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5-07-28董代刚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语文教学

董代刚

【摘要】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在教学中要强化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应诱导学生进入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寓德育于各种教学形式之中。

【关键词】语文 教学 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73-01

语文教学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学科,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语文是传递情感的艺术,语文老师是育人的使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语文教材中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利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强化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

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如:《劳动最光荣》、《“红领巾”真好》、《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等。而还有一些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如:《小鹿的玫瑰花》、《三个儿子》,《巨人的花园》等课文。

二、把握教材内容,传达正能量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中华民族素来就有热爱祖国的优良传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表现爱国主义的文学作品像满天繁星一样,数不胜数,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而这种“引导”需要教师去正面进行教育,所以,语文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我极力用课文中生动鲜明的文字激活学生的思维,以真挚热烈的情感点化学生的认知,用凝练明白的语言愉悦学生的情操,启发学生的潜能。为了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我出示补充材料,让孩子直面历史,让孩子心海难平,让孩子心有所向,让孩子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萌发报国之情。与少年周恩来的心灵产生了共鸣。直至课的尾声,我让学生思考:我们又是为什么而读书?并通过学习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的几句话让学生们明白祖国的未来要靠他们。激昂的情感,激发出他们心灵的撞击,产生出崇高的敬意。从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冲动和激情,爱党,爱祖国,并产生出为祖国贡献一切的思想共鸣。总之,围绕这个主题层层深入,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层层深化,爱国主义思想永驻孩子们的心田。

三、充分利用语文的艺术美进行德育渗透

自古以来,文学作品对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都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作品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语文教育的审美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语文是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的完美统一,它通过文字和语言来表达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愿望和情感。阅读和朗读,是人们的思想情感与认识、人们的喜、怒、哀、乐等得以充分展示与表现的过程。比如,在教学《七律·长征》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诗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诗歌中起伏跌宕(dàng),张驰有致的节律,既准确地表现了诗歌的韵律美,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同学们在朗诵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四、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榜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作为老师,要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通过榜样的力量帮助学生樹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去努力实现幸福的人生。同时,在学校里,教师也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我们教师自身言行举止要得体,严于律己,具有爱心、责任心,努力成为学生的榜样。假如教师不爱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民族缺乏亲情,对追求真善美没有热忱,他就不可能从教材中挖掘深刻的内涵,也不可能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我们教师应当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认真的态度,这将会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整洁大方的衣着、自然端庄的教态、形象生动的语言、富有激情的讲解、优美动听的范读、工整认真的板书都会时刻影响着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特别是教师的人格品质、道德行为对学生一生都可能发生着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从自我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抓好个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

五、寓德育于各种教学形式之中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德育渗透于各种教学形式之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诗词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还可以结合教材讲故事,将古今中外文学家传记,名人趣闻轶事,作品珍闻等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讲,在学生细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总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语文教师不容推辞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应充分利用语文独特的艺术魅力,恰当处理好教育与教学的关系,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让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语文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议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高中美术鉴赏课德育渗透思考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