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农林大学校园自行车停车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2015-07-28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4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建福州35000

武夷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自行车校园景观

陈 兰,夏 露(.福建农林大学 园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4; .福州大学 至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



福建农林大学校园自行车停车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陈兰1,夏露2
(1.福建农林大学 园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4;2.福州大学 至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摘要:通过对福建农林大学自行车停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从大学校园统一规划的视角思考高校自行车静态交通问题。采用实地调查、访谈及测绘等方法,提出自行车停放要和景观、建筑、绿化和人的行为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以期为改善高校校园生态环境和发展城市绿色交通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行车;静态交通;校园规划;校园景观

大学扩招以来,校园的建设步伐也在不断扩大,但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不协调发展造成的矛盾也随之出现。国内对校园规划的研究多体现在用地结构、交通流线整体规划和建筑单体等方面,而对自行车停放、学生停车行为模式、校园道路交通系统三者之间的结合考虑得较少[1]。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后者以前者为起点,是前者的延续,静态一动态一静态,这种“链状”循环的出行单元组成了城市交通运行的结构体系。多年来静态交通一直被人们所忽视[2]。高校是一个较完整的复合功能单位,校园自行车交通可以看作是城市自行车的缩影。

1 调查分析

1.1研究背景

自行车具有轻便快捷,价格低廉的特点,日益成为高校师生校园内主要的代步工具,但自行车停车场地安全性缺乏、便捷度“打折”以及由此带来的景观破坏等问题相当普遍。随着校园人口密度的增加,自行车拥有量继续增长,自行车停车问题成为制约校园交通系统发展的瓶颈。

1.2调查方法

参考了国内其他高校如同济大学等高校自行车停车问题的研究,笔者首先采取了实地调查、测绘和查阅资料等方法,获得定量数据。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记录的方法,征询使用者对自行车停车场地的评价和具体意见,找出自行车停放问题与景观、建筑和人的行为模式相结合的校园静态交通规划设计方法[1]。

2 调研数据及现状分析

2.1数据分析

2.1.1.实地调查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走访了大量自行车停车场地和人群,进行了调查问卷的发放及统计工作,旨在透视高校校园自行车停放存在的问题。如表1:

表1  校园自行车停车场分类表

第一,居住稳定型,长时间停有较多车辆(图1),只在某些特定时刻有突然变化(图2)。

图1 居住稳定型停车场景观

图2  居住稳定型停车场变化特征曲线

第二,动态平衡型,休息时段到上课时段间车辆总数缓慢上升,上课时达到峰值(图3、图4),下课后到休息时段之间停车量又缓慢下降,逐渐到达低值(图5),停车量处于动态更迭中。

图3  动态平衡型停车场变化特征曲线

图4  动态平衡型停车场景观(上课时段)

第三,峰值明显型,一般时段停车量较少,只在某些特定时刻数量激增到峰值,维持一段时间后迅速下降至低值(图5)。

图5  峰值明显型停车场变化特征曲线

图6  临时存放型停车场变化特征曲线

第四,临时存放型,停车量总体不大,午间和傍晚停车量略微提升,随时间变化规律不明显(图6)。属校园零售业集中区域。

2.1.2问卷调查

笔者经过初步调研,发现校园急需解决停车问题的地点主要在学生街、田家炳楼和创新楼,需要做进一步问卷调查。共发出400份的问卷,其中网络问卷240份,回收224份;实地问卷160份,回收160份。其中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使用者对停车场地的满意程度普遍不高,结果显示59%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其中非常不满意的占总数的21%。

图7  受访者对停车场地的满意程度

第二,自行车停车容量问题。校园内的自行车停车场地多在宿舍楼、教学楼和图书馆前。特殊时段上述建筑周边的停车量特别大且无序,并且大量自行车甚至占据疏散通道。部分停车场地有废弃车辆,占用场地却无人处理。受访者中有10%的人表示曾经在教室和宿舍过道停车,理由是停车量太多太乱,担心取车时找不到车。

第三,自行车存取的便捷程度远不及使用者的预期。存放自行车的时间需要一分钟以上的为24%,有48%的受访者表示缺乏明确的标示以及流线会影响自行车存取的便捷程度。40%的受访者从教室到停车地点需要耗时2-4分钟,而高达31%的受访者认为从教室步行到停车场取车的可接受时间是1分钟以内。第四,校园内自行车停车存在很大安全隐患。44%的受访者有过丢车的经历,其中丢过两辆以上的占了3%。67%的受访者认为合理规划停车区域可以增强停车安全性,42%的受访者认为没有自行车专用的停车场是安全性缺乏的主要原因,27%的受访者认为派专人管理、使用专用车架是提高安全性最有效的方式,如图8,图9。

图8  受访者中有各类丢车记录者占比

图9  关于提升安全性受访者的建议

2.1.3访谈记录

访谈记录收集的意见主要集中在:“没有专用停车场,自行车停放比较混乱,有时候放两排里面的就不好拿”;“充气不方便,维修的地方少”;“自行车频繁被盗,自行车停放混乱导致堵住人行道,上下课期间尤为明显”;“与机动车露天混停,淋雨了容易生锈”;“没有停车引导员或管理员”等。

2.2现状分析

高校校园自行车停放问题主要由制度建设、使用者和硬件配置三方面造成,其中硬件配置方面的影响因素最为复杂,涉及到自行车存取的便捷性、安全性等方面[3],需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量化作进一步分析。通过实地调查、测绘和问卷,我们得到各主要停车场硬件配置指标(表2),用以反映校园停车硬件配置方面的问题。

2.2.1便捷度分析

用自行车使用者平均存取车时间作为因变量,代表“便捷度”。用出入口个数、停车场服务距离、停车场面积、主出入口宽度、过道宽度代表自变量。所有数字均取对数后标准化以消除量纲的影响。

表2  校园停车场硬件配置指标

图10  停车场面积与便捷度呈正相关拟合关系

图11  主出入口宽度与便捷度呈负相关拟合关系

经过分析,自变量出入口个数、停车场服务距离与因变量无明显的线性关系,自变量停车场面积、主出入口宽度、过道宽度与因变量关系可用线性模拟(图10,图11,图12)。运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可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C=便捷度系数

S=停车场面积(m2)

We=出入口宽度(m)

Wa=过道宽度(m)

标准误差s=0.336253036,C的平均值为50.8,变异系数为0.006619,数值小于0.01,可以接受。总体回归的F统计量为40.22,大于显著性水平为α=0.05时的临界值F0.05,3,12=3.490,也大于显著性水平为α= 0.01时的临界值F0.01,3,12=5.953,通过F检验。

取α=0.05,n=16,m=1,在统计表中查表得。DW 值=1.84,通过检验。

从式(1)中可看出,自行车存取的便捷度与停车场面积呈正比,而与停车场出入口宽度和过道宽度成反比。停车场面积越大越规范,自行车存取的便捷程度越高,这与实际情况相符,说明建设面积较大且管理规范的自行车停车区域是可以提升校园自行车存取便捷度的;而过道宽度与出入口宽度与便捷程度呈反比,看起来与实际情况不符,但经过笔者观察,校园内出入口宽度和过道宽度稍大一些的停车区域,往往被一些机动车“见缝插针”式地停放,且此类停车区域在上下课高峰期间往往被各类人群“借道通过”,由此反而大大降低自行车存取的便捷度。由此,提升校园自行车存取便捷度最好、最有效的方式是设立面积较大的停车区域。

2.2.2安全度分析

用平均每人丢车数量作为因变量代表“安全度”,用出入口个数、停车场服务距离、停车场面积、主出入口宽度、过道宽度、围合度代表自变量。

分析数值型自变量一一一出入口个数、停车场服务距离、停车场面积、主出入口宽度、围合度等与因变量的关系。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停车场面积、主入口宽度、围合度与因变量关系可用线性模拟,其中,主入口宽度与围合度的R2偏低。停车场面积与因变量关系呈线性相关,R2=0.7109。其他的自变量与因变量无明显线性关系。函数为

其中,Sa代表安全度系数,S代表停车场面积。

图12  过道宽度与便捷度呈负相关

图13  校园停车场地服务半径图

3 建议对策

3.1增设静态交通用地

经过对问卷调查和测绘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校园停车场地服务半径图。规划后的停车场基本涵盖全校范围(图13)。北区作为农大校园早期的教学中心,有生物楼、作物楼、图书馆等多个学院的教学楼,辐射范围到田径场、北荆东路,可在博学楼增设一个集中型停车场。创新楼和田家炳楼作为我校基础课教学楼,上下课期间周边地区交通基本瘫痪。在明德楼建立专用自行车停车场可极大缓解教学区上下课期间的存取车压力,有助于动态交通的疏散。

3.2合理利用停放设施

自行车停放方向分为斜列式和垂直式两种[4],斜列式明显在节约土地,拓宽通道方面占有优势。除了传统的车棚外,还可设计其他形式的停放设施。比如适当距离内学生上课,雨天是不骑车的,只需解决晴天遮阳的问题。林荫停车场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可采用的停车设施有车棚、车架(图14)、地下停车场、林荫停车场及遮阳棚等多种形式[5]。在当前城乡建设生态化的视野下,此类设施十分具有推广性。

图14  自行车停车车架范例

图15  直立式停车设施范例

校园入口临近位置目前缺乏统一管理的停车场地,但随着校区建设的发展,骑车到校门口转乘公交的人数会增多,停放时间一般不短。可将车棚布置于树荫下,以较粗厚的工字钢和有机玻璃片组成,并可在校园主干道金山路临近校园出入口处岩壁上设计生态型直立式停车设施(图15)。

3.3整合协调场地景观

校园停车场地属于校园的一部分,应在满足师生停车需求,维持停放秩序的前提下,尽量与校园原有景观相互协调,提升其内涵。对于自行车停放时间长,停车量大,有条件的场地设置自行车棚;周边没有场地条件和停放时间短的,可种植树阵,设置生态自行车架。

北区停车设施数量严重不足,在北1、北8宿舍入口处可设置车棚,并采用植草砖铺地,在停车位上方设置花架或绿化械架,或在停车场周边设种植池,种植枝叶茂密、生长快且易于管理的攀摄类植物,形成花园式停车场[2]。还可采用拉膜结构,增加飘逸感和动感,形式可采用曲形、折形。

3.4考虑动态交通及行为模式

自行车停车场地的设计将影响动、静态交通,了解师生在不同地域的行为模式将十分有利于停车设施的规划设计,需要合理规划行车路线,制定自行车交通管理条例,增设交通协调员等。

4 展望

要解决目前的高校自行车停车问题,不仅要依靠停车场地的规划、停车设施的改进,还需要从管理制度的完善、使用者意识的提高等方面来正本清源。从管理者的角度进行一些思考和建议,并且定期组织使用者与校园保卫部门的交流。如前所述,停车点应该至少分为临时存放型和长期存放型,前者必须靠近目的地,后者可以距离稍远,并增加围护结构以及配置专职管理人员。从意识的角度,运用网络、海报、自媒体等渠道加强交通意识的宣传,杜绝自私自利的停车方式。由高校自行车停车问题引发的思考与探讨也会给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带来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葛翠玉,熊东旭.高校校园自行车停车现状分析及改善对策探讨[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9):68-72.

[2]冷杰,晏克非.同济大学校园停车改善方案[J].交通与运输,2003(5):10-12.

[3]李翔,潘晓东,方守恩.大型公共设施产生的自行车交通影响分析[J].交通与运输,2004(6):12-13.

[4]王元庆,周伟.停车设施规划[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5]LIU Ying,LI Keping,ZHANG Zhenhua.Bicycle Parking Demand Predict Method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ity Business District[J].Journal of East China Jiao Tong University,2007 (2):52-54.

中图分类号:G64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09(2015)06-0066-06

收稿日期:2014-11-22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JB11044)。

作者简介:陈兰(1982-),女,汉族,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规划与经济。

An Analysis on Bicycle Parking Solution in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CHEN Lan1,XIA Lu2
(1.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4; 2.Zhicheng College,Fuzhou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2)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field investigation,interview and survey,this paper attempt attempted to examine the current situation relating to bicycle parking from the aspects of uniform campus zoning taking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or an example. Methods were used to search ways to reach into a proposal bicycle parking way which takes Landscape architecture,architecture and human behaviors into consideration.It can be helpful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campuses and improve the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in urban area.

Key words:bicycle;static traffic;campus zoning;campus landscape

猜你喜欢

自行车校园景观
浅谈自行车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大学校园景观改造设计与研究
中学校园景观设计
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的科学选材
关于完善校园自助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几点思考
生态美学理念下的校园景观设计探讨
景观人文对高校校园设计的影响分析
现代校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探讨
太阳能电磁助力单车研究
Follow ur Heart随心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