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几个常用概念
2015-07-25靳娜
靳娜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是让众多教师头疼的部分,因为诗歌遵从“情”的逻辑,而不遵从“理”的逻辑,而且还有一些难以把握的概念困扰着学生。本文选择了托物言志、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几个概念来进行分析,希望能对中学诗歌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诗歌鉴赏 诗歌概念
诗歌鉴赏阅读向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因为诗歌遵从的是情感逻辑,而不是理智逻辑,是无理之趣,而且作者往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暗示内心情感的波动。另一个是因为在诗歌教学中有几个意思接近且难以区分的概念。弄清楚这几个概念,并深刻理解他们的所指,对于加强诗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是有积极意义的。本文将对这几个概念进行对比区分,以便于在教学中准确地使用这些词语。
一、托物言志
顧名思义,托物言志就是以“物”为寄托,借此抒发内心的志趣。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点是说物,包括景物和动物。例如,陆游的《咏梅》就是借歌咏梅花来抒发内心的志趣,而虞世南和骆宾王的《蝉》就是用动物来抒发自己的高洁情操。第二点是说志,这和情感有相通的地方,但也有区别。情感往往是暂时的,而志向是持久的、执着的、不变的,更侧重于追求方面。首先,前者是情感、情愫、情绪;后者是志向和抱负,是一个人的人格追求和价值追求。其次,前者是“景”,是眼见之物,或取诸自然之中,山水草木、飞禽走兽都能成为景,却未必是一个完整的“景物”,写作者往往攫取与情感相近的多个景物;而后者往往体现在某一个事物上,作者把它作为抒发志趣的载体,并不看作欣赏的景物。
例如,陆游写的《咏梅》,作者在这首诗里写的不是个人情感,而是志趣,是作者生命中所坚持的道德操守,他找到了可以寄寓这个坚持的载体——梅花,然后对梅花进行了全方位的塑造。这束梅花生长在寂寥偏僻的地方,官道之外,又在断桥的边上,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就算开得再香也不太可能有人赏识的了。这里隐含了作者仕途不显的诸多悲哀,但这并不是作者要说的。尽管“寂寞开无主”,只能在黄昏的凄风惨雨中独自哀愁,但它并不自怜自艾,它有自己的傲骨,有自己不妥协的地方,“一任群芳妒”,更有自己的坚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结尾句的悲壮冲淡了前面的凄惨,使这首词有了一种“九死而其尤未悔”的硬朗色彩。所以,托物言志更像是谋篇的艺术手法,而不是行文的修辞。
我们会发现许多托物言志的诗,比如于谦的《石灰吟》、虞世南的《蝉》等,都是专一于某一事物上,多处入手,竭尽所能地挖掘出这个事物所隐含的特点,并找到与自己所要表达志趣的相似处。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些词有相近的地方,也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有的诗句很难明确地断定它究竟使用了哪一种艺术手法。
二、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首先要有景,景色映入作者的眼中,触动了他压在心中郁积的情感,唤起了他想要表达的欲望。触景生情有个过程,体现在诗歌中,往往有比较明显的景物描写,然后引起了感情的抒发。例如,岳飞的《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朦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这首词并没有什么难懂的地方,上阙重在写景,下阙重在抒情。用景物描写、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来描述宋金讲和期间,岳飞元帅在军帐中的深夜难眠的复杂心境。我们先看这首词如何抒情,首句写“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是昨晚,深秋的蟋蟀在窗外不停地叫,就把睡梦中的人惊醒了。醒了就再也无法入睡,只好起来在庭院里独自踱步。所以,接下了岳飞就写起来后所见所感。在静夜里,人畜息声,月色不明,岳飞倍感孤寂沉痛,平日里所郁积的种种愁情便一起涌上心头了。这里情绪的涌起是有触发点的,那就是昨夜不住鸣叫的寒蛩。我们就认为因为景物的特质而触发诗人内心情怀的就是触景生情。这里的“触景”是前提,是情绪的缘起。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诗人内心早已郁积了许多情绪,被这不期然的景物所触发,所有一切便都涌上心头了。
三、借景抒情
只要稍加注意,我们会注意到上面引用的两首诗词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写实景,即作者眼前所见到的景物。因为作者见到某一景物了,就触发了与此景有关联的情。而借景抒情和寓情于景则并非如此,这两个词语尽管有表述上的不同,其生发情感的心理机制却是相同的,都是先有情感,再凭借景物抒发出来。前者更体现了“借”的特点,所谓的“为情造景”,作者是用寻找或者营造那个景的方式来抒情,却不一定是眼前的实景。例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里的“柳色新”可能是所见,也未必是所见,诗人这里是要借“柳”这个词来表示离别的留恋之意。如杜甫的《望岳》,作者写了山的雄奇之后,再写内心的雄心壮志,他用一个“会”来写想象中的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里的“凌绝顶”和“众山小”不是眼见的,而是作者为抒雄心而做出的想象,正是“为情造景”,这是比较典型的“借景抒情”。
四、寓情于景
“寓情于景”没有前者积极主动,并不具备“为情造景”的虚设性。“寓情于景”更侧重于先有景,再把情融于景物描写中的过程,很多时候,“寓情于景”接下来的表现就是“情景交融”的境界,难以区分哪个先哪个后,而是情与景的彼此交融就是情中有景、景中有情。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写春天夜雨,对于心忧黎民的杜甫来说,一场春雨自然让他内心欣喜。这首诗不是“触景生情”,是因为作者看到下雨了就写它是“喜雨”,并没有因此景触发内心郁积的其他情绪。作者通过写雨来赞颂雨,来表达下雨带来的欣喜之情。他钟爱这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用了拟人化手法来写雨对大地的滋润,在写景的时候把个人情绪加进去了,所以,这可以称为“寓情于景”。
这几个概念尽管难以辨认,但是如果我们把它们放在比较典型的诗歌中去仔细体会,还是能够发现它们的区别的,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诗歌中不断地加深对这几个概念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林霄.唐宋元明清名家词选[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
[2]徐荣街,朱宏恢.唐宋词百首译注[M].徐州师范学院,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