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研讨
2015-07-27孔艳华
孔艳华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86)
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研讨
孔艳华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86)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物资基础。本文针对目前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求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相关对策。
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对策
1 固定资产概述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寿命超过1个会计年度,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有形资产,如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固定资产是企业会计要素中最核心的要素之一,是企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如何有效加强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更好地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服务,是当前企业面临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固定资产核算是指在一定时期,企业对取得的固定资产进行记录、计量或重新估值的财务处理过程。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计价,固定资产增加变动及报废、毁损处置、资产的盘盈、盘亏和固定资产修理等内容。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管理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因此,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对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 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由于固定资产具有投资时间长、投资规模大、使用部门多和使用范围广的特点,企业固定资产在管理和核算上存在复杂性。当今我国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上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固定资产价值的界定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固定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占50%左右,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新准则没有对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做出明确规定,而是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企业的有些资产虽然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但企业却将其作为存货核算,并不列入固定资产的范畴。如:企业所拥有的一些价值较低、数量较多的工具、器具等,由此出现了和固定资产实际数额不符,即反馈信息失真的现象。另外,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划分界限不清。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等。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按性质可分为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按照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应进行资本化和费用化的处理,然而有些企业出于粉饰经营业绩的目的,往往不将二者加以区分,全部计入收益性支出或资本性支出中,影响企业收益计算的真实性。
2.2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制度不规范,账实不符
按规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必须以固定资产卡片和实物台账进行管理,记载固定资产的名称、购进时间、规格和型号等信息,同时由企业的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负责保管,定期进行实物盘点,并由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核对。但有的企业只有财务部门设置了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没有实物管理账,无法摸清企业家底。还有的企业在账面上仅记录固定资产的总值,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账核算,缺乏本应对实物的控制作用,导致固定资产的管理、使用与财务核算脱节,造成账实不符的现象。有些企业为达到冲减当期利润的目的,故意在成本、费用中列支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也有企业为扩大经营业绩,将备件备品虚挂固定资产,还有的工程建设项目已投入使用多年,由于未及时办理竣工决算手续或竣工后一直未入账,仍挂在“在建工程”账上,没有按照财务制度相关规定及时转账,无法准确及时反映资产变化情况,导致固定资产入账滞后,使会计核算不精确,影响公司的成本、利润以及税务等的核算。
2.3盘点制度不健全
固定资产具有价值高、使用期限长、使用地点分散以及管理难度大等特点,这给固定资产的盘点带来极大困难。有的部门设立了资产管理人员,有的部门则没设,由于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使得在实际工作中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配合不紧密,导致企业在资产的增减变动、调拨和报废等环节的有关单据流转速度慢,入账时间滞后,或出现重复进账、漏进等现象,导致账实不符。盘点清单上既有已入账的资产,也有未入账的资产,导致盘点清单和固定资产总账记录的内容不符;盘点清单上既有低值品也有固定资产,有的资产在清单上只有型号没有价格,而固定资产总账上则只有价格没有型号,很容易出现盘点清单和总账核对混乱的现象。
2.4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固定资产管理与其他资产管理相比,有着特殊的专业要求。一个优秀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必须经过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及现场实践学习才能满足业务工作的需要。另外,一些企业资产保管员认为,固定资产是由“公家”的费用购置的,与个人关系不大,因此对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
3 加强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对策
3.1明确固定资产的界定范围,处理好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第一,要明确固定资产的界定范围。一项资产是否应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首先要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其次还要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即: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同时,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反映在会计报表中。
第二,处理好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应将该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先转入“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待固定资产达到预定的使用状态或办理竣工决算手续时,再从“在建工程”科目转为企业的“固定资产”科目核算。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进行费用化处理,并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3.2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实行岗位责任制,按照钱账分管的原则,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并明确实各部门职责。作为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部门,要根据“谁使用、谁保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人,负责固定资产的购置、处置、调配和报损等工作,负责固定资产的实物账和卡片账;财务部门要根据实物管理部门出据的手续负责支付固定资产的款项和登记台账,并负责固定资产的总账和明细账。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保管账与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账簿至少应每年核对一次,两个部门定期对账,可保证实物资产和账面资产相符。
3.3实施固定资产盘点制度,保证账实相符
为保证固定资产核算的准确性,企业应定期盘点固定资产,以掌握固定资产的实有数量,查明有无丢失、毁损或未列入账的固定资产,保证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盘点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会部门应当将盘点日前购入、出售或报废的各项固定资产全部登记入账,保证账账相符。企业应成立固定资产盘点工作小组,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并根据盘点结果填写固定资产盘存报告单,并与账簿记录核对,对账实不符的,要及时填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表,并查明原因,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由财会部门及时调整有关账簿记录,使其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情况。
3.4加强培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管理的任何疏漏都会导致管理链条松动,需要各部门和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参与,上下一心,齐抓共管。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养应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学习,既要有系统性,又要有针对性,建立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对那些工作不负责任,缺乏集体主义观念的人,应及时调整,对管理工作中的违规操作,要认真调查,视其情节通报批评或调离岗位,并根据相关法规做出处理。会计人员应持证上岗,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严格执行有关财经法规,规范和完善账务处理业务,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主要参考文献
[1]辛爱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1).
[2]罗正红.新会计准则中的固定资产核算的研究[J].会计师,2011(3).
[3]周云鹏.论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3(17).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4.040
F275
A
1673-0194(2015)14-0052-02
201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