三块融合在一起形成技能方向的课程结构。

(一)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改革遵循“服务素质、服务技能”的原则,分为基础性和应用性两个模块,前者面向全体学生,后者面向专业大类。一方面重视文化课提高学生基本文化素质的功能,另一方面强化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公共基础课程开设有:《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职业生涯规划》、《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艺术》。

(二)技能方向课程

把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分析的结果转化为专业课程,形成由专业核心课程和专门化方向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 遵循综合化原则,以技能为中心,以够用为度,设置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六门核心课程;遵循“宽基础、模块化”原则,夯实基础,突出就业发展方向设置6~7门专业方向课程,课程的命名紧扣当前企业所需求的岗位技能来设定。任务引领型课程指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进行课程设置,并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和组织内容的课程。工作任务需要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进行选取或设计。

1.五门核心课程

《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制作工艺》、《服装材料应用》。

2.专业方向课程

(1)设计方向

主要开设有《服装电脑款式设计》、《服装立体裁剪》、《成衣款式设计》、《服装结构与工艺》、《产品设计实训》、《设计中级考证实训》。其中《服装电脑款式设计》是方向核心课程。

(2)制版方向

主要开设有《女装版型设计》、《电脑样板制作与放码》、《服装立体裁剪》、《针织服装制版》、《服装产品图样绘制》、《产品制版实训》、《制版中级考证实训》,其中《女装版型设计》是方向核心课程。

(3)工艺方向

主要开设有《女装样衣工艺》、《服装质量与管理》、《针织服装工艺》、《服装产品图样绘制》、《产品工艺实训》、《工艺中级考证实训》,其中《女装样衣工艺》是方向核心课程。

(4)营销方向

主要开设有《服装销售心理与技巧》 《服装店面陈列 》、《服装形象设计》 、《服装网络营销》、《收银实务》、《产品销售实训》、《化妆中级考证实训》,其中《服装销售心理与技巧》是方向核心课程。

(三)专业拓展课程

《公共礼仪》、《服装文案制作》、《品牌服装赏析》、《民族服饰文化》、《东南亚语种》、《服装史》属于素质拓展课程,其中,《民族服饰文化》主要讲授中国各主要民族服饰文化知识,着重突出本地区少数族民服饰文化特色,培养学生从小具有保护和传承区域民族文化的思想意识;《形象设计》、《服装销售技巧》、《民族服饰技艺》属于技能拓展课程,其中,《民族服饰技艺》主要讲授常见民族风格的服饰技艺,着重突出本地区少数民族的服饰技艺,培养学生从小具有保护和传承区域民族技艺的思想意识。

三、新课程体系的特点

在课程设置中,本着专业课程内容与岗位职业能力对接的原则,通过校企合作,产训融合,以工作过程岗位能力为导向,突出区域民族特色,渗入国家技能竞赛赛事内容,将三者相相互衔接、相互融通,构建一个岗位能力、民族特色、竞赛要求“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与岗位对接

按照岗位需求,优化课程结构。岗位对接课程要真正切合岗位要求,需要学校在匹配性、系统性和动态性原则的指导下,积极进行企业调研,深入走访,全面了解企业各个工作岗位的用人要求,调研内容包括: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量和专业比例,中职毕业生就业岗位和晋升通道等,在对调研数据和信息合理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中职毕业生能任职的岗位,从而确定学校岗位对接课程的培养目标、层次和方向。通过组织专家、企业管理者等熟悉岗位和课程构建的人员就调研结果举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会,进行专家询问、问卷调查,了解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分布,进一步地在课程专家的带领下,专业课教师与文化课教师共同探讨,对职业能力进行归类,梳理,整合,从而确定岗位对接课程的设置及课程相互比例。

(二)课程突出民族特色

我校位于少数民族众多的地区,为了更多更好地获取行业、企业对中职民族服装服饰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我们对广西本地区内的民族服装服饰行业、企业、工作室进行大量的调研,了解广西民族服装服饰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对人才需求的信息。在调研的基础上,听取各行专家的意见,本着以“服务地方”为指导思想, 将体现区域特色的课程地在课程体系中铺开,主要有《民族服饰文化》、《民族服饰技艺》、《东南亚语种》等课程。通过开设渗透本地區民族服饰文化与技艺的课程,培养了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的中等技能人才。更多的学生加深了对本地区民族文化的认识和对本地区民族服饰的认同,在本地区就业的数量和质量大有好转,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产业。

(三)课程融进竞赛内容

每年一度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服装竞赛不仅是中职学校检验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通过竞赛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抓住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最新理论、技术和方法,按照专业教学的标准,达到企业要求的人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课程内容就像竞赛的项目与任务一样均以模块的形式出现,根据市场的变化与社会的需求可及时增加新的课程模块。在设计、制版、工艺三个方向分别设置了《服装电脑款式设计》、《服装立体裁剪》、《女装版型设计》、《电脑样板制作与放码》、《女样衣制作工艺》等课程,这五门课程其实也就对应着每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服装竞赛中的女式时尚成衣款式设计项目和CAD、手工纸样制作、裁剪配伍、样衣试制项目。

四、“岗位、特色、竞赛三位一体”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最核心的内容,根据在半年试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企业专家的意见、学生的建议和教学评价结果,需要再次组织专家论证,做好持续改进工作。根据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的建议,核心课程由六门减至五门,减去一门《服装毕业设计》;对方向课程的名称做了适当调整,增加一门拓展课程《走进服装世界》,形成了“岗位、特色、竞赛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的最终稿,具体结构图框架见下图。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构建
岗位、证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研究
信管专业生产实习过程自我管理的实现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