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渐行渐远的张箩人

2015-07-27逐影

今日民族 2015年10期
关键词:牛筋竹丝竹篾

文·图 / 逐影

渐行渐远的张箩人

文·图 / 逐影

上个世纪60年代,每到麦收季节,在北方农村你常会看到挑着担子,手摇响板,走村串户,专为老百姓张箩子、扎箢子、扎簸箕等生意人的身影,人们管他们叫“张箩匠”。随着社会发展,农村通了电,有了电磨,粮食加工机械化,面箩这些家用工具也逐渐退出了市场,而箩匠这个老行当在人们的视野中亦慢慢地消失了。

修补工具齐全

下董寨村

嚓啦,嚓啦,嚓啦,嚓啦……

“张箩铰簸箕……”

伴着一阵阵清脆的金属片撞击声响,几声悠扬绵长的吆喝声打破了太行山里平定县下董寨村古巷的宁静。肩扛着几条白生生的柳木薄片,两头弯弯向上翘起挑着竹篾盘条等杂物,一位老人步履蹒跚地从远处走来,手中提着的“唤头”发出的声音有节奏地在巷子里回荡。

就像是听到了集合号,村里老人提着旧簸箕和面箩从各家的院中走了出来,古街立刻变得热闹起来了。

这位师傅叫白明印,河北武安县寺庄人,今年75岁了。见有生意来了,白师傅就停下了脚步,找了一家宽敞背阴的大门口坐了下来,先向主人家借了一盆水,再把僵硬的牛筋泡上,今天的生意就算开张了。

嗑丝

包角

修榜

议价

裁纱

验活

穿行古街张箩人 

走家串户张箩人

这时一个老大姐递过两张簸箕,油渍尘泥掩盖得一点也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了,其中一张的底子外面用铁丝把了一块铁皮,里面糊了一块补丁,看起来已经很有些年头了。“老哥你给看看这两张簸箕能修不?”白师傅拿起来仔细打量了一下,“这张簸箕的底磨破了,舌头还好,这张的底能用,可是舌头磨得快没有了。35元钱我给你将这两张簸箕拆活成一个能用的,还能用五六年没问题,你看行不?”

白师傅操起簸箕,挥舞箩刀三下五除二就将两张簸箕的舌头拆下来了,随手拿起一根竹篾,用镰刀将竹篾中间分开一点,然后把镰刀往中间一插,左手不断地掰动着竹篾,一根竹篾就被均匀地分成两片。再将分开的竹片前端用镰刀裁成火柴棍粗细的竹签,双手捏着起好头的竹签不断来回掰扭,手中的竹篾便被分成一束均匀的竹丝。正在惊奇之时,白师傅便将嗑开的竹丝用夹子固定在簸箕背上,两边背上几根竹片,用手钻打上眼,麻利地用牛皮筋飞针走线,一针一针地将竹丝扎到簸箕背上,原来一个破旧不堪的簸箕转眼就有了模样,既结实又漂亮。

白师傅告诉我,河北、山西、陕北这些地方张箩铰簸箕的基本都是武安人,“1964年我就跟着姐夫出来做这营生了,一直做到现在,最远我到过内蒙、甘肃。60年代我们出来是挑着担子,全靠两条腿走,走到哪儿住到哪儿,后来就改骑自行车,再后来政府给发了老年优待证,坐公交车也不用掏钱,于是现在改坐公共汽车了。”

白师傅一边不露声色地说着,一边把舌头用几个夹子固定在柳条底上,打上眼,一根牛筋来回穿梭,很快就将簸箕的舌头结结实实地固定在簸箕底上了。在把簸箕背上超出舌头的竹丝裁齐后便开始了最难做的一道工序——包头。

白师傅先在簸箕舌头的角上打上两个眼,然后用牛筋绕着角扎了四五圈,将舌头角和簸箕背上的竹丝紧紧地捆绑在一起,用手捏紧,拿着半尺多长的针飞针走线,不一会就在簸箕角上编织出一个蝈蝈笼一样的东西,将簸箕角包裹得严严实实,活脱脱一件艺术作品跃入眼前。

热情的村民送来西瓜

张箩人的招牌—唤头

“常年在外,酸甜苦辣,什么事也遇,但是总归是好人多。走在路上,经常有开车的师傅顺路捎我,有时候中午干完活,经常有人给我端出饭来。”白师傅告诉我。

欣赏着白师傅精巧绝伦的手艺,隐隐约约耳边又响起那回荡在街巷里清脆悠扬的唤头声响。置身这些老人中间,我想这门老手艺传承的不仅仅是人们日常生活所需,更多的是传承着这些老人脑海中深深的记忆和对渐渐远去旧时光的眷恋。

(责任编辑刘笑)

猜你喜欢

牛筋竹丝竹篾
老手艺人能用竹篾编二维码
竹篾簸箕上的花菇
寻访竹艺足迹传扬工匠精神
牛筋爷变化记
绘画的新形式
熬在牛筋汤里的爱
竹丝镶嵌屏风
竹丝/椰糠有机栽培基质理化性质比较及调节
牛筋爷变化记
黄牛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