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体现学生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2015-07-28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胡家营学区054000

学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新课程主体政治

路 芳 (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胡家营学区 054000)

如何体现学生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路 芳
(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胡家营学区 054000)

新课程改革为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勃勃的生机,这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工作投入了更多的激情和热情。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师生互相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把政治教学的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初中政治 主体地位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新课程改革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教育理念,通过对这些新的教育理念的不断学习,我们对于如何开展初中政治学科的教学工作有了很大的启发。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转变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再单纯地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积累,而是重在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团结协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体现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现笔者结合自己在政治教学中的一些工作实践,谈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一、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教学意识

虽然大部分教师已经清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他们还是不能完全把这种教学理念运用到位。究其原因是,教师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习惯了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习惯了学生的思维跟着自己,习惯了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接收器,这就造成了学生缺乏对于新知识的探索欲望,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地调动,慢慢就会失去对于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再培养他们的政治素养就难了。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教师要先从自身做起,相信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落实到教学过程当中去,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二、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在交流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想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师就要精心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自身高高在上的姿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当中去,作为他们学习的合作者,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又是和学生共同学习的参与者,多重角色集于一身,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在政治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热情,教与学和谐统一。

(一)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目前,政治课教学大多还是教师在唱主角,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口若悬河,侃侃而谈,生怕漏掉一点知识让学生拿不到高分,即使有些教师肯让学生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在遇到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看法时也会马上制止,实际上这还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这样的课堂教学一般都是比较严肃的,教师一脸严肃,学生一片沉寂。要想改变这样呆板的教学模式,教师就要为学生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有积极参与的热情,以及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能有机会发言,有勇气发言。

比如在学习“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这两个初三阶段的重点内容时,我不是按照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比赛,正反双方的辩论题目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才是治国之道”,正方的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的观点是以德治国才是上策。课前,结合学生的意愿,我们进行了分组,学生为了赢得这场辩论赛的胜利,课下收集资料积极准备,课堂上亮出了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很多学生还把以前学习到的法律和思想道德之间的关系和辩题联系起来,使这些知识融为一体,真正运用到了生活当中。通过这样的辩论活动,学生学会了合作和交流,不仅获得了本课的知识,还体会到了自主学习的快乐,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根据这样的要求,我精心设计了一些适合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比如在学习“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我先和学生一起学习了我国水资源受污染相当严重的现状,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我们身边环境污染的情况。通过调查和了解,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收集资料,在课堂上做了详细的汇报,并以此为当周的手抄报主题。通过这样的调查活动,学生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会更深,学习效果自然也会更好。

三、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的教学工作亦是如此,教给学生知识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才是学生能够长足发展的根本。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总是不信任自己的学生,总觉得他们听不懂、学不会,于是一遍又一遍地耐心讲解,殊不知这样“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长足发展,这样讲授式的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没有给予他们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致使学生的自学能力逐渐被埋没。因此,我们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会学”。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看书的习惯。课本是最基本的学习资料,只有真正地理解了教材中的内容,才能对政治学科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在上完课后,学生要再次认真地阅读课文,回想一下本课的主要内容,并与旧知识相联系,在心里建构出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质疑。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我们要训练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的能力。这样的训练可以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都告诉我们,只有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才能提高政治学科的教学质量。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作为在教学工作第一线的教师,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责编 房晓伟)

猜你喜欢

新课程主体政治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