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研究

2015-07-28赵爱东河北省邢台市南园路小学054000

学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插话中学生主体

赵爱东 (河北省邢台市南园路小学 054000)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研究

赵爱东
(河北省邢台市南园路小学 054000)

主体性作为现代人的一个基本特征,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它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更加突出。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自主性,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积极地、生动地进行学习。本文主要论述了应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希望能给广大教师带来一些启示。

小学语文 教学 学生 主体

特级教师钱梦龙说过:“教学的艺术就是想方设法鼓励学生的艺术。”他有一句名言:“我提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怎么想就怎么说。所以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确实要为那些置身课堂中的敢说者叫好,为那些积极表达自己见解的学生喝彩。”对小学生来说,我们教师要培养他们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尽量引导学生突破定势思维的约束,勇于推陈出新,不落俗套;要要尊重他们不同寻常的提问、想法。记得有这么一段话:“在科学殿堂里,大凡能登上一席的,往往都是一些标新立异者。他们往往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教师不是课堂的垄断者,而是学生的倾听者和引导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心动”“脑动”“口动”“手动”充分结合,注重其综合能力的发展。在遇到学生理解有误区的地方时,不是粗暴地制止或者简单地给出定论。比如在执教《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曾有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骗子也挺聪明的。”对此,我并没有急于否定,而是把学生的问题暂时搁置,随着学生对课文学习和理解的不断深入,我又借机回到了刚才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引导——“因为他的骗术,让所有的大臣们围绕着皇帝做出了错误的决策,让整个国民围绕他演出这出闹剧,你觉得现在还能用‘聪明’来形容这个骗子么?”教师这样的礼遇,有效地促使学生拨开了迷雾,重新对课文产生思考。前面的质疑在无声无息的文字和情感体验中被悄然化解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生命完整成长为落脚点,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张扬学生的个性与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以学生的“插话”现象为例,学生在课堂上随意“插话”的现象,在低段年级课堂中是比较突出、常见的一种现象。课堂中学生的“插话”是无法预料的,有的教师为了维护师道尊严会竭力制止学生“插话”,杜绝“冒犯”之举;有的则是不加控制或无法控制,生嚷师吼,在哄闹声中艰难上课。其实这两种教法都有失偏颇,皆不可取。面对学生的“插话”,教师不可全盘否定,更不可听之任之,要能巧妙利用“插话”,机敏地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教学生成资源,这才是最佳的做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跟着学情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善待学生的“插话”,做好课堂引导者的角色。“教学就是即兴创作。”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说:“做个听众往往比做一个演讲者更重要。专心听他人讲话,是我们给予他人的最大尊重、呵护和赞美。”教师要会听取学生的“插话”,做个虚心的倾听者,倾听学生“插话”,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与真诚,更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与呵护。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具体应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呢?

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培养。一是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过程。而不是临时抱佛脚,提前不做好充分准备,等上课时随便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选择几道作业题就算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当引导者角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活动,尽可能地让他们在教学中发挥自觉性和能动性。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都要给学生留足自主学习的时间和自我表现的空间,必要时还要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增加各种训练活动。三是训练方式要从实际出发,精心安排,灵活多样,还要加强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一些比较有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学生才能在掌握规律性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四是发挥教学民主,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例如,我在教学生字的环节中,侧重让学生自学: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和画出词语,然后再读课文,边读边理解,并提出不懂的生字词。之后,让学生给课后生字注音、组词,分析字形,找出规律,牢牢记住字形,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掌握了这一方法,在以后的预习中都能自学生字,受益良多。五是在语文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多读多练。教师可采取如自由读、分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等方式,让学生在熟读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比如有的课文可让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上台表演,让他们体会自主创作的快乐,使学习学习充满乐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从而从心底愿意参加语文学习活动。

[1]覃兵.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02).

[2]王文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J].中小学电教,2011(10).

[3]费丽丽.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J].教育科研论坛,2006(01).

[4]朱永萍.孩子,你是课堂的主人--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2013(02).

[5]杜萧.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47).

[6]胡弦,龙赢.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缺失原因和对策[J].黑河学刊,2014(12).

(责编 吴海婷)

猜你喜欢

插话中学生主体
不同角度学写话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DMR通信系统紧急插话方法研究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文中引用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