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2015-07-26白秀萍
白秀萍
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
中职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白秀萍
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统计教学应如何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是中职统计教学面临的新问题。本文就统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来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统计学;统计教学;统计综合应用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大批懂专业、善管理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中等职业学校为适应这种需要,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统计学作为一门工具性课程广泛应用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统计学教学应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一、现阶段中职统计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陈旧,缺乏创新
统计的教学较为枯燥无味,教师往往轻视统计的教学,忽略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统计教学丧失学习兴趣,从而被动学习;如果处理得好,学生学习兴趣极浓,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面对一些实际问题,感悟到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进行“统计”
2、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学生动手能力差。
教学中要注重统计思想和概率的意义的解释,而不能把重点放在复杂的计算上。一种统计方法只能解决部分实际问题,在面临新的问题时,需要的是新思想。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现有的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统计思想的解释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学生不会运用统计学的思维和方法去看待和解决实际问题。决策时只考虑到某种情况的可能性,不知道根据期望收益去作出判断;在进行调查时,不会选用正确的调查方法获取资料。这一点在教师中也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甚至关系到统计学专业及统计教学在我国教育中的生存问题。
3、教学手段落后,学生的统计电算能力差。
教学中幻灯、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太少。WO RD、EXCEL等软件的统计运算功能,统计课几乎不介绍,不少学生不会使用甚至根本不知道大多数普通函数计算器都具备求和、平均、方差和标准差、相关系数等统计功能键。
4、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略显陈旧
职业中学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依据三个方面的信息:一是考勤,二是作业,三是考试。这样考核评价方法单一片面,忽视对学生统计方法综合应用能力的考察,不利于促进学生提高统计实践操作能力。
二、统计学教学改进措施
(一)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1、增大启发式教学的比重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采取注入式与启发式并用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对难点、疑点的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提问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然后由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逐一肯定正确的回答或否定错误的认识,将学生的认识引导到正确的观点和方法上来,从而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同时,注重利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
2.设计课内课外相融的大课堂
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所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在书本之外查阅图书、报刊、杂志、网络等资料,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还要通过课内设计的实训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实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统计调查方案的编制、调查问卷的设计、统计表统计图的制作、综合指标分析、统计案例分析等内容。统计实训的课内教学采用精讲、示范、多练、答疑的方式;课外教学采用学生自行分散复习和有组织分组制表、制图、社会调查、整理计算分析等方式。
(二)加强统计实践性教学
在实践课程及其教学内容设计上,以应用性知识为主,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性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使实践性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如统计课程结束后,应安排一至两周的时间组织学生选择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专题研究或参与企业管理等方法,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外界的交流能力。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统计学教学中,提倡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形式多样的现代化辅助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加大统计教学创新的含量。教学中将多媒体、投影仪、学生上机实习等信息技术与手段融入到统计教学中,可以使原本枯燥的统计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也节约了板书时间,增大了课堂信息量,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直接提高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提高学生统计软件应用能力
统计学是一门应用型的方法论学科,对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统计软件的应用,使得数据处理、显示、分析和推理变得快速而简单,使统计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材要与统计软件的应用相结合,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统计软件,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能熟练运用统计软件,提高动手能力。
(五)改革考试方式和内容,合理评定学生成绩。
考核评价学生手段应多样化,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注重技能的考核。首先以实验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考查学生是否能做到自己去学、学的效果如何、操作水平怎样。其次,以讨论、社会实践中的表现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再次,丰富试卷题型,增加辨析题分量,以考查学生对知识面、点的掌握情况,重在考查知识运用能力。最后,以学习中的行为表现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是学生道德素养的一个方面,它对工作态度的形成至关重要,对学习态度的评定应该在学生学习成绩评定中占有一定的份额。
新形势下社会要求中职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所以,统计学教学应紧跟时代步伐,通过不断地探索,总结经验,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1]卢海斌.统计专业全程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统计教育,2000,(2).
[2]贺铿.关于统计学的性质与发展问题.中国统计,2001.9.
[3]习勤.关于统计教育创新的思考.中国统计,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