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应注重物理实验技能的培养
2015-07-26金太实
金太实
鞍山市朝鲜族学校
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应注重物理实验技能的培养
金太实
鞍山市朝鲜族学校
在目前新课程改革环境下,过去的应试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目前的教育改革的要求,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能力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理念之一。
物理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又是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和发展的基础,而初中物理知识是初中学生了解自然、了解生活、研究探索自然、创建美好生活环境、学习现代技术、未来科学研究的必要准备条件。为了落实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理念,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验技能的培养。
注重实验教学争取每一节课都有一个或几个实验。物理教学不应该是“认字识记”式教学,而应该是实验教学,物理学概念、规律应通过观察及其变化的事实来说明。因此改善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没有实验任你把理论讲得天花乱坠,也只是纸上谈兵。所以培养学生实验技能,能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后的工作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物理教学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实验的基础。会观察,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才能为形成完整的认识去获取生动而丰富的感性材料。在讲到《声的形成》内容时,为了现象更加清楚,将泡沫塑料改成乒乓球引起学生兴趣,在实验过程中当音叉敲响时,乒乓球出现了有节奏地跳动,当音叉不响时,乒乓球又停止了跳动。通过实验使学生对观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容易理解声音的形成是靠物体的振动这一原理。还有在“沸腾”内容中,在试管和烧杯中均装水,把试管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杯内水沸腾了,而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学生对这样的结果不易理解和存在疑问,这时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边做边观察,使同学们认识到这个结论是对的,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试管中水不沸腾的原因。这一实验教材中是没有的,但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去世增加这样的实验,这并不耽误多少时间,反而比教材中的某些实验更加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观察的能力。
在观察中目标要集中,观察要有序避免主次不分,顾此失彼。比如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先引导学生观察仪器组装顺序和位置,然后调整蜡烛的位置,让学生观察每次成像时的物距、焦距和像距的三组数据,从三组数据中归纳出成像规律。还可以利用对比观察法,培养了观察能力,联系相关知识,进行对比观察,可使学生对易混、易错的知识比较,清楚地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中就可以做到。不同实验在培养实验技能方面具有不同的作用。
二、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组成部分,发散思维能大大提高创新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发散思维又能够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自发的好奇心,增加学习和主动性和探索性,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知识结构,摆脱死记硬背的倾向。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敢想、敢问,让学生做到打破砂锅问到底。教师不要打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奇想、怪想、假想即时给予肯定。提出“220V、100W”和“220V、120W”两灯串联使用时哪个灯更亮等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思维,得出正确的结论。再如测导体电阻时,让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实验电路,引导学生思考能计出多少种电路?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从而达到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重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在演示实验中,教师的言传身教、一举一动都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根据。因此教师在演示中,仪器的使用、连接,教师都要准确、敏捷、协调,一定要加强教师的演示操作,还要注重学生的操作,提高学生操作技能。不同类型的实验应采取不同形式,在完成教材的实验的基础上可以开展课外实验。
物理实验实践性强,容易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中引起重视的一个部分。
在中考过程中,加试理化实验操作的地区越来越多。中考实验一般是按操作步骤打分,并有时间限制。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物理知识,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把与实验有关的基础知识掌握好,也要要求学生认真做好实验的每个步骤和细节。
但是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容易忽视以下几个问题。
在进入实验室前,一定要让学生把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弄明白。这是做好实验的关键一步。实验前要让学生知道获得每一个数据的实验过程和实验依据。这些工作,绝对不能到了实验室内再让学生做,否则我们老师和课本的吸引力是无论如何也比不过实验仪器的。
平时实验课上,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学生自己计算出他做某个实验所用的时间。这样做既为中考作准备,也能反映出学生做实验时的实际操作水平。
一些学生实验时,总是忽视对实验器材的直观观察,这不仅影响实验数据的正确读取,有时还会造成实验器材的损坏。最可笑的是有的学生在中考实验操作结束后,还不知道什么是天平的感量,也没有记住所使用天平的秤量。这也许就是在平时实验时不注意观察的结果吧。
在做串并联电路、伏安法测电阻及伏安法小灯泡电功率实验时,如果想缩短实验时间、减少实验错误,最好是按照电路图上元器件的位置,把各个电器元件先摆放好,然后再用导线把它们连起来。在连接电路时,还有一个容易忽视的问题:导线的裸铜芯部分一般在1厘米至1.5厘米左右,不要太长或太短;在连接电路前一定要让学生把裸线拧成一股再用,否则极易出现短路现象。在检查电路时,一定要看看小灯座附近和电表接线柱是否被太长的导线短路了。
在读实验数据时,一定要估测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从记录的实验数据上应大致能看出所用仪器的最小刻度值。在读量筒时的数据时,量简要放在平台上,因为拿在手中液面不易水平。在实验完毕后,千万不能忽视让学生把实验器材整理好。
金太实(1971-),女,籍贯:吉林省梅河口市,鞍山市朝鲜族中学校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物理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