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

2015-07-28徐玉华河北省巨鹿县实验中学055250

学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语文文章

徐玉华 (河北省巨鹿县实验中学 055250)

让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

徐玉华
(河北省巨鹿县实验中学 055250)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建立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够使语文教学在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生活化的教学理念的建立,也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要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走进课堂,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下去学习语文知识。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呢?本文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进行具体分析。

初中语文 生活化 课堂教学

一、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建立,利于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走进生活才能更好地去学习语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能够结合教学内容自然而然地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元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能够巧妙地将现有的生活资源或者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穿插到课本的学习和探究当中,这样,既能够让学生灵活地掌握一些语文知识,而且是利于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学习内容,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语文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是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将课文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场景和感悟,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还原到课堂内,让学生去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文中人物情感以及事情的发展脉络等,感受文章的主题,从而唤醒学生的生活共鸣,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二、还原生活的情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都比较活跃,想象力比较丰富,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广阔的空间,在生活情境中放飞学生的思绪,让学生的思想和能力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要以教材内容为中心,适当地向生活领域进行拓展和延伸,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在教学《社戏》这篇文章时,文中对“月夜行船”的描述再现了起伏的连山场景。教学时,教师辅以参照物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效体会了文章中“快”和“慢”的矛盾手法和以静为动的精妙之处,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丰富的生活情境为学生开启了广阔的思考空间,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又会使得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结合教材,寻找共鸣

在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写作背景,每一篇文章都或多或少的带有时代的烙印,如果要将教材中的这些内容都赋予时代的特点是不可能的。因此,针对教材中的那些经典美文,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出现代化的生活理念,将这些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则成为了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对某些课文进行生活化的处理,对课文主题进行深入解读后,去挖掘文章的中心思想,寻找其与当今生活的共性。这种共性应该适合于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甚至任何一个人。在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是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符的,有着十分相似的情节,学生对于这类文章,探究起会有着相同的体验。基于此,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把学生的生活经历与课文内容的共鸣点找出来,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因为对课文产生一种亲近感,利于学生和作者展开心灵上的沟通。例如,在探究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时,刚开始学生对先生笔下的百草园比较陌生,对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制度也存在着很多不满且难以理解,但是通过阅读,学生也渐渐地理解了作者的思想情感,由此,我顺势让学生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乐园,你们有没想过,假如也给你们一个机会,你们会建设出一个什么样的学习乐园来呢?”让学生去思考这样一个比较开放性的问题,通过交流、探讨,学生会认识到今天的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是来之不易的,值得珍惜。

四、创建情境教学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最有效的措施莫过于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既能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探究《桃花源记》这篇文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内涵,更好地将文章构造出来的世外桃源呈现在学生面前,我首先根据文章内容事先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出了几张与课文所描写的内容相关的场景,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进行播放,这个时候,整个教室仿佛置身于桃花林一般,学生也快速地融入到这种情境当中,进而顺利地转移到了对文章的解读上。之后,我组织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有效阅读,并要求他们将自己的真实情感投入进去。这种教学方式既能够放松学生的思绪,又能促使学生快速理解课文内容,并且还能够从中感悟出作者写作时的思想情感;既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又有助于学生潜力的发掘。这种教学将生活中的一些有效资源通过科学技术的手段呈现出来,然后再和课堂教学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从而真正实现了“生活化课堂”。

初中语文在拓展初中生视野、培养初中生文化修养以及树立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理论和实际相脱离,以至于降低了语文知识的实用性。为此,教师需要引入生活化教学模式,将课堂和生活联系起来,如此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1]王晓张. 返璞归真——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J]. 新课程学习:下, 2011(7).

[2]孙春玲.生活化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探讨[J].文理导航:上旬,2011(12).

[3]王刚.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J].广西教育,2009(12).

[4]武春玲.让语文融入生活——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探析[J].语文天地,2014(5).

(责编 吴海婷)

猜你喜欢

生活化初中语文文章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