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表达”
2015-07-24曹晓琳
曹晓琳
摘要:本文从“情感表达”入手,在声乐二度创作中展开分析,理解与感知声乐二度创作的同时,重点说明情感表达与声乐演唱只有做到紧密结合,声情并茂,才可以称之为完整的声乐作品。通过日常声乐学习中老师传授的独特见解与领悟,结合自己在实际演唱声乐作品时的真实体验与感受对此观点进行阐述,并具体说明该怎么做,如何做,从而去印证本文的观点。
关键词:声乐作品 情感表达 二度创作
所谓情感,从心理学概念来说,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感表达,是准确而有效地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价值关系,以便求得他人有效的合作,通过识别他人的情感表达来及时、准确而有效地了解他人的价值关系,以便更好地与他人进行合作。声乐的二度创作是指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保持曲作者的基本要求,同时对音乐形成自己理解和处理,从而具有自己的风格特色,准确而完美地揭示作品的内涵与风格,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自古以来,人们用歌唱来流露、传递和沟通情感,逐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声乐艺术。也就是说声乐作品离不开情感表达,没有情感表达的声乐作品是没有意义的,可以说“情感表达”是声乐二度创作的核心。
一、情感表达在声乐表演中的重要性
亨利·费尔迪南·曼什坦说过:“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只有当声音和感情同样完美时,歌唱才可以被称为艺术”。一个成功的歌唱者能够创作出悦耳动听的歌曲,除了自己先天的歌喉和后天的演唱技巧之外,把声乐作品中的情感完美地融入到了自己的歌声中是及其重要的,只有如此才可以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具备更强的艺术感染力。托斯卡尼尼曾说过,任何一个学音乐的人,不管他在音乐上的演唱技巧如何高明,如果缺乏情感的表达,他不是艺术家,而是艺术匠,匠人满街都是,而艺术家却在百万人中难找一人。这说明情感表达对于声乐作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声乐艺术是文学语言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文字使音乐具有思想性,演唱者通过文字简捷高效的理解音乐,这是其他艺术不能与之相媲美的。一个从事声乐演唱的人所呈现给观众的并不是歌词,而是歌词背后潜在的情感,带着感情与不带感情歌唱的声音有着天差地别的悬殊。比如当一个人快乐时,声音是明朗、高亢的;当一个人忧愁或者悲伤时,声音就会黯淡;表达爱恋之情时温柔甜美的;表达憎恨时是凶狠、恶毒的。声乐艺术是表达情感的艺术,是最情绪化、最能触动心灵的艺术。没有情感的声乐是不可想象的,情感对声乐的学习及演出的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情感是声乐艺术的灵魂。
二、如何在声乐表演中表达情感
明白了情感在歌唱表演中的重要作用,就要进行实践,那么如何在声乐表演中表达情感呢?
(一)首先要掌握扎实的基本功
准确表达情感的前提与基础是熟练掌握声乐基本功。俗话说“艺高人胆大”,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技巧上会越来越好,考试或演出中就会在心理上减少负担,增强了自信心。人们常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同样适用于声乐学习,基础打牢了,才会掌握的更快,才能在歌唱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一个好的歌唱者必须首先掌握这些基本功,包括咬字、吐字、气息的运用、艺术表现能力、共鸣、歌唱的姿势等。当代著名的歌唱家宋祖英、阎维文、谭晶等无不是具备扎实的声乐基本功的歌唱者。从最开始的歌唱姿势到基础性的气息,再到共鸣腔体的运用,吐字咬字,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儿走出来的,这其中只要有一个环节没掌握好就会影响到整个演唱效果。每一位成功的歌唱家都是经过不断地失败,不断地努力探索、总结经验,持之以恒,永不言弃,最终走向成功,从而在歌唱领域形成自己特有的演唱风格。
(二)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
从事声乐演唱或者学习声乐的人都知道,只有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才能发出优美的声音,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需要花大量时间进行正规而又枯燥的训练——即正确发声的基本姿势、吸气、呼气、发声练习、咬字与吐字等等,要反复训练,还要具有良好的悟性。
呼吸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演唱者“化情为声”,把内心丰富的情感融入到歌声中,根据歌曲情感的演绎需求,借助气息的控制和调节来实现生理呼吸和歌唱呼吸的完美结合,从而使歌唱呼吸成为表达歌曲情感的重要手段。从事歌唱的人都明白,带有感情的吸气是非常通透的,给人感觉气好像不是从外面吸进去的,而是自然而然地流进去的。演唱抒情歌曲时,美的感情会使你情不自禁地像“闻花香”一样吸气,比如在演唱《梧桐树》《我没有带回我的心》时,首先将自己置身于歌曲所描述的情境中,仿佛真的身临其境自然地用呼吸把情感带出来;演唱喜悦欢快的歌曲时,就像看见稀奇古怪的东西那样用“惊讶”的状态去吸气,把眉心舒展开,整个人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比如在演唱《火把节的欢乐》《七月的草原》这类作品时这种方法就显得很适用;在演唱悲伤的歌曲时,就要情不自禁地用“哭泣”的状态去呼吸,演唱《孟姜女》时就是用哭泣的状态去呼吸,从而把悲伤的情感带出来。在实际训练时,反复练习带有情感的呼吸,把情感记忆转化为现实的歌唱情感,把发声动作、歌唱状态渗透到情感表达中,从而形成较稳定的歌唱情感和表情。除此之外,还要了解和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背景以及对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与想象。既有作品的原意,又有自己的理解和创作,才会得到理想的演唱效果。
(三)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的结合
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同样一首作品不同的演唱者演唱时,会产生不同的艺术形象,创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有经验的演唱者,首先会分析和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逐词逐句地去推敲,然后结合演唱技巧进行二度创作。如果过分地强调演唱技巧,忽视对作品内容的真正理解,那么演唱就缺乏情感,没有情感的声音就不具备艺术性,当然就失去了艺术感染力,无法引起听众的共鸣。有的歌者没有充分理解主题要表达的情感,只是按照个人理解去表现歌曲内容,这样表面上看也很专注很用情,但由于跟主题脱节,与作品本身所表达的内涵不一致,甚至完全背离,这样简直就是本末倒置,谈何感染听众。
音色是演唱技巧的又一主要属性,不同的音色会表现出不同的音乐效果,也会表现出不同的音乐形象。在歌唱中,根据歌曲内容所表达情感的不同来变化音色,然后用不同的音色表示不同的音乐形象。需要歌唱者以诚恳的态度去理解、领会旋律与歌词的感觉与意象、情感与思维,置身于歌曲描述的时代环境,化身为歌曲中的形象,细腻刻画歌曲所传达出的内心情感。例如,歌剧《白毛女》塑造了喜儿、杨白老、黄世仁三个人物形象,自然就有三种不同的音色,喜儿是甜美俏丽的女声;杨白劳是深沉柔和的男声;而黄世仁是凶狠残忍的男声。歌曲通过不同的人物形象的音色着重表现了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情感。如果一个歌唱者,不去努力挖掘作品的内涵,不努力思考尝试用不同的音色表达作品的情感,而只用单一的音色去歌唱,不懂得根据具体角色情感去调整自己的音色,那么他的演唱就不生动,更不足以征服听众,当然也就谈不上艺术感染力。实践证明,要做到情感与技巧的统一,既不能一味强调歌唱的情感、忽视技巧而导致音乐审美的缺失,也不能过分地追求技巧而导致情感的苍白与空洞。
(四)博览群书,扩大视野,提高演唱者的人文素养
一个歌唱者,要想更好地表达作品内容,理解作品的内容是前提,要想真正理解作品内容,就必须有一定的文学素养。这要靠生活中的点滴积累,不断学习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一首声乐作品凝聚着作曲家强烈的思想感情,他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都蕴藏在每一个音符之中,而歌者只有深刻的领会,对作品进行深层的剖析,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才能在演唱时表达出最真挚的情感,同时,作为歌唱演员也应该博览群书,开阔视野,具备应有的文化修养,包括文学、历史、美学等诸多方面。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素养,才能让歌唱者在二度创作中更接近作品的本意,更能让作品的艺术效果征服观众。
(五)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著名歌唱家楼乾贵说过:歌唱中最难克服的就是演出前的焦虑,歌唱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演唱效果的成败,良好的心理素质会带来理想的演出效果,反之,将会给歌唱者带来不快和失落。每次参加演出,出场前就特别紧张,甚至会脑子一片空白,每当这时就想到老师的叮嘱,先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调整心态,暂时先想一些与演出无关的东西,然后要做到“目中无人”,就只当台下是萝卜白菜。演出要求歌唱者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娴熟的技巧,才会胸有成竹,沉着应战。这些都依赖于平时舞台经验的积累、表演技巧和艺术修养的不断提高。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就是这样,只有自己有了各方面的积累,才会在演唱时充满信心,才会让二度创作达到理想效果。
三、结语
总的来说,声乐演唱既是一种美的欣赏,又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珍品,只有当歌唱者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广博的文化素养与良好的音乐艺术修养,才能够去更好的表达情感,诠释声乐二度创作的真谛,从而被赋予艺术的灵魂和强有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雷佶东.基于大学生情感表达的社会建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年.
[2]徐承跃.关于对歌唱二度创作问题的思考[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02).
[3]郭俪雅.歌唱的“感知”与“情感”[J].中国音乐,2004,(03).
[4]周娟娟.声乐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及其调控探析[J].文艺争鸣,2011,(02).
[5]薛霞.浅谈声乐演唱中的心理调控和情感表达[J].音乐时空,2013,(10).
[6]郑璐.谈歌唱艺术中“二度创作”功能的实现策略[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05).
[7]钟婷,吴国玲.关于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3,(19).
[8]赵燕,王剑慧.浅谈情感表达在歌曲演唱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0,(08).
[9]段丽萍.略论情感表达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