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5-07-28河北省邢台经济开发区王快学区前楼下小学054000

学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课文探究语文

王 芳 (河北省邢台经济开发区王快学区前楼下小学 054000)

如何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王 芳
(河北省邢台经济开发区王快学区前楼下小学 054000)

新的语文课程改革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可是,在改革的初期,由于教师的迅速退位,学生很难在一开始就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良好语文教学活动秩序,因此,要想真正体现新课程改革的价值,让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作用,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一、注重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学生一旦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能够树立独立学习的意识,从而懂得独立获得知识。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那些学生容易理解、和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课文内容,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主动自学,而这时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指导者和引领者。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去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对于文章思想的把握还不够深刻,如果全部放手让学生去自主阅读,势必会影响学生阅读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不能放任自流,随意撒手不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和课文的内容进行一步一步的指导,让学生在轻松自觉中学到语文知识。当然,该放手的时候,教师也要勇于放手。对于那些学生能够看懂的内容,教师可以不再进行讲解,避免浪费时间;对于学生能够自主发现的知识,教师不要进行点拨,必须让学生自己去挖掘,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能力。也就是对于小学生,教师应给予充分的信任,要大胆解放学生的思维,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实现自我创新、自我提升。

二、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自主构建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语文知识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体现,这也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打下了基础。学生只有在自主学习下才能构建系统的语文知识。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强调要以学生为发展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为此,要想让学生通过自学构建语文知识,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引导学生善于倾听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不但自己要倾听学生的发言,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因为听是说的基础,学生只有精心听别人讲话,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时,善于倾听也是尊重别人的一种表现,学生只有做到善于倾听才能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和水平。

(二)要引导学生敢于发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的小学生不爱说话,非常腼腆,在课上也不喜欢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不利于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要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敢于发言、勇于表达观点,这是学生自我学习的基础。因为学生只有敢于发言,才能够树立自信心。教师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展示自我,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信心和勇气。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有自主参与的积极空间。当学生展示学习体会时,教师要有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不要随便打断学生的发言,必要时要用眼神和提示语言和学生进行交流,等学生说完了再给予学生评价,这样看上去“浪费”了一定的时间,其实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前提。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但可以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而且还可以培养了勇于思考、积极探究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

三、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思维从疑问开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帮助学生来解决疑难问题的。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学生对于一个语文问题模糊不清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相关的讨论探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互动,共同提高,从而找寻更精确的答案和结论,这就是自主学习的探究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的。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要善于发现疑问,从看似平淡的内容中发现问题,这是自学的关键。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后,有的学生认为课文的题目中“借”写不准确,应该是“骗”,因为借一般情况下是征得了别人的同意后拿了还归还,而本文却不是,曹操是被诸葛亮骗了。为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甚至可以组织一场辩论赛,让学生进行正反两方的辩论,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自主巩固

学生的自主学习还可以贯穿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设计一些训练题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在教学中,要想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思考方位的转化很关键。教师让学生转化自己的角色,以教师的身份进行命题,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教师命题的认识,对学生的学习和考试有很大的帮助。设计练习题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学生设计习题要努力做到有新颖性、趣味性、创新性、综合性。在实际教学中,多数问题都是由教师来设计,如果教师让学生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学生的思路就会被限制,在教师的制定的框框中走不出去,这样,学生的学习还是被动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受到束缚。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自己提出问题,然后选择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的比较表面和肤浅,有的比较有深度和广度。因此,教师要进行整理,逐个解决。不管问题是教师提出来的。还是学生提出来的,教师都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这样才能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才能让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中来,通过让学生的各种感官真正动起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1]范艳梅.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N].教育导报,2007(1).

[2]黄卫苹.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N].现代教育报:教师周刊,2007(6).

[3]叶发春.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7).

(责编 乔召召)

猜你喜欢

课文探究语文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背课文的小偷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