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语文《课程标准》定位问题研究

2015-07-25刁晓丹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标准定位

摘 要: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并未有明确的定位,处境比较尴尬,教学比较混乱。本文在研究的框架前提下,提出高职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要充分考虑高职教育和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自身特点,注重语文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的观点。笔者认为,为实现高职语文的培养目标,在高职语文课程标准定位上要本着职业第一的原则,要注重言语能力、文本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标准;定位;研究

一、高职语文课程标准定位研究现状

关于高职语文课程标准定位问题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已做了些研究。

一是对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学科定位研究。汪念明在《高职语文课程的学科定位》一文中指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类型,并从应该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语文教育是实施人文教育的主干课程等方面论述了语文课程标准在高职教育中处于基础的定位。按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语文课程本身的特点,将语文课程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功能定为三个方面: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发展能力、夯实就业实力。王建勋、刘晓明在《构建有高职特色的语文课程体系》中明确指出:“高职语文要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强调语文实用能力的培养,把培养现代语文的读写听说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教学方式以言语技能训练为主。训练模式是开放的,要面向未来职业和专业的需要进行“实训”。

二是对高职语文课程目标研究。唐铎民在《试论高职学生应具备的语文能力》中着重阐述高职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实践、适应创新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及道德修养。《高职语文课程目标研究》一文也指出,高职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高层次为立足点,以协助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追求,以语文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丰富人文素养,完善人格,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和谐发展为终极理想目标。

三是对高职语文教材、教法方面的研究。彭新竹在《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新思路-一与专业相结合》一文中论述了高职语文教材与专业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且提出了与专业相结合的高职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编写体例。杨升菊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中阐述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精心策划认真实施语文能力训练和以实用为标准,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具体做法。

概而论之,我国目前在高职语文的教材、教法方面已有相关研究,但在高职语文课程标准的定位方面研究还不是很多,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外也缺乏相类似的研究。

笔者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高职语文要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发挥积极地促进作用,就需要准确定位高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教学方向和发展思路,找准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

二、高职语文课程标准定位的依据

(一)要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是指国家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适应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满足广大青年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而设立的。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规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由此可见,高职语文课程在整个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的定位是为高职学生提高基本语文素质和人文素质以及各种综合素质的公共基础课程。

(二)要适应高职各专业的培养目标

我们从了解高职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着眼,可以看出:机械类等理工专业强调认识、掌握、理解外部物质世界,强调实践操作能力;而文秘等文科专业偏向形象思维,注重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这直接决定如何合理选择高职语文课程内容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发展需要。

高职语文课程的定位应与专业相结合。高职语文在不同专业中,对提高高职学生对本专业的人文修养,对提高学生对专业职业素质的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因此,高职语文在高职院校各个专业中的定位是提高各个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育人文精神的人文教育基础课程。

(三)要适应高职语文的学科特点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规定:“所有职业教育的课程都要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这就决定了高职语文的特殊作用——为职业服务。因此,高职语文的课程内容要突出实用性价值,通过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来加深对语文知识深度与厚度的理解。由此,笔者认为,高职语文课程在整个语文教育体系中的定位,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为一体的公共基础课程。

三、高职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定位

(一)要注重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

高职语文作为高职课程体系必要组成部分,要加强与未来岗位相适应的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即听、说、读、写的能力。

语文教育学家叶圣陶有过权威的解说,“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说、写的能力更为重要。说,即口语表达能力,要擅长言辞,善于交际;写,即应用写作能力,要把语文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将语文能力转化为专业能力。”

(二)要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实施人文关怀

江泽民同志曾说:“一个人不管学什么专业,总要懂得一些文学知识,有一点艺术素养,这对于丰富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有好处。”

原高教司文科处长徐晖曾指出:在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很大程度上要落实在语文课程上。因为语文是一门含有丰富人文思想的课程,所以高职语文课程标准的定位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实施人文关怀,这既是高职语文课程标准的素质目标,也是高职语文课程标准定位的核心。人教社语文编辑室顾振彪老师也强调:“让语文教学真正能培养人,培养个性、培养人格。”

实际上,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里确实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如“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舍身为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格魅力等等,作为语文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引导他们汲取其人性之精华,提高社会公德意识和精神境界,拥有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养成民族观念、大局意识,形成诚信、敬业、合作、勤奋等职业道德。

四、高职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定位

鉴于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高职语文教学时间有限,在语文教学内容选择上要突出职业性和实用性,淡化理论说教和经典解读的内容。

在具体的选择文章、应用文范文、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时,要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当同学掌握了基本的知识要点后,在训练时尽可能地与专业融合,实现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的目标,实现高职教育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着手言语能力培养

高职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高职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形成实际的言语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打下良好基础,所以高职语文课程要注重言语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课程标准要本着“精要、易懂、实用”的原则,精选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章等各种语文知识,同时努力使静态的语文知识迁移成动态的言语能力,为职业服务。

(二)重视文本阅读

文本阅读能使学生更好地获取信息,准确透彻地理解信息内涵,这是高职学生提高语文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创造性思维,有意识、主动寻找、发现问题,产生新概念、新结论。

另一方面,读书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特别对高职学生,提取读物的有用信息应用于新的情景,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自我在本质上的提升。再次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巧加引导挖掘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使其升华为学生的思想情操,增强其人格魅力。

(三)强化写作训练

众所周知,语文知识的学习最终要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能力,其中写作表达是重要方面之一。语文的写作训练要一方面把社会生活实践引入课堂,另一方面指导学生把课堂所学语文知识运用生活,让学生通过假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教学见习等机会,收集资料,启发灵感,贴近实际地训练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由于本人阅历、能力方面的局限,文中观点浅陋,但若能抛砖引玉,引起各界对高职语文课程标准定位的重视,既是本人的初衷,也是所幸之事。

参考文献:

[1]杨定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研究》[J].大学语文研究,2008.12.20.

[2]李霞芬,张爱香.《对“高职语文”课程目标的重新定位与内容整合的再思考》,2012.5.17.

作者简介:刁晓丹(1969–),女,本科,副教授,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高职语文课程标准定位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高职语文教学中“大国工匠精神”渗透研究
浅析高职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角色与功能
高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评价方式改革初探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