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2015-07-28常金明王树香
常金明 王树香
【摘要】新课改下,构建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是促进高中数学教育发展的高效途径。本文就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策略的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数学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147-02
新课改的全面实施,要求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要贴近学生实际,在紧扣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创新教学方法,进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认真贯彻新课改的理论要求,重视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实施,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活动的实效性。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就新课改实施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作如下論述。
一、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传统落后的高中数学理念使得教学模式僵化,较大程度的削弱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新课改的实施,强调教师教学要践行“生本”理念,有效引导并帮助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培养综合能力。因此,要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认真领会新课程的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尽可能的给予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时间。在高中数学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立足于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同时,积极探究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从学生的角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如:在“三角函数平移”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以常规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实施教学,应将生活性问题加以结合。对于函数y=(x+■)图像,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平行坐标图中自主完成如下平移变换:(1)图像向左平移■;(2)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通过学生在坐标图中的实际动手操作,很快得到函数图像平移后的函数表达式。然后在学生得出函数平移后的表达式时,教师再与学生共同探讨三角函数平移的规律,得出结论。通过这一教学方式的实施,学生能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激发学习热情,集中注意力,并且在与同学的共同探讨中,尽快解决了问题,体会到学习的趣味与收获。
二、巧妙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下,学生尚未发挥出主体作用,数学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枯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师要实施主体性教学策略,巧妙创设教学情境,打破教学的尴尬气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并以此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如:教师在对如下题目“tana=■,tanb=■,其a、b为锐角,求a+2b的值”进行点拨时,可以采用设置教学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即,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已知条件分析的同时,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再在已学知识中寻找解题所需的知识点。通过此情境的创设与引导,学生很容易发现该题其实考察的是对于“T(a+b)”与y=tanx单调性这一知识点的应用,由此便有了先求a+2b正切值,再求a+2b具体值的解题思路。可以发现,巧妙的创设教学情境,很多时候能快速解决知识难点,激发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
三、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对于高中数学学习而言,重点及难点知识的理解一直是困扰高中生的数学学习的问题,随即成为了高中数学教师教学重点关注的问题。教师唯有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才能增强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接受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椭圆》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最快的掌握椭圆定义及标准方程这一重要知识点与椭圆方程化简这一难点。教师可以列举地球等的运行轨迹,增强学生对椭圆直观印象;然后通过对圆的讲解以及圆盘在阳光照耀下在地面形成影子的论述,深化学生对椭圆的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细线、钉子等道具,在黑板上用钉子取点画椭圆,并请同学依照此方法画椭圆。通过作图的方式,让学生自由总结椭圆的定义,然后对比教材中标准的椭圆定义,加深理解。教师通过灵活的方式将知识难点化解,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提高教学效率。
四、设置创新性题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高中数学教学的目标包含对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并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能在较大程度上促进良好数学素养的提升。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应该摒弃传统的禁锢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应试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着力于教学内容,抓住知识点的关联性,在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设置有创新性的综合训练题目,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问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如何利用“二倍角公式”来解答题目。这一题目是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具有一定探索分析性的题目,充分体现出新课改强调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精神,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与数学素养的培养。
五、结语
总之,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师要积极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将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第一要务,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聂万春.有效教学策略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创新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2).
[2]宋扣兰.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3) .
作者简介:
常金明(1972.1-)男,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