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5-07-28杨立成河北省威县侯贯学区054704

学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商鞅自学思维能力

杨立成 (河北省威县侯贯学区 054704)

浅议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杨立成
(河北省威县侯贯学区 054704)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能力对一个人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历史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四方面就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一二。

学习能力 自学 合作 归纳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我们不单单对学生有传授历史知识的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这会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当中,受益无穷。下面笔者就结合教材谈谈自己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自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自学能力是指在没有老师讲解指导的情况下,一个人借助工具书、报刊杂志、互联网等独立阅读教材,解决疑难问题,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通过长期坚持自学锻炼出来的。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由此可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多么重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特别注重传授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每学期开学初,我都会利用几节课的时间,教给学生阅读历史教材的方法,通过指导他们阅读思考,将教材内容问题化,答案内容要点化,要点内容条理化,慢慢地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提高了,自学能力就增强了。具体做法:导入新课后,先用多媒体课件或者小黑板等教具出示本课时提纲式自学目标,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根据自学目标自学教材内容。提纲式自学目标一般包括简要提示、教材基本线索和具体要求。如讲授七年级上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1)以主要内容作为提示:A.我国最早的人类;B.北京人;C.山顶洞人。(2)基本线索:元谋人,约170万年,打制石器,会使用火,采集、狩猎;北京人,约70—20万年,打制石器,会使用火保存火,群居,采集、狩猎;山顶洞人,一万八千年,打制石器磨光、钻孔,人工取火,审美、氏族、采集、狩猎、捕鱼。(3)具体要求:阅读教材、划出重点知识,说一说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分析一下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对于不明白的问题用笔标记出来,在听课过程中有目的和目标地去注意听。通过精心设计自学提纲,使学生在阅读和讲述的自我学习中,既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也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注重问题讨论(包括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合作能力

课堂讨论或辩论,就是教师或学生提出有争议或探讨性的问题,然后由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在学生开展课堂讨论时,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也是合作者,要及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拨、启发、诱导、纠偏、归纳总结。课堂讨论或辩论如果组织的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非常有利。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或辩论时,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计要立足教材,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加强学科渗透,强化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和思考,拓展思维空间。

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时,我设计了一道讨论题让学生辩论:“《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旧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这道问题具有一定的争议性和时代性,学生非常感兴趣,进行了积极参与。下面是学生发言的摘录:

学生1:失败了,变法者商鞅被处死,反对变法的守旧贵族重新上台。

学生2:成功了,因为商鞅虽然被处死了,但是他的变法内容却还在执行。

学生3:成功了。商鞅被处死不假,可是他制定的新法在秦国得以推行。通过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并为最终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三、注重比较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分析思维能力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一个人智力的核心。在历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呢?教师要指导学生将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分成几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然后去对比、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历史教学中注重比较学习,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众多的历史现象中找出共同的特征,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共同本质的现象中找出它们各自的特征,培养他们的分析思维能力。一是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进行分析比较,区别异同。如讲七年级下册贞观之治时,可以指导学生将唐太宗和汉文帝作一比较。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两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1)都是开国皇帝的皇子、非常强盛帝国的君主、守成的成功君主;(2)面临的都是前一个短暂王朝覆灭后留下的经济凋敝的局面;(3)都励精图治,提倡节俭,轻徭薄赋,在位期间国力上升。不同点:(1)汉文帝开创了“文景之治”,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2)汉文帝偏于守成,唐太宗则偏于创新,以天可汗迎四方来客;(3)汉文帝仁孝天下,唐太宗雄才大略;(4)汉文帝在对外关系方面一般向外敌民族纳贡,派公主和亲,唐太宗则直接派将军队扫平。通过对人物的比较学习,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综合分析思维能力的提高。二是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分析比较还可以找出一些历史规律。如通过对历史上两个短命的王朝秦朝和隋朝的灭亡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出一个朝代灭亡的共性:严刑峻法,滥用民力,赋税沉重等。

四、注重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讲授完某节课的教学内容后,教师要根据知识点精心设计一些练习题(包括课外练习题),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课堂上师生可以一起分析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开放性的例题,让学生从多个层面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教学中华文化的勃兴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题:有人提议把孔子的诞辰定为中国的教师节。你同意吗?你认为这个提议的依据是什么?学生经过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出了把孔子诞辰日定为教师节的三条理由:(1)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2)他编定《诗》《书》和《春秋》等书作为教材,丰富了教学内容,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3)他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学生,做到了因材施教,因生施教。孔子是当之无愧的大教育家,把他的诞辰定为教师节,完全说得过去。

总之,当今的历史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培养学生能力这一核心,积极探索、研究新教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责编 房晓伟)

猜你喜欢

商鞅自学思维能力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培养思维能力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培养思维能力
商鞅方升:一升量天下!
商鞅变法的是与非
商鞅取信秦孝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