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高职会计课程构建研究★
2015-07-25杨玥天津商务职业学院
杨玥(天津商务职业学院)
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高职会计课程构建研究★
杨玥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
【摘要】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我国取得了很大进步,逐步成为高等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国内外经验和趋势来看,普遍以面向就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加强管理和政策引导,有效地把高等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衔接。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高职会计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这将对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具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岗位需求高职会计课程建构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职会计教育的关键。从20世纪90年代起到本世纪,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在这种条件和环境下,我国相关部门提出了生产与实践发展道路的总方针,在总方针的指引下,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开始对高职教育有了进一步的改革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目的决定了学校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应该根据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和自己所处的职业来组织实施。课程体系改革尽管已经迫在眉睫,但是它也需要新的理论体系去指导,通过对比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差别,来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意见和建议。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是本文讨论的方向,这将对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具有促进作用。
一、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市场的调查研究
主要调查目前各类型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由于不同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各具特点,因而要找出其重合点,归纳出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基本要求。通过一定范围的调查分析,结论如下:
(一)会计专业人才需求量大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企业对会计专业毕业生需求意愿较强,九成单位有长期需求,而且几乎所有企事业单位都需要财会人员,所以整个社会每年对会计类人才的需求总量是非常大的,并呈上升趋势。
(二)会计专业人才供需结构失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中小型企业不断增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高职高专院校担负着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重担。会计行业出现供需矛盾。
(三)中小企业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主体
用人单位认为,不少会计专业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实践能力差,被单位聘用后不能很快胜任本职工作,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适应或者经过再次培训方能上岗工作,造成了用人单位的极大浪费,所以中小型企业更加欢迎由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技术型会计人才。
(四)当前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
1.会计专业人才必须正直、公正、诚信,坚持原则。2.会计专业人员必须掌握财会基础性工作。3.财会人员还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能力,掌握一定的与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
(五)会计专业人员必须具有实践能力和协调能力
用人单位希望学生走出校门之后,能够很快投入到工作中来,因此,会计专业人员不但要有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还要有能够与企业各部门进行广泛的沟通和协调的能力。
二、确定高职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
(一)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现状
在调查了很多高等职业会计教育的现状之后,发现这其中有很多不良现象,具体表现为:
1.目前会计专业的职业领域较为模糊,划分不明显。传统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对职业领域这一概念往往比较模糊,只强调会计准则、会计专业知识的操作运用在各类公司、各种企业。殊不知不同类型企业对会计知识的运用有千差万别的要求,高职院校不能带着我们的学生管中窥豹、坐井观天。
2.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片面强调知识技能,忽略应用能力。通过对会计专业教育的不断改革,在这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对于财会专业理论知识、会计操作规范、实际业务知识与会计理论结合、服务行业的性质特征等,学生认识还不很清晰。
3.当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缺乏对学生继续学习,职业提升空间能力的规划和打造。在对毕业生走访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毕业生在熟悉了本岗工作之后,对前途表示迷茫,不知向何处发展。这些同学正是在学校期间没有培养起职业空间提升的概念和能力,如果不加以引导,很可能原地踏步。
(二)面向会计职业岗位群的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
当前,在不断更新的职业高校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应重新进行定位,应以市场就业和行业需求为导向标,应明确为:“依托天津市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及高职学院的办学优势,努力打造品牌专业。面向企业一线会计岗位,强化会计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突出会计职业素质的提升和拓展,主要培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新形势下高素质的专业会计人才。”因此,高校应该对人才培养规格规划如下:
1.进行知识领域的规划
随着产业的细分和行业规范的不断深入,职业院校应不断推进会计专业岗位群的细化和所针对的知识领域设计的人才培养规格,并在每个细分后的规格中加入现场指导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对会计专业面向的不同岗位群有直观具体的认识。
2.重视职业判断力、提高职业胜任能力
应让学生在校阶段就对于会计专业知识的深度和会计岗位所能延展的广度有直观认识,并交给其获得的途径。高职院校要开展相关业务知识讲座,从而提高学习动力。适当的增加一部分这样的规划教育,可以使学生更直观的认识社会、更有的放矢的规划自己的未来。
表1 会计与审计专业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分析表(以出纳和财务会计岗位为例)
3.加大职业实践能力培训力度
在社会竞争压力如此巨大的今天,高职院校要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定期让学生到企业中实习,增强“实战”经验,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可以增强实习任务的针对性,使老师、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均有所提高,又可以加强实践环节的监管、减轻企业在组织管理上的负担,是一举多得的做法。
三、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高职会计课程构建研究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改革中,为了使改革进展顺利,收到良好效果,我们展开了多次的问卷调查,并召开了座谈会,与多家用人单位以及专任教师探讨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对财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课程体系设置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法,改革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进行重新定位
参考调研和问卷结果,充分掌握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我们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进行了重新定位。同时,不断探索具有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特色的新模式,以科学的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为教学指导思想,努力打造出特色鲜明,应用能力强,涵盖面较宽,素质高,受企业欢迎的新型财会专业技术人才。
(二)重新设置课程体系,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
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笔者对理论和实践课程进行了调整,在具体的课程体系设置中,依据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要求和构成等,按照模块化进行处理。实现在校三年中,从“手把手”、“扶着走”,到最后“放开手自己走”,促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的投入到会计工作中。
1.对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进行规划,使课程结构达到最优化
通过对比分析,对课程体系改革进行认真规划,使改革后的课程结构达到最优化。通过优化的课程设置,使学生学到更多切合实际的知识,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马上胜任本职工作,体现高职高专技术学校的优越性。
2.改革中加大实践性学科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要完善实践课程设置。改革中一定要加强实践教学的课时,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要进行组合式教学,要将课程实践、阶段实践和综合实践这三个部分进行调整总结,注重高职会计专业的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此外,要让学生真正走出去,增加到企业实地实习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从大一开始,各班每学期派学生轮流到企业参观学习一周,由于刚刚入学,缺乏专业知识,所以到企业实践主要以参观,听企业人员讲座,了解财务部岗位设置与岗位职责,了解财务工作在整个企业运营当中起到的作用,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对以后的工作环境有个大致的了解,增加学习的针对性。在第二学年,各班每学期派学生轮流到企业实践两周,可以适当参加财务工作。第三年,学生可以进行顶岗实习,真正参与到实习企业的工作中,使工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为毕业后顺利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在校的三年中,让学生在获取会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具体的会计实践活动。
3.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及早获取从业资格证书
专业技能能够提高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引导学生在校期间考取从业资格证书是提高高职财经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突破点。从业资格证书在学生应聘工作时可以与毕业证书相得益彰。从业资格证书填补了市场人才需求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之间的“空洞”。这样可以使毕业生增加很多就业机会,增强与用人单位的对接性。
4.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在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教学中,应注重理论的技术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在把教材研究透彻,掌握课程的内在主线的基础上,采用“注重实践”的应用型教学方法,将基础知识讲透,适当的引用经典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避免只是单纯的理论知识的灌输。
5.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高等职业会计院校在教学中,不但要强化纯理论的专业教育,而且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通过开展军训、党、团活动、专业技能展示活动、义务劳动、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活动等,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素质。长期实践证明,只有使财会职业岗位和现行职业教育紧密结合,使职业岗位和高校教育“零距离”,才能使高职财会院校毕业生的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才能充分就业并大受企业欢迎。
6.多途径提高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
实践表明,打造具有高职院校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让会计专业人才充分就业,并大受社会用人单位欢迎,高职院校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即“双师型”队伍。何谓“双师型”?通俗的讲,就是教师拥有双重身份,即高职院校的教师即是传教授业解惑的老师,又是专业技能人才、会计师或者是资产评估师、税务师、审计师等。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招聘教师时,既招聘师范类老师,又要从企事业单位中招聘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
7.走产学相结合道路,使高职教学和会计职业岗位得到有效衔接
通过社会力量成立会计专业指导委员会,打造一定的信息平台,充分与社会需求相衔接。从而在高职院校初步建立以行业、企业、社会需求为导向、学院与企业合作办校的新机制,充分提升高职会计院校办校竞争力。
在校内和校外建立实习基地。建立校内和校外的学生实习基地,为学生参加实习活动创造条件。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加大校内实训课时,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财务技能操作。实习基地应该模拟企业财会岗位实际工作环境,让学生真正提升职业技能。在实训教学中,还要充分利用中小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企业的设备、院校现有的师资力量等,打造一个具有真正会计职业氛围的实训环境。同时,学校要和中小企业联合,建立校外企业实习基地,定期遣派学生到校外企业进行实地实习,提高学习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毅,干冀春,王翠敏.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探讨[J].文化/教育,2014(7).
[2]王夏冰,胡国军,冯方,黄朝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构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3(33).
[3]唐秋烨.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学术论坛,2011(12).
[4]金菊顺,李文华,夏瀛.土木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1(1).
责编:萌娜
【中图分类号】F230 / C41
[基金项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科研项目,项目名称: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高职会计课程构建研究(课题批准号:2014SCKX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