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审计风险成因分析及风险防范

2015-07-27许大好

商业文化 2015年6期
关键词:成本费用审计报告管理者

许大好

随着政府审批管理权限进一步放开,中介机构审计在国民经济管理中占有份额逐年提高。因委托主体不同,审计目的不一样,审计报告使用者发生变化;中小企业自身管理体制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相关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法律意识模糊;选择事务所过程中时考虑成本因素,审计时间仓促,审计深度与审计风险问题一直是对矛盾。如何更为合理地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中小企业/会计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与防范

一、中小企业审计特点

审计师在审计报告上表达了自己的意见,那么,是谁在看这个审计意见并根据这个审计意见和会计数字来做决策呢?简而言之,谁是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呢?

随着国家对中小企业监管理权限下放,一些原来需要审计报告的部门不再要求提供审计报告,如年检时的工商部门和外汇管理部门不要再看企业审计报告。有些公司需要取得银行贷款,银行会要求一份审计报告。有些公司需要申报项目,项目主管部门需要审计报告。有的企业申报高新企业认证需要审计报告。

二、审计风险及特征

(一)客观性

人们只能认识和控制审计风险,而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二)普遍性

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对最终审计风险的控制,也就取决于对上述各种风险的控制。

(三)潜在性

审计风险只是一种可能的风险,它对审计人员构成某种损失有一个显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长短因审计风险的内容、审计的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以及客户、社会公众对审计风险的认识程度而异。

(四)偶然性

审计风险是由于某些客观原因,或审计人员并未意识到的主观原因造成,肯定审计风险具有无意性这一特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在这一前提下,审计人员才会努力设法避免减少审计风险,对审计风险的控制才有意义。

(五)可控性

意识到了审计风险的可控性,说明审计风险是可以通过努力而降低其水平的,可以促使研究审计理论,提高审计质量。

三、中小企业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审计固有风险

1、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由于规模较小,机构设置不完善,财务部门人员不齐全,财务人员业务水平有限,没有完整的业务流程,相关业务档案资料保存不完整。有的企业聘请中介机构代理记帐,或者请人代帐,每月在公司的时间非常少,无法对公司业务全面了解。使得财务记录不完整,程序不到位,随意涂改,更有甚者帐报不平。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管理权和所有权高度集中。中小企业的出资方往往是少数几个投资者,甚至只有一个投资者。管理者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财务部门只是记录者,监督控制作用无法发挥。财务记录的数据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随意性。比如企业需要申报项目,收入、利润指标有要求,利润表与往年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无法用正常经营增长来解释。企业为银行贷款,报表上各项目财务比率需要达到银行系统内部的要求,最常见的是把负债转为资本公积以降低资产负债率。这样的报表没有真实性可言,在审计的时候很难定下一个合理,有效地流程,确保审计结果的公允性。

3、实际经营中发生的业务与财务记录不一致。这类企业往往管理者法律意识淡泊,有的是对税法根本不了解。企业有些正常支出很难出具合法的票据,比如,请客吃饭,或是逢年过节送的各项礼品。还有在不正规市场购入原材料、酒店、商店发生消费,这些地方不开发票或者不开发票会让利。有的企业效益不错,不想缴纳企业所得税。这些企业就用一些其他发票来代替无票的成本费用,或者虚开成本费用发票,这些行为扰乱了正常的成本费用,有些具有隐蔽性,为审计甄别增加了难度。

(二)会计师事务所原因

1、中小企业审计业务相对简单,审计收费会被压得很低,审计时间也非常紧。在资金和时间的双重压力下,注册会计师要排除各种可能不实的记录,执行合理的审计程序,要规避审计风险又要考虑时间成本,难度可想而知。审计方法选择不恰当,由于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受审计成本限制,不能将审计事项全部查清。因此,在审计方法上一般采用抽样审计,从而加大了审计的潜在风险。

2、审计一般采取判断抽样,受审计人员经验水平限制,因而可能使审计人员对审计的真实性、完整性作出误判。

3、审计取证可靠性不强证据的可靠性及证明力如何直接影响审计风险

4、审计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审计人员是审计实施的主体,其专业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审计风险的发生。

四、中小企业审计风险控制与防范

(一)争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的,可以考虑增加服务项目,展开业务培训,提高中小企业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对于聘请中介机构代理记帐或者请人代帐的公司要求记帐人员按规定核算,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十分薄弱,审计风险大,且审计自身又无法有效控制时,可对该单位拒绝发表意见;或待其完整建账后,再开展审计工作。

(二)管理者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随意调节报表的,关注以往年度收入支出,取得相关纳税申报资料,剔除非正常调节利润的凭证,使报表回归真实水平。

(三)对于实际经营中发生的业务与财务记录不一致的,审计之前先与管理者,有关人员非正式聊天。在谈话中了解企业正常业务方向,主要材料,成本费用。对不经常出现的大额材料发票重点检查,不仅查入库单、出库单,还要分析产品构成,看该材料是否构成产品的组成部分。对于大额现金支付的费用要查发票,查该笔业务发生的过程,开票单位有没有经营这项业务的资质和能力。从细节入手查出非正常列支的成本费用。

对于法律意识淡泊和不懂法的企业,平常可作为顾问形式加强税法知识辅导服务,让企业在作出每项重大决策之前先考虑税法,合理规划,最大程度上避免虚开发票情况的发生,从源头降低舞弊发生的风险。

(四)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进行预测、控制和分析。制定控制风险的有效方案,评估审计风险,分析选择风险最小的方案,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控制措施。取得管理者声明书,明确审计责任,让管理者了解不因审计而免除企业自身应承担的责任。

(五)审计人员自身保持良好的知识结构,提高审计质量,注重案例分析和理论研究,召开典型案例分析会,不断总结提高;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如审计抽样技术、内控测试技术、工作底稿编制和审计报告撰写技术等。

参考文献:

[1]顾远谁需要高质量的审计?——基于我国中小企业审计现状的分析《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年09期

[2]陈力生审计风险管理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

[3]陈汉文审计理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

[4]克涅科 审计:增信服务与风险(第2版)中信出版社

[5]刘明辉审计与鉴证服务高等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成本费用审计报告管理者
制造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措施之探讨
窗口和镜子
提升审计报告质量的创新对话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现状研究
地勘单位成本费用控制浅析
财政部发布12项新审计报告准则
中国经济换挡对企业成本费用粘性的影响
我国拟推行新的审计报告模式
取得员工信任,靠什么?
管理授权的六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