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情感障碍患者认知行为的临床干预价值
2015-07-25王玉燕
王玉燕
【摘要】目的 对护理干预对情感障碍患者认知行为的临床干预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临床干预,护理结束一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DS(自评抑郁量表)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情感障碍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干预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行为能力,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临床护理效率的提高,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推广和借鉴。
【关键词】护理干预;情感障碍;认知行为;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相关的临床专家认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情感障碍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其疗效。本研究就我院护理干预对情感障碍患者认知行为的临床干预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现报告如下,供研究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临床干预。实验组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29.51±8.11)岁;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28.31±8.13)岁。经确认,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3中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1],且排除心、肝、肾功能严重受损及意识障碍患者,两组患者的体重、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谨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并进行药物注射;做好日常护理,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病房环境,密切关注病房出入人员,避免患者受到打扰。
1.2.2 实验组
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具体的操作措施如下:
(1)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用亲切友好地态度与患者进行对话,采用角色互换的思维,尝试了解患者,引起患者的共鸣,以消除医患之间的距离感,在取得患者信任后,为患者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开阔患者的视野,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减少其焦虑情绪。
(2)护理人员应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情感障碍患者的潜意识存在较多的错误观念,因此,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访谈、启发、诱导、角色扮演等手段,来启示患者,引导患者。
(3)制定科学合理的日常护理计划,例如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日常行为活动表,鼓励患者每日参加体育锻炼或者娱乐活动,加强患者的社交能力,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以平复患者的悲伤焦虑情绪。
1.3 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一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SAS、SDS评分越低,表示护理价值越高;护理满意度评分越高,表示护理价值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情感认知障碍是指患者长期性伴有低落、抑郁、焦虑情绪,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患者在这种状态的影响下容易产生身体不适感及失眠症状,如不及时对情感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将会使患者产生错误观念,进而导致不良行为,严重者甚至会直接转化为抑郁症,极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并加大了护理安全事故的风险[2]。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对情感障碍认知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其认知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意义[3]。
对情感认知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主要措施有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制定科学合理的日常护理计划。心理支持是临床护理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情感认知障碍患者而言,患者在被理解、被温暖后其心理状态可以明显好转[3],对生活以及未来会有更多的希望,在心理护理成功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认知和行为纠正的难度也就相应减少了,在针对性护理的基础上,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可以显著改善。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其SAS评分、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综上所述可知,对情感障碍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干预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行为能力,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临床护理效率的提高,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推广和借鉴[4]。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4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3-91.
[2] 沈晶磊.精神所致情感障碍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及护理体会[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1(10):335-335.
[3] 魏志英.系统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4,45(30):118-119.
[4] 梁云海,黄小龙.双相情感障碍发作间歇期的护理方法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4):517-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