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式”校本研究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2015-07-24肖生鹏
肖生鹏
【摘 要】目前人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就业压力对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培育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实践教学的作用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双循环式”教学模式打破以往“经院式”的教学体制,给予学生更多亲身体验的机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再强化于理论,以便后期更好地应用,从而全方位提升自身素质,形成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
【关键词】双循环式 理论 实践 人才
一、前言
目前我国国内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与企业所需的人才在供需上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将实践教学作为教学纲要的重心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基于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双循环式”教学模式强化了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有效性,从而将学校的人才培养与我国人才市场的需求统一于该模式中。
二、“双循环式”教学的提出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教育体系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具有很浓厚的文化历史氛围,学校的教学也十分注重文化与理论的传授。但是由于市场经济起步较晚,我国各学校遵循的仍是过去传统的经院式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与反馈,使得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1.实践教学存在“伪中心化”
将市场作为先导,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实践的教学环节是在很多学校的教学理念中被反复强调的。但是由于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尤其是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中普遍存在学生管理以及组织实施等方面的困难,一些学校的实践教学理念仅仅只是停留在口头书面上,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使之得到有效的实施。
2.实践教学存在“茫然化”
首先是教师存在茫然。很多教师仍然遵循传统意义上的“学科本位”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偏向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学科知识的严谨性,却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学生自然不能有学以致用的机会和场合进行知识的反馈。尤其是如今随着教育机制的发展,义务教育现已普及,同时各高等院校都有一定程度的规模扩招,使得老师的需求较从前大很多。很多学校聘请的老师都是直接毕业于学院,没有任何的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对如何开展实践性教学很是茫然。因此从老师层面来说,实践教学也就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学生也存在茫然。现行的考试制度使得学生已然习惯了应试教育、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对于实践教学的主动学习和自我约束感到茫然,不适应自己的主体地位或是在实践过程中于团队中所扮演的角色。
3.学校的实践教学经费保障趋于“边缘化”
由于实践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该教学模式的经费额度存在严重不足,所需的经费保障更是趋于“边缘化”,恶性循环之下,实践教学被越来越忽视了。很多学校目前只能够维持正常的教学情况,没有额外的资金进行硬件设备的添置,也不能及时购买相关的软件设施来充实学生的模拟实验,无法有效建立满足实践教学所需的设施及环境,使得校内的实践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枯燥,校外的实践教学也不够重视,实践教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双循环式”校本实践的理论基础及模型构建
1.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
布迪厄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认为,自己的中心不是自己,而是应向外界去寻求答案。由布迪厄创立的实践理论,是更为贴近实际的一种知识生产模型。在该理论中,布迪厄创立了两个新的概念——“场域”和“习性”,成为其实践理论的支柱构成。
“场域”由一系列附着于不同资本形式、不同的位置间的客观关系组成;构成“习性”的是积淀于个人的身体中的一系列关系,它的形式是思维、感知与行为图式。“场域”强调的是客观的力量,是一种具有特定引力的关系构架,就像是一个磁场,该场域的所有进入者,不管是客体还是行动者本身,都会被强加上这种引力。而习性强调的是外在结构的内在结果,通过一种具有连贯性、一致性的方式对场域所做的要求给出相应的回应。“习性”具有创造性,能够体现个人的创造性,但是同时又会受到结构的限制。由于“习性”是外在性的具体内在化,因此“习性”的构成者——性情是嵌于所在社会结构中的。由此可见,行为不是由“习性”本身所产生的,而是在场域和习性两者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并以此在特定的场域中获得目标资本形式。
根据布迪厄的实践理论,我们可以将采取实践教学的学校与为此提供平台的组织或公司、企业整合起来视作一个“场域”,在这整个的“场域”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自身的“习性”。他们所进行的实践活动正是由于自身的内部习性与所在场域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习性”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是当前社会结构的主观性决定因素。场域是各种相关的客观力量受到调整而被定型的体系,被赋予某一特定性质的引力,并将其强加于场域中的行动者与客体。因此,要想让学生自身的内部习性与所在的场域发生互动,关键是要有能与之习性发生互动的场域构成,从而让学生的习性能够在外部性的场域作用下不断地进行内化。
2.“双循环”支持模型的构建
既然学生自身习性与场域互动的关键是让其习性在具有外部性的场域作用下进行不断内化,那么学校作为实践教学的组织力量就要进行现状的不断调整,以形成一个定型的实践教学的可行性方案体系,也就是要构建一定型的实践教学场域。
实践教学的“场域”构成,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即信息、服务、智力、操作、转化。信息支持指的是学校应当与实践教学平台的提供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了解市场的最新动态,掌握市场的人才需求趋向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式,为学校的教学重点与教育机制的改革提供方向;服务支持指的是要根据市场的人才需求特点和趋势及时地对服务的内容和方式进行适当地调整;智力支持的关键是教师,注重高素质的具有实践教学经验与教学能力的师资;操作支持指的是要注重实践教学操作平台的搭建,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模拟现实的操作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合作技能与人际关系技能;转化支持是指给予学生真实的环境让他们去操作、参与,包括直接参与如实习或是主导式的参与。
由这五个部分所构成的“场域”,形成了以学校教学为主导和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将这两个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便形成了教学的“双循环”体系支持模型。
以学校为主导的教学体系是学校办学的关键部分,但是人才的培养必须要经得住市场的检验。因此,学校的“双循环”教育体系还应当包括将市场作为中心的实践教学循环体系。在此循环中,以服务与智力支持为基础,操作支持成为转化支持的基础。学校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所有实践教学,都是希望学生能够在此环节中将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有效转化为现实的可行执行力,而这一过程中转化的效果,需要反馈到信息支持这一环节中来评价。
由此可见,实践是“双循环式”教学的关键因素,并且,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双循环式”教学模型的构建,让以学校和市场为两个中心点的教学模式得以高效地循环持续运行下去。
四、“双循环式”教学的实践探索
1.“双循环式”校本模式的构建与要求
(1) 强化学生在“双循环式”教学模式中的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中,严谨的教学模式与秩序是教师们普遍采用的治学标准,这不但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利于今后的学习以及就业。现代的教育观念普遍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所在,现代的教学不再仅仅是老师单纯地讲授课堂知识,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进取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双循环式”教学模式的一大亮点,就是要让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将该模式等同于“放羊式”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当中有所收获,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充当引导、点拨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参与机会以及实践平台,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并且找到该问题的解决方案,使得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当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挖掘更多的学习资源,同时也能够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进一步强化,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创新能力。
(2)以人才培养为目标
学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教学的首要目标,不再把目光局限于课本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双循环式”教学模式,强化人才培养的目的性,完善学校的相关管理制度,优化学校相关考核制度的质量管理体系,使得学生不再受限于学校的各种课程性考核制度而忽视或被迫放弃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巩固所学课堂知识、强化动手能力的机会。
(3)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意识
教学质量标准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校人才的培养方向和学生的学习质量。高校应当结合本校的办学理念以及人才的培养目标设立最合理的质量要求,并订立教学质量标准的完整体系。同时,根据“双循环式”教学理念,围绕人才培养中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建立一系列完善的条例或规章制度,对教学质量加以详细的描述,重点监控教学的过程、教学的管理以及顶岗实习,形成过程严格管理、科学考核绩效、持续改进的一套质量保障体系,保证人才培养与市场的人才质量要求相吻合。
2.“双循环”校本模式的实例分析
“双循环式”教学模式是独立院校教学的一大本质特征。G院校会计专业所遵循的“双循环式”实践教学体系,在校企合作的观念指导下,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技术性专业人才,以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为指导依据,围绕会计专业的实践性要求为目标,与相关企事业单位深入合作,在学生在校的四年学习时间里,合理地安排其专业的学生进行两次校内的学习以及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两个交替性循环学习的过程,使得学生在从理论到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较为稳定的理论化和实践化共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该校“双循环式”中的第一循环,是会计专业公共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叉进行的阶段,即从理论到实践;第二个循环,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在本专业知识与技能上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再理论、再循环”的第二循环阶段。该“双循环式”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普遍认知规律以及职业成长规律的工学交替模式,同时注重依托于建立校企合作平台以及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在校的前四个学期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五、六学期开始接触到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并进行相关职业岗位的了解、进行职业岗位的认识学习和项目实训,结合自身在校三年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专业技能的分项素质提升,至此为第一循环。该院学生在第七、八学期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第二循环中的轮岗实习或是毕业顶岗实习,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职业素养。通过“双循环式”的教学体系应用,该校能及时准确地掌握最新的人才市场需求情况,保证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合作取得了进一步的深化,该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技能证书获得率达到100%,有10人在各类别的大赛中获奖。
五、结语
学校的人才培养是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双循环式”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方式的一大突破就是将实践教学从学校教学的边缘转化为教学的中心,使之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当中不断对自己所学的课堂知识进行巩固、提升,同时强化其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创新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为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未来的实际工作需要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小平,肖廷忠.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校本研究的探讨[J].科学咨询,2010(9).
[2]周永沛.试论校本研究的七大特点[J].江苏教育研究,2009(11):24-28.
[3]周永沛.关于校本研究类型的探讨 [J].江苏教育研究,2009(1):43-47.
[4]刘纯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与研究[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2):81-82.