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职业认同现状与培养对策分析
2015-07-28韩莉萍
韩莉萍
【摘要】为了帮助人们认清高职生的职业技能价值,让国内高职生能得到公平就业对待,不至于被学历舆论打击就业信心,笔者就现在高职生职业认同现状入手进行分析得到一些有关高职生职业认同现状与培养对策。
【关键词】高职生职业认同现状 职业认同培养 职业认同培养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21-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面对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能更好的实现高职生从学生过渡到职业人的必要转变,让高职生以最快的速度积极去适应未来职业,职业认同出现了。它要求高职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要有娴熟的专业技能,还应有对未来所要从事职业的思想上及行为上的认同。这些都让高职生获得更多参与社会就业竞争的机会。
一、高职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高职生职业认同因素分析
(一)高职生职业认同现状
为了避免在校高职生因为就业后选择的是不理想、不对口的职业迷失方向甚至丧失“积极向上,实现目标价值”的斗志;为了克服“学历高好就业”这一舆论对高职生的压力,需要在校高职生在职前阶段,能够建立一个正确的职业规划,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认同,能够清醒认识到自己未来职业的定位,避免好高骛远。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能够切合实际,培养在校高职生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正确的学习目标,并及时调整在校高职生的学习方法,让在校高职生明确专业学习任务的同时,找到未来发展方向。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需要培养高职生结合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制定一个合适的专业学习计划、一个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为未来职业发展做好思想准备。高职院校还要号召全部在校高职生屏弃旧有的“走上工作岗位后,再去思量职业未来的发展问题”思想,实现缩减在校职高生从学生身份到社会从业人两种身份的过渡时间,实现为竞争激烈的社会输送“新鲜血液”(即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二)影响高职生职业认同因素分析
1.由于国内社会对现有高职生的就业支持度较低;
2.高职院校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不科学、不合理;
3.在校高职生普遍存在过高的职业期望和职业定位;
4.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
二、高职生职业认同培养对策分析
(一)高职院校的管理层需要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职业认同培养机构,对高职学生的职业认同进行统一培训管理
首先,需要高职院校自己不受到舆论影响,并坚信自己是在培养“上手快, 技术熟,留得住,具有创造性”等全方面具备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其次,高职院校可以组织一些招聘活动,或者是请一些走出学校,如今在社会上表现很好的优秀毕业生传授职业认同经验。最后,高职院校还可以组建专员,分析这些接受职业认同学习的在校高职生心理变化情况,方便高职院校掌握高职生职业认同培养情况。总之,就是高职院校切实做好在校高职生的职业认同学习,并想办法提高在校高职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抗舆论能力。
(二)加强对那些职业期望过高,没有明确职业规划的高职生的关注
为了更好的抵抗不良舆论带来的负面压力,高职院校首先需要提高对职业认同培养人员的高质量管理,加强对职业认同培养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这需要高职院校在校内利用现有资源进行职业认同的多样化培训;其次,高职院校还要密切关注职业认同的培训效果,适当对那些存在“职业认同学习过程中认识不够,职业定位过高”的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活动,培养他们正确的职业定位,让他们明确职业规划目标和职业责任。
(三)将高职生职业认同现状适时上报给国家及地方教育部门
高职院校在进行高职生职业认同教育的过程中遇到的社会舆论压力问题,只能获求国家及地方有关教育部门同意,支持高职生职业认同的学习;并依靠国家及地方有关教育部门扶持高职生就业,或者控制舆论散播。具体可以提出申请,要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扶持高职生职业认同培训,增强高职生职业认同的社会可信度,还可以定期开展高职生职业认同培训讲座;或者对社会企业招工进行正确引导,扩宽高职生就业;还可以申请要求政府加大对现阶段就业高门槛舆论的遏止。
(四)学校和社会企业协作,构建一个平等、良好的就业环境
为了让高职生重新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积极面对专业知识技能以及高职生职业认同的学习,不仅仅需要各大高职学校能够坚持正确的职业行为作为指导依据,在内部教学方面作好改革,建立一个良好的行动导向教学观;还需要坚持把岗位工作过程作为行为基准,结合实际,对现有高职生职业认同分阶段性进行均衡,培养一个正确、积极、乐观的高职院校职业性文化氛围;还需要有条件的学校与社会企业做好协商,开展一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帮助高职生正确的树立择业观。
参考文献:
[1]吴一静. 高职生职业认同现状与培养相关问题[J].教育经济,2012,8(11):118-119.
[2]王小海. 关于高职生职业认同现状与培养的探究[J].教育人文,2014,5(04):89-93.
[3]王冬,刘明. 初探高职生职业认同现状与培养[J].教育科学,2014,4(01):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