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2015-07-28刘成阳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岗上镇中心小学052160

学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新课程教学质量

刘成阳 (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岗上镇中心小学 052160)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刘成阳
(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岗上镇中心小学 052160)

新课程改革在给教师教学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从四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探究,以期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质量

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各学科教师都必须重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尤其是语文教师。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部分教师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错误理解新课程改革理念,导致课堂课堂陷入了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那么,教师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改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其教学质量呢?

一、加强指导,强化课前预习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预习,小学语文也不例外。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学生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们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他们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好方法。由此可见,预习的重要性。教授新课前,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预习,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讲授新课,可以节省课堂大量时间,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总量,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然而,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预习现状却不太乐观:有的教师虽然布置了预习作业,但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教给学生方法,以至于学生的预习效果并不理想;有的教师根本就不重视课前预习,未对学生做课前预习的要求,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呢?一是要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教给学生预习方法。课前预习最好以作业形式布置给学生,使预习要求明确化、具体化。一般来说,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都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学生要多读几遍课文,最好划出重点语句,做好旁批,体会文章内容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并试着解答书后训练题,对重难点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上课有所侧重地听讲。二是要督促检查,确保预习不流于形式。教师布置了预习作业后,一定要在上下节课时做好检查工作,查验学生的预习情况,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心中有数,以避免预习流于形式,影响学生课前预习、自觉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激发兴趣,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积极心理倾向,是学生求知的巨大动力,,是点燃学生获取知识热情的火种。当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他就能克服困难,以百倍的热情,积极地去探索。相反,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就不愿学习,产生一种得过且过的不良学习态度。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苦学为乐学呢?现笔者试谈两种方法。

(一)情境激趣

创设情境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境的创设,结合教学实际,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如生活情境、音乐情境、问题情境等,从而让学生在真实、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快乐地掌握语文知识。

(二)游戏激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天性喜爱游戏,教师在教学中不防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寓游戏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边玩边学,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知识。具体来说,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应多借助图片、声音、动作等让学生猜测的形式;中高年级阶段,教师更多应注重谜语类游戏,以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个年级,游戏设计都应该倾向于简单化,但简单化不代表游戏变得单一,反而是要更具备竞争性,最好是教师能够参与其中。小学生都有渴望得到赞赏和胜利的心理,在游戏的基础上,给予课堂竞争性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若语文课堂没有问题,则学生的思维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设计。那么,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注意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紧扣关键词句,抓住文本空白进行问题设计,让学生“咀嚼有味”,这样才能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广度,处理好问题大小、多少的关系,注意问题的切入角度,结合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迁移运用。

(二)注意问题的启发性与开放性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启发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此外,教师也要把握好提问时机,问在学生疑惑时、思维受阻时,并与学生共同释疑,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把握多媒体运用时机,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多媒体走入了千家万户,进入课堂,广大教师纷纷开始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其直观性强、容量大、传输速度快,打破了传统教学的禁锢,以独特的优势开创了语文教学的新天地。但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乱用,教师应选好切入点,算准实际。在具体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用在疑惑处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对某些知识产生疑惑,教师仅口头讲解不容易让学生理解,这时可利用多媒体来演示,把课文内容变为直观、形象的画面,就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

(二)用在“不可言传”处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辞兼美、意境深远的文章,这些文章意境的体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教师在教学中若仅用语言讲述不可能让学生理解、体会文章的意境与内涵。这时,我们就应采取“教育者——教育媒体——教育对象”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把不能言明的“妙处”通过多媒体传达给学生。

以上仅是笔者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出的几点粗浅建议。除此之外,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教师遵循新课程改革理念,不断学习,不断研究,找到更多与学生实际相符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使小学语文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肖菁敏.试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1).

[2]沈继芹.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

[3]张宏云.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7).

[4]周键.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2(6).

[5]赵利贵.探究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成功:教育,2012(3).

(责编 房晓伟)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新课程教学质量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