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5-07-28刘伟华河北省隆尧县滏阳中学055350

学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德育课文语文

刘伟华 (河北省隆尧县滏阳中学 055350)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刘伟华
(河北省隆尧县滏阳中学 055350)

孔圣人曾经说过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他把德育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学生要致力于道德修养。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德育的重要性。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就是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的陶冶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健全的人格,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初中语文 德育 渗透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是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这样的教育才算成功。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就是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的陶冶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健全的人格,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可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是重视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德育渗透,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德育渗透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马克思曾经说过:“教育不是单纯地向学生进行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是因为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中的这句哲理名言就告诉我们:孩子的道德品行绝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后天学成的。人们常说;一个人的智力不好,顶多算是次品,勉强可以用;如果是品行不好,那就是危险品,绝对用不得。清华高材生刘海洋把硫酸泼向无辜的黑熊,马加爵向同窗好友举起利刃,那残酷的一幕幕,就是血的教训,它告诉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教给他们如何做人,然后再教给他们知识,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会成为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具备德育观念,时刻准备着把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二、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

虽然说德育渗透是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但是,语文不同于政治,它不能直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而是要依托于教材,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一)借助关键词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在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比如,在教学《孔乙己》这一篇课文时,我就从“笑”入手,引导学生分析,笑在课文中出现了很多次,孔乙己总是在笑声中来,又在笑声中走,可是第二次的时候,他是在笑声中用手“走”出来的,如此可怜又令人同情的人物,文章却用“笑”来做背景衬托他的悲惨命运,可见当时的人们是多么的麻木,受封建制度的毒害是多么深,这样以笑写悲更见其悲。这样,学生明白造成孔乙己悲惨命运的罪魁祸首是黑暗的封建社会制度,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更加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

(二)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进行德育渗透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因此情感教育可以寓于朗读训练中,因为朗读可以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学生在朗读时,通过调抑扬顿挫的语调,轻重缓急的语气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受到熏陶。如在讲《苏珊安东尼》这一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最感人的段落自由品读,然后在全班交流欣赏。有位学生选择了“法庭斗争”辩护词这一部分,他读得很感人,声情并茂,我就请他再读一遍,并提醒其他同学注意他读的时候表情,语调、语气,最后让学生自己试着有感情地朗读,从中领悟主人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意志。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就是教师、学生和作者的情感同步运行、相互激发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与作者产生共鸣,同喜同悲,爱憎与共,受到思想教育。

(三)介绍时代背景时进行德育渗透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介绍无产阶级革命先辈崇高品质的文章,在讲读这样的课文时,教师要向学生介绍课文的时代背景,联系先辈们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的贡献及他们的崇高品质进行教学。比如,在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首诗时,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使学生了解到杜甫身处茅屋的困境之时,心里却想着老百姓,体会作者的博大胸怀,从中明白我们不能只想着自己,要多为别人着想的道理。学习这类文章,一般是通过向学生介绍背景来激励他们,让学生从中懂得怎样做人,怎样学习。

(四)在教学中,把言行和身教结合起来进行德育

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说过:“学生们善于模仿,他们处处模仿教师,因此教师言行、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也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必须好好约束自己、审视自己,“正人者必先正己”要想让学生信服,我们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就要坚决不做。如今,在21世纪的现代化社,学生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对教师不再是百依百顺,言听计从了,而是特别注意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一言一行,并从教师身上选取做人的准则和行为的榜样。因此,言传身教是教师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最佳方式。

(五)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德育渗透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的问题情境,巧妙地引导学生,让他们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中,然后对学生进行德育。如在讲《海燕》一课时,在讲到课文中“愁”和“烟”的情感关系时,我先让学生自己来谈谈对“愁”和“烟”的印象,学生谈到的都是一些表面现象,我就引导学生思考“愁”和“烟”有什么特点,与哪些东西类似?学生的思路就打开了,有的学生说像“麻”,剪不断理还乱,有的学生想到“丝”“水”等,这时我就伺机提出问题:作者在海外愁的是什么?如烟的思念又是什么?学生感到豁然开朗:这就是作者绵绵的思乡之情强烈的爱国热情。这节课上问题情境引出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达到了德育的目的。

当然,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还有很多种,如话剧表演、读书会等,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教师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崇高职责,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用自己过硬的业务本领和素质,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德育渗透,使学生提高知识能力的同时,思想也有进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责编 赵景霞)

猜你喜欢

德育课文语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