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为导向夯实地方医学教育
2015-07-27曹鹏元戴亿绵雷杰王丹杨颖超安东宇
曹鹏元,戴亿绵,雷杰,王丹,杨颖超,安东宇
沈阳医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医学生是未来医疗事业的主要力量,关系着医学的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医疗服务领域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在国际化进程中,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压力,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需要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适应国际趋势,医学教育由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组成,对比中美医学教育情况,美国医学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很强 ,实行以医学院校教育为起点 ,以毕业后教育为重点,并且每位医生每过10年还要重新参加考试,合格后才能继续持有行医执照[1],而我国的医学教育仍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2015年才开始正式全面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之我国医学毕业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相对较薄弱,比较毕业生综合素质,我国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积极研究并学习和借鉴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是十分必要和适时的。
1 医学院校学生现状
在21世纪这个愈发充满竞争的年代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尤以社会适应能力为首。它是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适应能力,是个体融入社会,接纳社会能力的表现,是反馈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高低的间接表现,它涵盖社会工作适应能力、社会交往适应能力、学习适应能力、抗压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需要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和健康的心态,但是部分医学院校学生对自身社会适应能力没有清晰的认识,少有自我认知,并且对毕业后职业发展缺乏很好的规划,心态没能摆正,做事不够积极主动,实践动手能力差,在认知、自我、态度、实践能力等问题上,存在着类似通病式的缺陷。加之,2015年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全国推行,该政策的出台,对地方院校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培养年限都会产生影响,学生在此延长的时间内如何有效学习、锻炼能力,提升专业素质以期适应社会及市场的需求,即增强自身就业竞争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就成为学校与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据此,我们做了“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及就业力调查”(2014年辽宁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我们将调查对象设为沈阳医学院临床医学在校学生、校本部教学教师、在附属医院实习的学生、附属医院带教老师、沈阳医学院就职三年内学生及一些用人单位。对于不同人群,我们设置了不同的问卷,以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及个人相关优势,在医院实习成绩,学校和相应教师的意见及用人单位要求和对普通医学院校提供的生源评价和适应社会所具有的哪些能力等方面。我们了解到很多“校园现象”。学生对待实验课,院内外见习,课堂自学活动,选修课等“第二课堂”重视度明显远远不够。具体到课堂自学性指导,老师热情地把任务分配给所有的同学,希望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可是普遍出现一种“没人管,班委学委你们来”的现象,早就背离了自学性指导的目的,更为严重的是学校选修课,学生的目地是为了完成12分指标,“抢选”网络课程,很少选与专业相关的科目,至于选修课的出勤及学生的上课状态,则是“一片倒,亮茫茫”的景象。课题小组同时就在校学生参加有关医疗实践活动也做了相关调查,详见表1。
表1 在校学生参加有关医疗实践活动的情况
调查还发现还有学生自习质量和寒暑假社会实践流于形式等问题。然而当今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日益增加,在这种医疗大环境下提升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它关系着医患关系的发展,影响着医学人才水平的培养。为了培养符合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人才,我们需借鉴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同时结合我国医学院校实际现存问题,走一条适应我国医学生培养的特色道路。具体到像沈阳医学院这样的地方医学院校来说,从科研经费、师资力量、政策扶持、学习科研氛围、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氛围等都弱于重点院校,更应该在新形势下探索前进——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内涵发展、提高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加大力度全面培养医学生。
2 对地方医学院校的几点建议
2.1 探索人才培养新机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医疗行业的社会认可基础是技术能力、服务能力、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心,这也就是医学教育的灵魂,其目的是为满足卫生体系的人才需求。新世纪第三次教育改革提示,单纯的以科学为中心的模式已不能适应医学教育的发展要求,而需要融入医学人文和医学社会因素[2]。尤其地方医学院校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及培养模式,明确自身定位,在专业设置上准确把握用人单位和医疗市场的需求,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医疗复合人才的需要,与此同时还要适应国家新近出台的有关临床毕业生3年规范性培养的政策,继续加大学校办学优势,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和培养目标,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机制,积极培养学习适应能力、社会工作适应能力、社会交往适应能力、抗压、承受挫折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实践能力,还有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反思能力等相关适应力。
2.2 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外的医学人文类课程占到总课程和总学时的1/3左右,而我国现行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和课时只占2%,且重点放在对基本名词和基本原理的灌输和死记硬背中,以此用来应付考试,没有将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没有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平时的医学教学中去。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疾病谱”的变化,人文医学教育日趋被推崇,要求一切以病人为出发点的实践活动从“关注健康”转变到“关注健康,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人道主义,从而更好地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推动医院的和谐发展[3]。所以,改革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的课程设置,增加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比例,在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必须将人文教育课程列入正常的教育体系中,既要适应现代医学的需要又要突出医学专业的特色,把医学教育模式打造成为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人文科学三者并重。重视第二课堂教学,鼓励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言传身教,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始终。可采取专题讲座、学术研讨和学术演讲等形式来不断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的力度[4]。
2.3 夯实专业知识,提高科学职业素养
在当今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日益增加,医学生就业难大复杂背景下,作为非重点医学院校学生来说,在“5+3”政策的框架之下,我们应当首先加强自身综合素质,不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实习学生都应该以提高自身专业知识为己任,只有自己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自己才有可以竞争的筹码,才能更好地胜任以后的工作岗位。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一名合格医生的所必须具备的,而良好的职业素养基础便是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我们知道,职业素养的形成不在于一朝一夕之功,而在于平时扎扎实实的努力。所以,毫无疑问必须低下头“苦”读书,扎扎实实,夯实专业知识才是王道。
2.4 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实操能力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面对的是人的生命和健康,它要求医生不但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更需要娴熟的操作能力去为患者服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生毕业后进入医院,需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独自面对各种实际问题。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必须要加强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调研发现,地方医学院校学生普遍实际操作能力较弱,因此,我们的临床教学过程中需重点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将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训练结合起来,融合动手操作能力、与人沟通的应用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等。平时加强学生思想教育,重视实验课,见习课,实习机会等,平时有所收获,有所总结,有所反思,勤思考,具备多方面发现和解决实践活动中各种问题的思维意识。
2.5 加强培养医患沟通能力
目前,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很高,医患关系日趋紧张,这和医务人员未能很好地和患者沟通有关。好多地方院校普遍反应学生沟通能力较薄弱,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加大力度引入医患沟通的课程比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理论传授、专题演讲、小组训练等形式,使学生掌握医患沟通的相关知识,使学生面对病人、家属更有信心,更能坦诚地进行医患沟通,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开展更多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病情告知、知情同意书、病危通知的签署等活动,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学生可参与医疗纠纷的讨论或到处理医疗纠纷的部门调研等;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健康教育讲座”“医患沟通知识竞赛”“病例分析”“模拟小品”“志愿者社区服务”等活动,提高医患沟通能力[5]。在实践中学习医学人文知识,通过切身的感受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在医患场景中不同角色的不同感受,提升医患沟通能力,提高服务理念。根据教学计划开展一系列的生命教育活动,做好学生的医学伦理学、临床思维学教程、卫生法学、医患沟通等人文课程的培训,将生命护卫的理论、原则、行为、政策价值、理念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3]。
3 结语
总之,对于地方医学院校而言,在借鉴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同时,结合自身现存在的具体问题,我们应当更加夯实专业知识,提高操作能力,加强自身综合素质,从各科学习着手慢慢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逐渐向医生靠拢,稳扎稳打,不懈怠,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养成独立思考、自觉学习、努力奋斗的习惯,不断完善自己以其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为以后从事医疗工作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
[1]凌保东.中美高等医学教育比较及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7):33-35.
[2]柴文戍,张锦英.浅谈医学教育转型与临床课程整合[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4,35(6):78-80.
[3]梁洁,覃富,农乐根,等.新时期医院人文医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例[J].右江医学,2013,41(2):286-289.
[4]郭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24(4):110-111.
[5]罗强.谈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3(6):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