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儿童文学比较研究

2015-07-25段方真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思想内容

摘 要:儿童文学专为少年儿童创作,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本文旨在从中西方儿童文学作品的发展轨迹和思想内容来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发展轨迹;思想内容;中西方儿童文学差异

一、发展轨迹的不同

从世界范围上来看,儿童文学体现着其特有的审美追求和时代规范,并且以幽默的语言和单纯的情感感染着世界各地的孩子们。虽然中西方儿童文学的文化背景和今后发展的轨迹趋于一致,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全球化时代。但是,由于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中西方儿童文学有着迥然不同的的发展轨迹。

(一)西方儿童文学的发展轨迹

西方儿童文学及儿童教育要追溯到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宣扬对人的尊重和解放。这一时期的儿童受到了谨慎、细致的对待和尊重,儿童的创造力和独立性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卢梭在1672年出版了一部儿童传记性小说《爱弥尔》,被看做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第一部把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描写的小说。

1476 年,卡克斯顿在英国开办了第一个印刷所,开始印刷儿童书籍。一些有关人和动物的寓言故事, 备受儿童的喜爱。17世纪的宗教思想对儿童文学产生了极大影响。班扬的《天路历程》不仅仅是道德教育书, 它还寓教于乐,生动地讲述了一些吸引儿童的冒险情节。18世纪初期,《鲁滨孙飘流记》和《格列佛游记》作为两部冒险故事著作很快就为儿童所接受, 它比那些充满了说教的文学作品对儿童更有魅力。19世纪中期, 德国的格林兄弟和丹麦作家安徒生分别发表了《格林故事集》和《讲给孩子们的童话故事》。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在《艾丽丝漫游奇境记》中描写了种种梦幻景象。这些奇思妙想在令人无比失落的工业革命时代给了人们以新的希望,同时也为新的冒险故事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 儿童文学越来越充满乐观精神。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品充满了幽默和温情,强调人的尊严和家庭生活的温馨。西德尼﹒泰勒的作品《和睦家庭的一切》中充满了孩子们热爱家庭、渴望家庭的温暖。

(二)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轨迹

中国儿童文学的兴起比西方要晚得多。直到五四以后,在外来文化的刺激下,中国真正的儿童文学才产生。最早创办于1919年的《新生活》每周都会刊登一些儿歌,表明儿童文学在五四时期开始受到关注。除此之外,1924年在《小说月报》刊登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标志着儿童文学作为独立的文学分支开始出现在文坛上。

虽然中国儿童文学这个概念直到近代才真正出现。事实上,作为世界上文明发达,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文化传统源远而流长。“女娲补天”、“夸父追日”这些民间传说都是儿童文学的雏形。还有一些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和《揠苗助长》都是作为传闻逸事在孩子们中间流传至今。这些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以其短小精悍、夸张幽默的艺术特色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儿童以及儿童文学的创作。

到了当代,中国的儿童文学大致分为“建国十七年”、“‘文革十年”和“新时期的儿童文学”三个时期。儿童文学在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此期间,中国儿童文学收获颇丰。例如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狼王梦》,刘保法的少年报告文学《星期日的烦恼》,以及刘心武的儿童“伤痕”小说《班主任》。到了80 年代初,出现了《紫罗兰幼儿园》和《岩石上的小蝌蚪》等优秀儿童文学作品。90年代以来,郑春华的《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使得图画故事空前兴盛,再次掀起了儿童文学的一次高潮。[1]

不管在西方还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都摆脱不了历史的影响和文化的印记。总结中西方的发展轨迹的不同之处,可以看出,西方的儿童文学真正兴起及走向成熟是在文艺复兴之后。对于中国的儿童文学来说,虽然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其萌芽的真正时期要延迟到五四之后,比西方要晚得多。综上所述,西方和中国的儿童文学兴起和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经历了长期的曲折和磨难后,才迎来了光明的前景。

二、思想内容上的不同

从中西方儿童文学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西方18世纪的文艺复兴是其儿童文学的摇篮,从理论到实践都是处在最先进的地位。中国的儿童文学在接受了西方的熏陶后,虽然有所进步,但是由于文化和历史的因素,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并不乐观。中西方的儿童文学在思想内容上存在着诸多不同。

(一)寓教于乐与快乐为主

由于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教重于乐”的思想观念影响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整体风貌和思想内容。中国许多的儿童文学作品会陷入一种无法与读者产生共鸣,无法最大程度地表达作品的精髓这样一个尴尬境地。原因就在于,大部分的作品仍然秉承了“文以载道”、“寓教于乐”的文化传统,艺术上的创新常常以实现教育为目的。相反,西方的儿童文学无论从内容还是思想表达上都存在一种娱乐至上的精神追求。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同时风格轻松,充满童趣。孩子们能够从简单的语言中体会到真善美,更能收获无穷无尽的乐趣,得到精神上的教育和滋养。例如,中国的童话大王郑渊洁创作童话时,不自觉地受到传统文化强大力量的牵制,童话里流露出教化的痕迹。而在例如《哈利波特》这样的作品中,有大段的冒险经历,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悬念,成熟的叙述中不失童趣,总是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

(二)理论先行与感性体验

从中西方儿童文学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两者在论文和实践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五四时期以后,中国的儿童文学在理论指导上采取拿来主义的方式,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获得了其感性体验,从而使得国内的文学理论起点较高。相反,西方的儿童文学则是以丰富的感性体验为先行。许多理论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此可见,由于对感性体验的认识和重视,西方儿童文学更富于感性,内容丰富多彩。

(三)成人理解与孩子为主

对于作品的目标读者,西方儿童文学始终把儿童摆在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高尔基曾说过“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快乐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甚至是他们最本能的追求。西方的儿童文学真正地在思考孩子们需要什么,需要给孩子们提供什么。孩子们的生活和个性不仅能在作品中得到体现,同时他们也是这种特殊文学的最直接的受众和最大的受益群体。而对于中国的儿童文学来说,不难看出,这种属于孩子们的文学作品被深深地烙上了大人的印记。这是一个成人理解的儿童世界。大人们用一种成人的眼光和标准去衡量孩子,要求孩子们按他们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无疑会让儿童文学走入一个怪圈:大人们的理解和关爱并不是最真实的,甚至是虚伪的。这些都阻碍了儿童文学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无法从阅读中真正感受到自由和快乐带来的满足。[2]

(四)群体性使命与个体性使命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品带着一种传播时代精神和社会伦理的使命,从作品的内容、构思、情节到艺术特色都是以一个时代的最高理想和最核心的特色为原则,在语言表达上注重规范和社会要求,带有功利性质。相反,西方的儿童文学始终坚持“快乐为主”的创作原则。强调以孩子为主题,注重满足孩子们的精神需求,注重发展儿童的个性。由此可见,西方的儿童文学体现了创作与审美的个性化色彩,肩负的是传播个性的使命,而中国的儿童文学始终以“载道”、“树人”为使命,体现的是群体性色彩和群体性使命。

三、结语

总结中西儿童文学在发展轨迹和思想内容上的差异,可以看出,西方儿童文学发展较早,在内容和表达上更加成熟。西方是世界儿童文学的发祥地,其儿童文学历史悠久、体系完善、内容丰富,不仅促进了儿童文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更是丰富了中国儿童文学的理论研究和指导。中国儿童文学深植根于由甲骨文字传承下来的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文化沃土,进入近现代,又以开放兼容的胸襟,吸纳以欧美为典型的外国儿童文学新元素、新样式,从而形成现代性的中国儿童文学。今日中国儿童文学已蔚为大观,气象万千,兼具开放性与民族性。

参考文献:

[1] 张耐思. 浅谈中外儿童文学的比较[J].安徽文学,2010年第1期.

[2] 徐玉容.儿童文学应成为快乐文学—谈《哈利.波特》给我们的启示,成都大学学报[J].2006年第4期:127-128.

作者简介:段方真,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英美文学方向。

猜你喜欢

思想内容
浅谈《笑林广记》的思想内容
古诗歌教学的反思
浅论李安电影中民族文化的表现
简论谢灵运与柳宗元山水诗思想内容之异同
陈云群众工作思想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创新是艺术的长青树
曹操诗歌的内容与思想
课外阅读走出“零散”困境的路径
陈云群众工作思想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试论杜牧的军事诗文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