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旧市上河社区创建文明发展新模式

2015-07-26张华

今日民族 2015年6期
关键词:居民社区

文·图 / 张华

个旧市上河社区创建文明发展新模式

文·图 / 张华

个旧市上河社区位于市区最南端,面积0.7平方公里,辖区常住户4521户,总人口9231人,由汉族、彝族、哈尼族等民族组成。一直以来,社区坚持“以为民为宗旨、以育民为中心、以安民为保障、以乐民为动力、以便民为重点”,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工作,强化为社区居民服务意识,在基础工作中求扎实,在扎实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实效,走出了社区发展新路子。其主要做法如下:

文艺演出

一、建立健全社区工作组织网络,不断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深入扎实地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

一是优化队伍。居委会成立之初,城区办领导从人员配置上给予大力支持,选派了年富力强、热心社区工作、文化素质较高的6名同志充实到社区岗位,其中大专5人,高中1人,平均年龄41.5岁,优化了年龄和文化结构。

二是健全网络。居委会制作了社区分布图、居民花名册,60岁以上居民档案实现了微机管理。根据社区的实际划分为8个居民小组,每组都由居民选举出组长,形成居委会—组长—居民的组织网络。并建立了社区党总支,将89名党员划分为3个支部。从而形成了居民委员会、居民代表大会、居民议事会、社区党总支的工作网络。

三是保障办公。社区居委会办公和活动用房达到370平方米以上,而且办公设施较为先进,配有电脑、电视、电话、多媒体会议室及学习桌椅、棋牌桌椅等,并遵循“便民、廉洁、高效、规范”的服务承诺,强调服务要有细心、工作要有热心、讲解要有耐心、办事要有责任心。

四是加强管理。居委会建立了学习制度、财务制度、议事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等一整套内部管理制度,从而保证日常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居民书画展

二、充分发挥社区为民服务队的作用,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社区根据资源优势和不同特点,广泛开展了面向残疾人、贫困户、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的人性化服务;面向居民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辖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在10多年的时间里,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的足迹几乎遍及社区、乡村和单位。服务内容涉及方针政策咨询、家电维修、义诊服务、房屋租赁等20多个项目,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群众,增强了社区服务功能。

一直以来,社区党员每个月来参加组织生活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一元爱心箱”献上自己的一份心意,让需要帮助的贫困居民从中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鲁甸地震发生后,社区居民纷纷慷慨解囊,募捐现场不断涌现出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一位刚从市场买菜回来的居民捐了兜里买菜剩下的40多元钱后觉得不够,叮嘱社区工作人员一定要等她回来,并转身跑回家拿了100元再次投到捐款箱里;一位91岁的老人拄着拐杖让家人带着她来到现场捐上了100元……短短的两个多小时,就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捐款3000余元。

社区加强对困难居民群众的帮扶关爱工作,将居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放在心中,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低保户刘保德不幸患上了直肠癌,由于没有职工医疗保险,医院不予接收。社区听到这个消息后,积极与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取得联系,找到院长说明情况,让刘保德顺利入院治疗,社区还为他发动爱心捐款2600余元,使身处绝境的刘保德一家倍感温暖。

为方便居民办事,提高办事效率,社区精心设计印制了3000多张“便民服务卡”发放到各家各户,便于居民联系。

团结和谐邻里一家亲

廉政文化知识讲座

社区读书活动

老党员为抗旱救灾捐款

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树牢群众观点。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社区结合实际提出“围绕一个核心、坚持一个标准、立足五个提升”的工作目标。围绕一个核心,就是以“服务群众”为核心;坚持一个标准,就是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立足五个“五个提升”,就是“提升服务功能、服务能力、民主水平、工作水平、满意程度”。

四、以群众需求为立足点,建设社区主体特色文化。

社区群众文体基础设施主要依托民政部“星光计划”,建立了标准的“星光老年之家”。并于2013年在社区内安装了居民健身器材,新购置了乐器及音响,满足了居民健身、娱乐方面的不同需求。此外,还成立了社区时代合唱队、书画组、舞蹈队,文艺骨干达到100余人。社区采取以“社区学校”“农家书屋”“残疾人文化活动室”为基地,通过举办电化教育、灯谜知识、中学生英语对话、书法培训、中老年人保健、 交通安全等知识讲座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文化需求,并先后举办了建国60周年职工群众才艺展、社区成立10周年大型群众文艺演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社区以“欢乐金秋十月,共促城乡和谐”为主题的城乡睦邻文化节。社区居民相聚红旗小学广场开展各项活动,从“手牵手,邻帮邻,共建和睦大家庭”到“家庭厨艺”展示,使邻里间由相识到相知,由相疏到相助,密切了邻里关系,增进了邻里友谊。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五、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作用,创造干净、舒适、优美的环境。

社区进一步完善了管理制度,建立了各种垃圾日产日清制度,实行垃圾袋装化,加大工作力度,安装了果皮箱和标志路牌,使社区的卫生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受到区内外各界人士的普遍称赞。为了提升社区的整体形象,在搞好净化的前提下,社区又号召社区工作者和党员志愿者精选树种、树苗,在主要街道、小区种植了爬山虎、万年青盆景、樱花等6种树木800余株。

六、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平安和谐家园。

社区确立了“1234567”的综治维稳工作重点,即:规范一套台账(综治维稳工作台账),做好两个排查(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建设三支队伍(治保会、志愿者队伍、治安巡逻队 ),构筑四个平台(综治维稳中心、信息反馈系统、纠纷调处室、媒介宣传网络平台),搭建五个桥梁(治保会搭建起党委政府与公安、司法、法庭、信访、安全之间的桥梁),坚持六项制度(领导责任制、坚持定期专题会和例会制度、综治联系点制度、检查督办通报制度、一票否决权制度、重大情况报告制度),创新七项特色(城乡共建手拉手、公益特色一条街、平安小区清风园、治安维稳全民化、矫正帮教一对一、 流动人口服务站、经验典型树正气)。

七、践行低碳生活,创建绿色家园。

为进一步引导居民树立低碳生活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把社区打造成绿色家园,社区探索出一条以低碳生活为行为特征、家庭以节能减碳为绿色消费、社会以生态环境为建设特点的低碳社区建设路子。在辖区规划设计、建筑物、建筑材料、能源利用、资源利用、交通出行、家居生活、社区环境、配套设施等10方面实现低碳化,并通过运用先进的理念、措施和技术,减少辖区内建筑以及居民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能源消耗,组织开展“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等各项主题活动。

通过不懈的努力,社区先后被中共云南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司法厅“人民调解优秀集体”、“创建平安社区””、 “无毒社区”;省体育局“体育先进社区”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王菁)

猜你喜欢

居民社区
大山里的居民(中国画245cm×120cm 2020年)
社区大作战
石器时代的居民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为居民提供“叫醒式”服务
你睡得香吗?
高台居民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