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定襄县农村水电直供电片区电网改造规划
2015-07-28史超
史 超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山西省定襄县农村水电直供电片区电网改造规划
史超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摘要:定襄县水电直供电片区电网建设年代久远,线路老化,配电设备落后,损耗高,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供电负荷及供电质量的要求。依据《水利部关于编制农村水电直供电片区电网改造规划的通知》,对直供电片区电网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重点改造方案,按照3年完成电网改造的设想,将电网进行合理改造,更新设备、优化路径,重新依据负荷要求对配电系统进行升级,根据近期负荷量和发电量的变化,预测电网发展。
关键词:水电;直供电;农村;电网改造
1定襄县水电直供电片区概况
定襄县水电直供电片区电网供电范围为定襄县河边镇南庄地区的8个自然村,供电面积约91km2,除农村居民生活用电负荷外,尚有五座用于农村灌溉用途的小型泵站负荷。
该电网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于1992年与国电网正式并网。目前,直供电片区建有水电站5处,开发潜力仍然很大。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及水电网络自身的局限性,线路老化,架设不规范,配电设备落后,损耗高,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供电负荷及供电质量的要求。
2直供电网现状分析
农村水电直供电片区是通过建设小水电站,就近成网、就近供电形成的供电网络,历史上对解决当地无电、缺电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农村水电直供电片区电网一直未纳入国家农村电网改造范围,这部分电网设备设施老化,供电安全可靠性差,供电损耗大,安全隐患多。
2.1直供电片区供电情况
定襄县农村水电直供电片区电网现有35kV变电站一座,即戎家庄35kV变电站,装机两台3150kVA升压变压器和一台用于直供电片区的1000kVA降压变压器;现有35kV输电线路24km,导线型号LGJ-70,连接戎家庄35kV变电站和国电网神山110kV变电站,该线路始建于1989年,1992年正式投入运行。由于线路所经地区雷电活动频繁,而线路没有全程架设避雷线,雷电直击线路现象时有发生,雷击停电损失严重。导线断裂,烧毁,已经危及安全运行,严重影响了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
水电直供电片区10kV电网现有10kV配电线路28km,导线型号LGJ-50或LGJ-35,配电变压器22台,总容量2600kVA。5座电站、22个负荷点和28km的10kV配电线路共同组成了直供电片区电网的10kV电网。以10kV线路为骨干的水电直供电网运行近40年,一直未能更新改造。原有混凝土电杆80%出现风化裂纹,导线线径偏小,雷击破股情况严重,倒杆断线事故时有发生。同时,各分支线路多数采用“T”接于主干线的方式,分支线路没有任何断路器或隔离开关,导致一处有故障,整个电网跳闸的局面。因此,整个10kV电网处于无保护状态,已经无法满足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改造的需求已如在弦之箭。
2.2设备老化问题
片区配电变压器全部是上世纪70、80年代产品,型号为S7、SJL、SJ型,属于淘汰产品,高能耗,损耗高,设备老化,损坏严重,多数已超过其使用寿命的极限,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并且,由于负荷的增加,部分配电变压器处于长期过载状态。
直供电片区电网存在几十年,一直没有进行大范围改造,电网运行存在很多问题。水电网络结构简单,由于当时设计和施工的年代局限,线径偏小,线路迂回,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负荷需要;电网供配电设备落后,线路损耗、变压器损耗等非常大,电压质量无法满足供电要求。配电变压器均为高能耗产品,变损高,严重影响了供电的经济性。以上客观条件造成了目前现状:尽管水电供电成本低,但农民灯口电价仍然较高,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发展小水电带来的电价实惠。直供片区供电设备及供电水平数据见表1。
表1山西省定襄县直供电片区发供电设备及供电水平汇总
2.3资金问题
本片区电网一直没有得到改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资金问题。由于电网的损耗高,设备的故障率高,加之水电网自身的季节性差别,每年需要从国电网购入大量电量,水电网与国电网电价的差别影响了水电管理部门的效益,很难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全面的电网改造。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政策的落实,农村的电气化程度逐步提高,用电量急剧增长,供售电的不平衡,电网的超负荷运行,线损的严重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
3改造内容与目标
3.1高压输电线路及电网容量的改造
本水电直供电片区35kV输电线路现有导线截面基本能满足现有负荷。但是,根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技术原则》,线路导线截面选择应满足负荷中长期发展要求,根据规划区域内饱和负荷值,按经济电流密度一次选定。110kV架空线路导线截面不宜小于185mm2,66kV不宜小于150mm2,35kV不宜小于120mm2。因此,片区35kV输电线路选用导线为LGJ-120,鉴于现有线路曾多次遭遇雷击,改造中,按全程架设避雷线设计,保证该线路的安全运行。
随着电气化时代的到来,随着项目区人口的增长,农村负荷预计将按每年10%递增,到预测期末,片区总负载预计将达到3926kW。直供电片区电网改造后,水电网10kV电网总容量为7800kVA(其中,戎家庄变电站4000kVA,生态水电站和新建水电站共计3800kVA)。那么,直供电片区的高压电网容载比将达到2.0,符合《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技术原则》推荐的高压电网的容载比宜控制在1.5~2.1之间的要求。
3.2中压电网输电线路及设备容量的改造
依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技术原则》要求,中压配电网主干线路导线截面选择应参考供电区域饱和负荷值,按经济电流密度选取。县城电网架空主干线截面不宜小于150mm2,乡村电网主干线不宜小于95mm2。本区电网导线截面多为50mm2或35mm2,截面明显偏小,加之日益增长的负荷需求,10kV线路已是伤痕累累,不堪重负。改造后,10kV导线选用钢芯铝绞线,干线型号为LGJ-120,分支线型号为LGJ-70。
水电网10kV配变总容量6320kVA,总负载预计为3926kW,配电容载比将达到1.6,符合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推荐的农网容载比要求:农村配电变压器的容载比可取1.6~1.9。
另外,片区现有35kV变电站应改造为无人值守变电站。主变采用S11及以上节能型变压器,35kV高压配电装置选用真空断路器,10kV配电线路的各分支点增设真空开关。更换的配电变压器选用S11型及以上节能配电变压器或非晶合金铁芯配电变压器。
3.3改造目标
经过对该水电直供电片区从上到下,从发电端到用户端的一系列电网改造,电网的可靠度将大幅提高,线损将降低,在规划期末,电网改造将实现表2所示控制目标。
表2电网改造技术指标控制目标
4结束语
农村水电直供电片区电网是农村小水电的实体架构,建设和改造农村小水电电网,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水力资源,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又可以改善边远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减少了薪材砍伐量,改善了生态环境。
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3年完成电网改造的设想,将现有片区水电网进行合理改造,更新设备、优化路径、重新依据负荷要求对配电系统进行升级,根据近期负荷量和发电量的变化,预测电网发展。改造后,电网内设备全部采用了技术相对先进的节能型设备,节省了运行维护费用;变电站及线路重载、过载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供电半径合理;电能质量会显著改善。
借农村水电直供电片区电网改造的契机,让小水电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强有力的绿色动力。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387(2015)04-0060-03
DOI:10.13599/j.cnki.11-5130.2015.04.018
收稿日期:2015-02-02
作者简介:史超(1978-),男,工程师,研究方向:电气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