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课堂教学策略,力求实现课堂有效教学
2015-07-26侯福军
侯福军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红山子乡总校
优化小学课堂教学策略,力求实现课堂有效教学
侯福军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红山子乡总校
目前,小学课堂教学日渐追求高质量、高效率,这样的目标追求不仅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新课程标准改革内容的手段,因此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显得尤为关键。本文着重分析如何优化小学课堂教学策略,力求实现小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小学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教学
新课改实施之后,课堂教学的目的已不局限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提升,更多地涉及到学生敢于创新、自主学习、认知水平和道德素质修养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就应该将课堂教学策略进行适度优化,更加符合新课改的要求、符合学生的现实情况、符合教育的最终目标,力求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
1.注重知识过程的教学策略
从学习的立场上看,学生的学习成果是经历一定的学习“过程”后实现的,没有学习的“过程”也就无法获得学习成果,因而可以从“教”和“学”两个过程进行探讨:其一,“教”的过程。老师在教授课堂内容时,要给予学生一种知识“朦胧感”,不要将知识的“结论”直接传输给学生,而是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之后,让学生一步一步接近“结论”,亲身体会知识的获得过程,老师也才能“教”的明白。其二,“学”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不应该只是简单的课本知识复制,而是需要在自己脑子中进行一系列的加工与整合,经历一个复杂却有效的过程,对课本知识做到真正的理解和应用,从而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才是教育所希冀的真正目的。在两类过程的进行中,老师应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过程给予真挚的评价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让学生开始注重知识的“过程”。
2.塑造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
新的小学课程标准强调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深入理解,但小学生的思维构建和逻辑结构能力较差,因而致使其认知结构出现不平衡的情况,因此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塑造学生认知构造:其一,教师展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知识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塑造认知结构的重要途径,因此老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设法将现学知识与已学知识进行联系,锻炼学生的知识联系和知识迁移能力;还可以在新知识的教学中,有目的的展现学习材料,提醒学生知识材料的逻辑顺序,引导学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其二,对知识进行方向性整理。这里所指的方向即为新旧知识的方向,在每学完一章节的内容时,老师便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章节知识的整理和章节知识体系的建构,在新旧知识两者之间达成结构化、系统化、层次化的标准,既锻炼了小学生的逻辑思维,也塑造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3.创设演练环境的教学策略
演练环境主要指老师为学生创设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环境,力求让学生明白知识演练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步骤进行演练环境的创设:其一,在知识理解的前提下进行演练。知识的学习过程,基本都是从理解到应用,这是知识学习的正常过程,也是最有效的过程,而此处的演习恰恰属于知识的应用阶段,所以老师必须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理解知识,再进行到知识演练的层次,方可达到高效的演练成果。其二,对演练的内容和形式应当有所限定。目前,小学的教学内容大多属于基础知识,因此老师在演练知识的选择上应该要心有标准,不可妄自选择难度过大的知识内容,以免打击小学生学习热情;在演练的形式上却可以尽量丰富化,保证课堂演练形式多样,从而为学生创设合理良好的知识演练环境。
4.提供真实情景的教学策略
俗话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运用于小学教学中,就演化为“知识是死的,学生是活的”,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主要是让学生领会到知识的应用场合,并且学会知识的活用,避免过于死板,主要由老师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知识情景:其一,提供所讲授知识的背景与来源。比如,老师在讲授小学古代唐诗时,不仅要告知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更应该对诗歌作者的人生经历和生活背景予以细细解读,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知识的创作背景,而且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以后的学习也是受益匪浅。其二,老师在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应该注重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比如在讲简单的加减乘除时,可以列举生活中简单的购物付钱问题,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知识的生活性和实用性,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知识情景。
5.实施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实施探究学习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围绕问题展开学习,并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够善于思考与提问,养成勤于探索的好习惯,可以从以下三步骤进行探究学习的展开:其一,营造问题环境,引领学生发现、解决问题。提问的方式最有益于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老师可以在课堂之初设置几个课堂问题,作为整节课进行的线索问题,为学生实行探究性学习做好铺垫。其二,既然老师已经设置好了所要探究的问题,接着就应该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环境和探究资料,老师可以事先准备好学习资料,便于学生在课堂上研究和讨论,并将最后的探究结果分组进行展示。其三,老师需要要求学生将探究结果撰写为探究报告,提出探究问题过程中的优缺点,并进行班级内的交流与评价,奖励先进、找出不足,为以后探究性活动的展开探寻好第一步。
总之,以上五种教学策略均为笔者针对小学教学策略提出的优化手段,对于实现小学课堂的高效教学效率有着较有成效的作用,但在读者的借用时,还应该依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借鉴,力求实现课堂最为有效的教学。
[1]冯丽芸.谈小学课堂问题的艺术管理[J].成功(教育).2009 (01)
[2]曹遴凌.感悟新课标,落实有效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4)
[3]覃红艳.以学生发展为本灵活运用教学策略——谈谈实施师爱教育的启示[J].小学教学参考.2009(18)
[4]陈卫东.课堂教学有效补差的十条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2008(02)
[5]胡振凯.发展性教学的评价机制与评价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