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应用题教学策略
2015-07-26高玉全
高玉全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芝瑞镇总校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同时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应用题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在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维解决数学应用题型。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应用已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良好的数学思维,进而帮助学生奠定数学学习的基础,获得更大的进步。
1.促进应用题教学生活化
教师在开展应用题教学时,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的题型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或者是在学生的可理解范围内。其主要原因是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且不具备完善的思维和良好的思考能力,对于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难以充分理解。这一情况也造成学生对于应用题学习存在抵触心理,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降低,不利于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的有序开展。对此,教师在开展应用题教学时,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和内容进行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如下面一个例子:王叔叔买了一辆价值16000元的摩托车。按规定,买摩托车要缴纳10%的车辆购置税。王叔叔买这辆摩托车一共要花多少钱?这道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是否能够解决和应纳税额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这样的问题虽然具有一定难度,但是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十分贴近,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会出现理解上的难题或者是抵触心理。这道题可以这样思考:王叔叔买这辆摩托车所需的钱应包含购买价和10%的车辆购置税两部分,而车辆购置税是占摩托车购买价的10%,可先算出要缴纳的车辆购置税。也可以这样想:车辆购置税占购买价的10%,把购买价看作单位“1”,王叔叔买这辆摩托车所需的钱相当于购买价的(1+10%),即求16000元的110%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所以这道题目的解法为:6000×(1+10%)=16000×1.1=17600(元)。因此,促进小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提高应用题教学开放性
应用题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应变力,进而帮助学生不断拓展思维,提高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应用题教学时,要选择开放性以及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性的应用题题型,不断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解题的变通能力,学会用多样化的方法和思路解决数学难题。例如教师在讲解应用题题目时,可以选择一题多解类型的开放性题目,这样的题目可以逐步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提高学生思维的创新力。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开放性的题目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解决应用题的方法,提高解题效率和质量。如下面一个题目:有另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正好拼成了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表面积是30平方厘米,如果把这两个长方体改拼成一个大长方体,那么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解题方法,学生可以通过探究一提多解不断完善思维。该题的解决方法一:因为正方体有6个相等的面,所以每个面的面积是30÷6=5平方厘米,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要减少一个面的面积,同时增加两个面的面积,所以大长方体的面积为:30-30÷6+30÷6×2=30-5+10=35(平方厘米)或:30+30÷6×(2-1)=30+5=35平方厘米。方法二:因为拼成大长方体后,表面积先减少一个面的面积,同时又增加两个面的面积,实际上增加了一个面的面积.,即30+30÷6=30+5=35(平方厘米)。方法三:因为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个小正方形面积的和,拼成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7个小正方形面积的和,所以可先求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再求7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即30÷6×(6+1)=30÷6×7=35(平方厘米)。
3.营建良好的应用题教学氛围
教师在开展应用题教学时需要认识到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深化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地促进应用题教学的开展,提高教学成效。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营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积极活跃的课堂环境中收获知识和增长才干。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耐心听取学生的简介,并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给予学生鼓励和改进措施,不断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要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和沟通,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要,进而有针对性的给予学生学习上的建议,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也不断深化学生和教师的情感交流。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很高的比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难点问题。因此,提高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理解和解题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思维十分重要。教师在开展应用题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解决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学生营建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促进应用题教学的生活化和开放化,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而保证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进步。
[1]李秀花.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7(22):69-71.
[2]李宝林.高效课堂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31(7):33-34.
[3]张媛.陶行知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DB].http://www.zytxs.com/paper/pp17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