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管理效能现存的主要问题
2015-07-26金华
金 华
吉林省吉林市朝鲜族中学校
中学教学管理效能现存的主要问题
金 华
吉林省吉林市朝鲜族中学校
目前在各普通中学教务管理工作看似正常运转的表象之下实则隐藏着诸多不稳定因素:管理机制的僵化、缺乏现代化技术手段、教务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教务管理效能。本文结合自身在教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积累的经验对教务管理效能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更好的为教务管理工作服务。
教务管理;效能;问题
教务管理是学校的管理者根据教育教学方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相关要求,按照一定的教育规律、管理原则、程序和方法,对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和要素进行合理组合,建立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秩序。教务管理工作来源于教学实践的需要,由于形成时间比较长,基本的工作内容也较为固定:上传下达各类通知、手机发放各类文件、整理教师学生档案以及一些检查教学的工作。整天忙于学校内琐碎事物,多靠个人经验办事。由于教务人员习惯按领导指示行事,缺乏主动性、创新性和开拓精神,在追求效能优化的今天,教务管理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工作效能低下的现状。
(一)管理方式上过于独权
学校一般采取校长负责制,这种制度虽然可以较好地履行校长的职责,行使法律相关规定权利,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效率。但是出于种种原因却使得学校管理经常变成校长的一言堂。校长的一言堂在整个学校的大环境中主导了各方面的工作,致使本应该发扬自由和民主的学校官僚现象严重。这种情况延伸到各部门就变成主任的一言堂。教务处内部的工作都由教务主任一人说了算,人员配置、规章制度、奖惩条例,工作分配缺少相应的监督机制。主任对教务工作中出现效率低下等问题力求稳定,只要能够维持正常学校运转,就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不愿承担改革创新带来的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情绪,教师们都持有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
(二)机构设置上过于复杂
学校在教务处之外又设立了学生处、教研处等部门,只有具体工作事务的分工不同,实质都是教务管理工作。学校由于中层领导的安置问题、历史遗留问题等需设置一些部门会使得学校行政部门过多和领导干部的富余,这就导致各领导职责权限不明确,各种工作指令由于中间环节过多,会导致上情不能下达,下情不能上传,阻碍了信息沟通,教务管理效率明显降低。在学校中有正副主任、助理干事及普通教务员若干级别。上级和下属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只建立在职位关系上,这导致一些教师职工对权威的欲望和崇拜强烈,甚至不把精力放在如何做好本职工作上,而是考虑如何处理与领导的关系,以获得职务晋升机会和方方面面的照顾。学校教务设立多位主任分管教学工作领域,很容易出现部门间的拉帮结派现象。各主任之间经常出现沟通障碍,有时职责不明、意见不和又加大了信息传递的困难和工作的复杂程度;普通教务员很少有机会参与相关决策,在执行工作时经常会产生各种困惑,造成多重责任的教务员工作多向多难的矛盾;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极易导致教务人员的挫折感。
(三)制度建设上过于松散
良好的制度是有效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保证。目前学校制定了关于各部门的规章制度,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却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各学校教务处其实都有部门内的规章制度,但是很多时候都形同虚设。由于主任的一言堂模式,那些奖惩制度根本没有具体的评定程序和考核标准,学校举着所谓人性化管理的旗帜,并没有将各项规章制度付诸实施;有的学校强调规章制度的实施,但在其执行过程中却不能体现出公平、公正的原则,导致适得其反。这样的制度建设,没有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执行力不够,组织评价考核的不作为不但不能提升教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效能,反而会降低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地阻碍教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效率提升。
(四)教务管理者任免随意,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我国普通中学校长是由上级主管部门直接任命的。这在欠缺了一定的科学性、专业性和严谨性。这种体制容易造成相关领导的管理素质和能力的先天不足,有的校长的管理经历比较单一,加之缺乏相关管理能力的培训方面,没有系统地教育管理知识,使得学校领导缺乏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的理论指导,制约了管理改革的开展。
同样的,学校教务主任等中层干部的任命也是由校长指定,报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没有通过公开招聘的形式就容易出现由于某人在学科教学方面有突出表现而得以任命,但这类人往往缺乏相关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不适应教务管理的岗位;还有一种是在教务处或总务处转任来的,虽然其具有一定的部门领导能力,但由于对教务相关流程和教育教学环节的不熟悉,也不可能促进教务工作效能的提高。更有甚者由于人情关系等因素任命教务主任,这样任命人员也难以服众,学校内部的官本位意识严重。领导如果没有与岗位适应的素质和能力,很难开展相应的工作,提高工作效能。但由于管理者的任免缺乏规范性,就算管理方法因循守旧,部门效能低下,教务管理者也能长期领导该部门不会被罢免。
(五)教师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未得到切实执行
近几年来,学校采用了以聘任制为核心的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但实际上学校一直奉行却是只进不出的用工原则。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岗位的设置没有标准的规定,对学校核编定员工作没有严格监管,对缺编和超编的学校没有有效的措施,导致一些学校因人设岗,人员使用效益低下的现象较为严重。由于校内各岗位人员职责考核缺乏科学的操作手段,标准难以统一,造成教务人员互相推卸责任,阻碍教务管理工作效能低下。
教务管理关系到学校的各方各面,高效的教务管理可以保障教学过程的畅通,确保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使教学过程达到高效和优化。解决教务管理工作的现存问题,推动教学工作正常高效地运转,才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促进学校效能的全面提升。
[1]黄斐.普通中学教务管理效能的问题与策略研究.南京师范大学[D].2011.06
[2]陈莹.高校教务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决策.赤峰学院学报.2014.07
[3]陈建军.精细化管理在中学教务管理中的运用.社会心理科学.2011.01
金华(1980-),女,籍贯:吉林省舒兰市,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单位:吉林省吉林市朝鲜族中学校,专业:专业硕士2013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